?
蓬安:構筑“未檢”青春防線
蓬安縣檢察院的檢察官為孩子們送去普法教材
“如果沒有檢察官們的幫助,我可能就一直這樣墮落下去,不會發(fā)現我的人生可以有別的活法,還能有前途和夢想?!痹蚨窔淌卤痪辛舻男堈f。
家住南充市蓬安縣的小張,從小家庭管教嚴格,一有過錯就被父母打罵。久而久之,心態(tài)失衡的小張走上了犯罪道路。去年,受蓬安縣檢察院家庭聯(lián)系幫教模式之惠,在對口幫教檢察官幫助下,小張的家長不再對小張實施“棍棒教育”。不再有生活心理陰影的小張,不僅矯正了不良習慣,學習成績也得到了很大提升。
小張的故事,是南充市蓬安縣檢察院近幾年來眾多青少年維權幫教案例中的一個。2013年,該院成立“未成年人刑事檢察科”,加強對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各執(zhí)法環(huán)節(jié)的法律監(jiān)督,保障涉罪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并大膽探索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模式,用愛心與責任,構筑出一道“未檢”青春防線。
強力保護失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據該院相關負責人介紹,蓬安縣檢察院全力做好“三見面”,認真貫徹“三機制”,同時注重辦案“五保護”,以更好地保護失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
“三見面”,是指失足青少年與家長、其所在學校、單位領導和訴訟代理人見面,以確保涉案未成年人被訊問時至少有一名“監(jiān)護人”在場,以保護其合法權益,推進辦案;“三機制”,指法律援助、親情會見、社會調查;“五保護”,則是在辦理未成年人案件中注重訊問方式、強制措施、辦案提速、緩刑適用、社區(qū)矯正五重保護。
在審查逮捕和審查起訴階段訊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時,如果出現法定代理人不明、法定代理人無法及時到場和法定代理人拒絕到場等情況,蓬安縣檢察院就及時從“代理父母”數據庫中安排人員參加,代替涉罪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到場履行權利、義務。目前,該院建立的“代理父母”人員庫成員共計120名,全面加強了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員的特別司法保護。
2013年以來,蓬安縣檢察院先后對符合條件的66名涉罪未成年人安排了法律援助,并盡可能安排其監(jiān)護人到看守所與其會見,用親情喚醒其良知、愛心和責任感,促使他們真心認罪、真誠悔罪。為此,該院會同公安、法院、司法、教育等部門開通了涉罪未成年人父母、“代理父母”順利進入看守所的“訊問綠色通道”,確保親情會見落到實處。據了解,目前蓬安縣檢察院已累計安排親情會見150余人次,有效實現執(zhí)法辦案與親情感化完美鏈接。此外,該院還在辦案過程中組織人大代表、政協(xié)委員、人民監(jiān)督員、特約檢察員一道對涉罪未成年人的成長情況、學校表現、道德品行、個性特征等進行調查,制作社會調查報告。一方面,作為審查案件、提起量刑檢察建議和進行幫教的依據,以增強社會調查報告的公正性和科學性;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找準對涉罪未成年人教育感化的切入點。
蓬安縣檢察院充分考慮未成年人心理單純、可塑性大等特點,根據不同案件性質和涉案未成年人性格差異,從談心式、書信式、QQ交談式、散步說理式等方式中選擇最佳訊問方式;充分尊重涉案未成年人,征
求其意見,確定訊問地點,如對在校生全部實行周末訊問,避免給其心理造成不良影響。該院還設置專門用于未成年人的未檢辦案工作室、聽證宣告室、心理疏導室等,專門用于詢問證人、被害人或者其他訴訟參與人以及聽證、宣告等活動,并對涉案未成年人進行心理測試、心理疏導等。對于初犯、偶犯、過失犯或輕微犯罪的未成年人,能不捕的盡量不捕。非捕不可的,則嚴格要求看守所單獨關押,保證其吃飽、住好、睡暖。對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一律實行辦案提速,盡量縮短審前羈押或候審時間?!皩嵭修k案提速保護以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從審查逮捕到一審判決的平均羈押時間降低了50天左右,最快一例僅15天就完成了所有訴訟程序?!毕嚓P負責人說。此外,該院還對未成年犯罪社矯人員采取多種形式進行人文關懷,用多種方法盡力消除其心理痼疾,幫助失足青少年重新回歸社會。
拓展挽救迷失未成年人渠道
在與失足未成年人的溝通方面,蓬安縣檢察院不斷創(chuàng)新。通過家庭聯(lián)系幫教模式,派出檢察官及時與不捕、不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家長聯(lián)系,簽訂家庭教育責任書,明確其責任和義務,協(xié)助制定幫教計劃,引導家長采取正確的方式進行教育;通過在押少年轉化模式,充分利用看守所在押人員閱覽室,讓在押未成年人讀書看報、學習實用技術、提升學歷,引導他們迷途知返,以此實現轉化和回歸;通過定期回訪模式,對不捕或不訴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建立回訪教育檔案,聯(lián)系檢察官定期到鄉(xiāng)村、社區(qū)、學校和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家中了解情況,及時發(fā)現并幫助解決問題,促進其轉化和進步。
值得一提的是,蓬安縣檢察院創(chuàng)造性建立了“代理檢察官媽媽”模式,加強情感聯(lián)系。該院向社區(qū)派出十余名女檢察官擔任“代理檢察官媽媽”,和“迷失孩子”(處于危險期的留守兒童,不捕、不訴、有犯罪苗頭的青少年)結成對子,制作代理聯(lián)系表,建立代理母子檔案?!按韹寢尅泵恐苤辽俸徒Y對孩子見一次面,與本人或監(jiān)護人電話聯(lián)系3次,每月接到家共同生活一天,每季度進行一次“法律交心談心”,每學期送幫助對象不少于3份小禮物,鼓勵其不斷進步。當幫助對象出現問題時,“代理檢察官媽媽”也會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據了解,目前蓬安縣已開始推行“代理檢察官媽媽倍增計劃”,“我們將協(xié)助縣關工委在全縣培訓‘代理媽媽’150余名?!毕嚓P負責人說。
打造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工程
近年來,蓬安縣檢察院推進檢校共建模式,在縣內各中小學共派出8名法制副校長和21名校外法制輔導員,先后開展了120余次法制宣傳,受教育中小學生達11萬余人次。同時通過即時通訊軟件與270余名學生進行了3600余次在線交流。此外,未檢科還設立了“知心姐姐熱線”,目前已接受未成年學生法律咨詢3300余人次,幫助未成年人有效保護合法權益500余人次,及時制止未成年人犯罪162次。檢察院還積極編寫法制教育教材,贈閱給全縣中小學生,形成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機制??h內學校充分利用每周一次的法制課,由法制課老師結合該書及我院定期補充的案例,教育未成年人遵紀守法,拒絕不良影響。
為了增強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形象性,蓬安縣檢察院與當地電視臺和廣播電臺合作錄制法制欄目,定期播出。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我們還曾配合中央電視臺《熱線12》欄目和四川電視臺等省級媒體拍攝法制節(jié)目,并根據我院開展的未檢關愛品牌素材,拍攝微電影,獲得廣泛好評?!彼硎荆ㄟ^這些方式,有利于讓青少年在潛移默化中遠離犯罪。”
(蓬安縣檢察院)
蓬安縣檢察院的檢察官為學生分發(fā)法制教育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