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塊運動
“這么久過去了,地球上還有恐龍嗎?現(xiàn)在地球上的生物似乎變了很大的樣子?”大塔穆火山忽然問道。
“恐龍嘛,早已經滅絕了。而且滅絕的年代,正好就在你噴發(fā)最活躍的時候呢?!?/p>
“?。空娴??是我的暴脾氣害死了他們么?”大塔穆火山惶恐地問道。
“安啦安啦,雖然你很厲害,地球的生物滅絕事件也正好在那個時間,按理說似乎很難排除你的噴發(fā)和生物滅絕的必然聯(lián)系,但目前還沒有證據證明你與生物滅絕的直接聯(lián)系。而且,如果你只是在水面以下噴發(fā)的話,對大氣圈和陸地生物圈的影響就大大減少了,當然,你肯定害死了不少海里的生物——至于到底造成了什么樣的災害,我也不是很清楚,還需要科學研究來慢慢找出答案?!?/p>
“哦……那我應該給被我害死的海洋生物們鞠個躬,道個歉了……對不起啊,我的暴脾氣害死了你們……”大塔穆晃晃身子,想站起來鞠個躬,但卻發(fā)現(xiàn)自己動不了。
“別費勁了。你早已經扎根在海底了,”張博士笑著說?!拔覀冊O計了海底地震儀實驗和多道地震實驗,嘗試去探測你的根部結構。兩種方法雖然不同,但都是為了獲取你的深部結構圖像,好比給你照個CT,從這點來說我們成為了‘地球醫(yī)生’?!w檢結果’展示,別看你只有4000米高,你的底下存在一個深達30多千米的根,按照人類的比例,你可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長腿歐巴’了呢?!?/p>
“歐巴什么啊,我都這么老了,”聽到張博士的比喻,大塔穆火山也輕松了不少?!斑€好我現(xiàn)在已經是座死火山了,要不,不知道會給人類帶來多少災難呢。”
“確實,以你的規(guī)模,若是脾氣還那么暴,我們人類還真不知道怎么辦好?!?/p>
“哎,我想起你們《論語》里孔子說的一句話:‘老而不死,是為賊?!以诳铸垥r代出生。在地球生物大變革中成長,現(xiàn)在又見證了人類的繁榮,也算是不虛此生啊?!贝笏禄鹕接行﹤械卣f道。
“喲,你怎么還知道《論語》?果然是吸取了天地之精華,收集了大量世界信息的結果么?”張博士笑了。
“哈哈哈,那當然。老是老了,但腦袋瓜還是好用的啊,”大塔穆也笑了,“所以我這是在往哪兒去?”
“你啊,目前正在慢慢地向亞歐板塊的方向移動,估計以后的命運就是俯沖到亞歐板塊下面,然后消亡掉吧?!?/p>
“哦,好吧……反正沒準會輪回的,說不定什么時候我就被重塑新生,從什么地方又噴出來了呢!”
“哈哈,沒錯。所以不用太傷感啦。好了,沒有什么事情,我要回去準備新的研究了!當然,大塔穆的研究我也會繼續(xù)下去的。下一個目標是把你做成一個三維模型,向人們展示。”張博士的聲音越來越小。
“等等啊,張博士,和我們說說你的新研究唄?”冒納羅亞火山被張博士的學問迷住了,有點不舍得讓他離去。
“我們結合中國在海洋科學研究領域走進世界一流的重大需求,除了研究‘地球上最大的火山’,還正在中國科學院特聘研究員林間教授的領導下,實施‘馬里亞納海溝研究計劃’。這個計劃通過設計一系列的海洋科學實驗,包括天然地震、人工地震測量、深拖實驗、海底觀測以及海底取樣等,探究‘地球上最深的海溝’——馬里亞納海溝的形成機制,回答為什么‘挑戰(zhàn)者深淵’是全世界最深的重大科學問題。有什么發(fā)現(xiàn),我會再來告訴你們的。再見?!?/p>
張博士的聲音逐漸消失了。冒納羅亞火山接受了這么多新知識,有點頭疼,準備回去醞釀一下,再噴發(fā)一次。只剩下大塔穆火山在這里。
呵呵,再怎么說,我也是太陽系里面積最大的單體火山呢!至少現(xiàn)在還是,沒準人類更聰明了,以后,能發(fā)現(xiàn)太陽系里更大的火山呢。好困,我又想睡覺了。這一覺,也許就再也醒不過來了吧。晚安地球,等你賜我重生啦!”大塔穆這么想著,就又睡了過去。
插圖|檸語
Tips
知識點鏈接:
1. 大塔穆火山:大塔穆火山是位于太平洋西北部海底的一座不活躍的火山。該火山于2013年9月5日被宣布發(fā)現(xiàn)。大塔穆火山是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地球上最大的火山,也是太陽系最大的火山之一。
2. 夏威夷的冒納羅亞火山:它是夏威夷海島上的一個活躍盾狀活火山,山頂?shù)拇蠡鹕娇诮心ňS奧維奧,意思為“火燒島“?;鹕奖l(fā)帶來周期性和毀滅性破壞,凡巖漿流經之處,森林焚毀,房屋倒塌,交通斷絕。冒納羅亞山海拔4205米,是夏威夷的最高峰。其山頂常有白云繚繞,忽隱忽現(xiàn)。隨著太平洋板塊的緩慢漂泊,冒納羅亞火山最終被帶離熱點,并將在50~100萬年后停止噴發(fā)。
3. 火星上的奧林帕斯山:位于火星上的奧林帕斯山是迄今為止太陽系中最巨大的火山,它的坡度平緩,形如一個巨大的盾牌,火山底部直徑達600千米,底部面積比英國國土面積還要大,高度超過27千米,平均高度為22千米,是地球上珠穆朗瑪峰高度的3倍,火山口直徑達到80千米,深約3千米。
4. 第三大海底高原沙茨基隆起:位于西北太平洋的Shatsky(沙茨基)海隆是綜合大洋鉆探計劃IODP324航次的重點研究區(qū)域。該大洋高原位于三洋脊交叉節(jié)點處,面積較大,形成于磁倒轉時期。對于該大洋高原的形成機制一直存在著爭議,其中最主要的為洋脊假說和幔柱頭假說。前期的一些調查研究顯示該隆起的形成與洋脊或幔柱頭存在某種聯(liá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