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臺北特約記者 蕭師言 ●李俊峰
被國民黨杯葛一整天沒能站上“立法院”演講臺的臺灣民進黨籍“行政院長”林全,6月1日終于跟國民黨達成妥協(xié),將于本周五再赴“立法院”發(fā)表他的首份施政報告。5月31日在臺灣“立法院”上演的那一幕鬧鬧哄哄的“占臺秀”仍被臺媒津津樂道,盡管藍綠陣營相互撕罵是臺灣政壇的常景,但不同的是,這一次時空轉換、攻防易手,昔日“軟趴趴”的國民黨突然找到了當在野黨的感覺,而民進黨發(fā)現(xiàn)他們可以用來應對場外抗議者的手法,也只有警察而已。臺灣媒體以“混亂依舊、臺灣倒霉”來形容臺灣兩大政黨角色調(diào)換后的政壇,而蔡英文當局迄今的表現(xiàn)顯然令島內(nèi)感到失望,才上臺不到兩周,已經(jīng)有人說出“懷念馬英九”的話了。
國民黨開始學會當在野黨
臺灣新的“立法院”開議日是今年2月1日,那也是國民黨從到臺灣之后,首次在“立法院”成為“少數(shù)在野黨”的第一天,之后幾個月國民黨一直是“溫良恭儉讓”,沒有任何強烈的議事抗爭行為,使得綠營“立委”連連取笑國民黨“連在野黨都不會當!”
5月31日對國民黨來說是顛覆性的一天。在蔡政府“閣揆”林全首次施政報告當天,國民黨不但成功地號召上萬農(nóng)漁民到“立法院”陳情,抗議民進黨政府“進口含瘦肉精美豬、罔顧臺灣人民健康”、“反對林全撤除沖之鳥礁的護漁行動、及媚日言行”,使得“立法院”內(nèi)外因為藍營支持者的抗議示威而警察大軍集結,一片肅穆緊張,而且在民進黨“立委”威脅恐嚇或甜言蜜語勸告下,始終堅持不退,使得林全當天在“立法院”枯坐整日,始終沒有站上發(fā)言臺,最后灰頭土臉地離開“立法院”。
臺媒形容,當天會場外的混亂情況如同“太陽花學運”的翻版,遭到大陣仗部署的警力阻擋在門外,雙方?jīng)_突持續(xù)近十幾分鐘。場外民眾不斷高喊“林全出來”、“林全下臺”,情緒激動。
“藍焦土杯葛”“開幕戰(zhàn)有備而來”“攻守有序的戰(zhàn)術安排”……臺灣《聯(lián)合報》專欄“觀察站”這樣稱贊當天國民黨的表現(xiàn)。臺灣政治評論員邱毅認為,這次國民黨的抗爭在題材在時機在策略上,“都是對的”,可以說是國民黨淪為在野黨之后,第一次成功的斗爭。
《聯(lián)合報》1日發(fā)表評論稱,國民黨成為在野黨后,開始學著之前的民進黨搞抗爭與占領主席臺;而民進黨變身執(zhí)政黨后,也開始學著之前的國民黨指派警察圍堵“立法院”門外,拒絕民眾的陳情。想當初“立法院長”蘇嘉全當選時說“這是人民的立法院,歡迎大家進來泡茶”,但今天歡迎人民的卻是警察。
自由作家桑品載在臺灣《中國時報》撰文稱,長期以來,國民黨被批評不親近人民“不食人間煙火”,年初“總統(tǒng)”和“立委”選舉時,“國民黨不倒,臺灣不會好“的口號流傳于民間,讓政壇藍天變綠地,如今國民黨成為最大在野黨,“人民的問題”反而成為國民黨的重要資源,“如果有一天蔡英文成為另一個柯文哲,人民就會懷念國民黨了”。
花蓮漁民對民進黨很失望
6月1日,國民黨團與民進黨團協(xié)商決定“各退一步”,林全將于本周五在“立法院”發(fā)表施政報告,民進黨團同意林全在施政報告前,先針對美豬、沖之鳥礁等爭議,增加五六分鐘說明。國民黨方面稱會視說明內(nèi)容決定是否讓林全發(fā)表施政報告,“如果林全態(tài)度敷衍,周五仍會動員。”
6月1日,“行政院”也為林全前一日遭杯葛的事進行大動作反制,安排“衛(wèi)福部”、“外交部”及“農(nóng)委會”官員召開記者會,厘清民眾抗議的議題。針對沖之鳥漁權問題,“外交部次長”李澄然表示,目前臺灣漁民權益都不會有改變,還是可以前往該海域捕魚,對于美豬及日本輻射食品議題,“衛(wèi)福部長”林奏延表示,在沒有科學證據(jù)支持的風險評估前,“衛(wèi)福部”絕對不會放行美豬和日本輻射食品。
然而正如中評社1日的評論:“蔡英文政府‘5·20’執(zhí)政后狀況一堆”,民進黨當局的這點說明遠不足以讓他們免于尷尬。“內(nèi)政部長”葉俊榮日前在“立法院”答詢時,曾說“沖之鳥基本上是一個礁,沒問題!”這個說法與“行政院”“外交部”立場相左。6月1日國民黨“立委”徐榛蔚在“立法院”大贊葉所言是“出于學者良知”,還當場頒發(fā)感謝狀及30多漁民代表贈送的“護漁保臺”匾額。漁民們則在旁聽席大喊:“部長加油!”讓葉俊榮一臉尷尬。其后葉在接受質(zhì)詢時改口說“這議題(沖之鳥)真的已不流行了”。氣得在場的花蓮縣漁民全部變臉,掉頭去找國民黨“立法院”黨團訴苦。隨后這些漁民拉起“國民黨捍衛(wèi)漁權,民進黨逢日必軟”等標語,高喊“保臺灣,顧漁民”,警告蔡政府不能立場搖擺、態(tài)度曖昧。
高雄市長急著要來大陸
讓民進黨最感束手無策的還是兩岸政策。蔡英文絕口不提“九二共識”,大陸國臺辦已經(jīng)強調(diào)沒有“九二共識”兩岸溝通管道就只能關閉,但臺灣陸委會還是在例行記者會上哀求大陸“不要只有科長級的聯(lián)系”,而希望“恢復正常溝通聯(lián)系”。據(jù)“中央社”報道,針對有媒體報道稱,大陸海協(xié)會自“5·20”后已經(jīng)擱置臺灣海基會60多份傳真,一件也沒回,電話一通也沒接,兩岸溝通機制陷入中斷,國民黨“立委”江啟臣1日質(zhì)詢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邱始終不愿承認?;?、海協(xié)兩會互動已經(jīng)中止,僅表示“會全力維護原有溝通管道”。
據(jù)《中國時報》報道,臺灣“總統(tǒng)府”已規(guī)劃,被視為“國安局”外圍組織、專責大陸議題研究的“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董事長職務,將由一直被視為民進黨兩岸議題先驅的許信良接掌,盼借重許信良的經(jīng)驗、人脈,襄助蔡英文穩(wěn)定兩岸關系。對此,許信良1日表示,他目前“毫無所悉”,但認為要化解現(xiàn)在僵局,接觸非常重要。
面對“接觸重任”,1日上午,民進黨籍高雄市長陳菊放風稱,高雄將在9月舉辦港灣城市論壇,若大陸愿意讓她去邀請大陸的港灣城市首長出席,她愿親自率團訪陸。這番表態(tài)的背景是高雄市“議會”國民黨團質(zhì)詢陳菊,如何挽救高雄的陸客觀光市場,指出6月來臺的陸客團只剩1/3,而臺灣農(nóng)漁產(chǎn)品一年銷陸330億新臺幣,跟高雄有關的石斑魚、菠蘿、芒果都是大宗,兩岸交流倒退,將會直接影響南部農(nóng)漁民的生計。陳菊表示兩岸“需要更多理解和善意”,“拋棄成見、以更柔軟身段對待”。島內(nèi)有分析認為,蔡政府“中央兩岸政策強硬,令地方和下級部門都感到尷尬難堪”。
5月31日,“行政院”不顧外界強烈反對正式宣告“教育部”針對微調(diào)課綱的廢止令。“中評社”評論指出,民進黨政府不怕被指責“意識形態(tài)治國”,也不理會大陸警告,想做就做,迫不及待,“如此行徑恐會被視為挑釁”。
“蔡政府將會有艱苦的執(zhí)政歲月”,上臺不到兩周,島內(nèi)類似的評論似乎已經(jīng)成為一種共識。臺灣《中央日報》網(wǎng)絡報1日發(fā)表社論稱,民進黨終于取得政權,本打算推行和馬當局全然不同的政策,如不承認“九二共識”、提出新南向政策,但尚未舉步,困境便撲面而來,大陸的施壓必會接踵而至。“許多人正在懷念馬英九,因為蔡政府已使得臺灣上空烏云密布,如果蔡政府繼續(xù)冥頑治國,烏云之后必有傾盆大雨降臨。蔡英文因民意支持而獲勝,但民意如流水,她失去民意已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