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路
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108例療效分析
●秦 路
目的:觀察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臨床效果。方法:以本院收治的108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為研究組,給予針灸配合推拿治療,另以本院同期收治的108例患者為對照組,給予針灸治療,均治療3周,觀察臨床治療效果。結果:3周后,研究組患者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采用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時,可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痊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針灸;推拿;椎動脈型頸椎病
椎動脈型頸椎病在臨床上比較常見,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頸部疼痛、頭暈等,限制患者頸椎關節(jié)功能,影響患者正常的生活及工作。臨床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時,治療方法包含藥物治療、針灸治療、推拿治療等,但單一治療方法的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采用針灸配合推拿方法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時,可提升臨床療效,因此,本院在治療接收的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時,即采用針灸配合推拿治療,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
1.1 一般資料
以本院2013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108例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為研究組,男59例,女49例;年齡23~57歲,平均(32.4±2.7)歲;病程3個月~4年,平均(1.5±0.8)年。另以本院同期收治的108例患者為對照組,男57例,女51例;年齡25~52歲,平均(32.9±2.4)歲;病程5個月~3年,平均(1.2±0.7)年。納入標準:(1)均符合椎動脈型頸椎病臨床診斷標準;(2)均接受X線、MRI、CT檢查并確診;(3)癥狀表現(xiàn)為頸性眩暈、頭痛、頸部活動受限等。兩組患者臨床資料差異不顯著,不具備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針灸治療:患者取坐位,醫(yī)生囑咐患者放松頸肩部位,常規(guī)消毒風池穴、百會穴等穴位,利用毫針首先針刺百會穴,采取平刺方式,進針0.5~0.8寸,接著向著患者鼻尖方向,針刺風池穴,進針1.0~1.5寸,向著脊柱方向針刺太椎穴,進針0.5寸,向著患者下頜方向針刺風府穴,進針0.5寸,針刺太沖穴、內(nèi)關穴時,采取垂直的方式,進針1.0寸。針刺完成后,采用平補平瀉手法捻轉毫針,并詢問患者感受,患者主訴有酸脹感時,留針30min,期間行針間隔10min 1次,每天針灸1次,共針灸3周。
研究組給予針灸配合推拿治療,針灸方法:與對照組相同。推拿方法:(1)患者取坐位,醫(yī)生站立于患者背后,在斜方肌、胸鎖乳突肌除輕輕按揉,肩部肌肉采取撥法輕撥,風池穴、夾脊穴采取點按方法,整個頸部及肩部采取滾法按揉,放松痙攣的肌肉;(2)完全放松肌肉后,將頸椎棘突、橫突和肩部的壓痛點尋找到,采取點撥和按揉的手法,推拿2~3min,推拿時手法應稍重,之后,再次進行放松,采取揉法和滾法,每次3~5組;(3)醫(yī)生將患者下頜用肘部托住,于患者風池穴處放置一只手的食指和拇指,固定頭部,頸椎輕輕向上拔,重復4~6次;(4)整個肩部利用揉法、滾法按揉3~5min,放松頸肩部,結束治療,每天推拿1次,連續(xù)治療3周。
1.3 療效判定
治愈:基本消除頭痛、眩暈等癥狀,隨訪6個月,未見復發(fā)病例;好轉:明顯改善頭痛、眩暈等癥狀,隨訪6個月,少數(shù)病例病情有所加重,但經(jīng)過休息后即可緩解;無效:頭痛、眩暈等癥狀未見改善。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統(tǒng)計分析,數(shù)(n)和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利用÷2檢驗,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周后,研究組患者臨床療效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 <0.05),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n(%)]
椎動脈型頸椎病為臨床常見病和多發(fā)病,為頸椎病的常見類型,發(fā)病率比較高,主要發(fā)病原因為椎動脈部位血管在多種因素的壓迫作用下,產(chǎn)生變形,引發(fā)疾病,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為該疾病的主要臨床癥狀[1]。中老年人群為椎動脈型頸椎病的好發(fā)人群,患者發(fā)病后,伴有頭暈、惡心等癥狀,且頸部活動受限,對患者的正常生活及工作產(chǎn)生比較大的影響。臨床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時,關鍵在于及時的給予患者對癥治療,控制患者病情,預防進展,以促進患者康復,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2]。近年來,臨床上越來越多的應用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給予患者針灸治療時,相關穴位在針刺作用下放松肌肉,保護頸椎,避免退變,同時,促進血液流動,改善缺血狀況,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3]。針灸過程中,配合推拿治療,可發(fā)揮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等功效,將患者頸部肌肉疼痛的程度減輕,并有效的放松頸肩部肌肉,糾正錯誤的關節(jié),提升血流的通暢度,疏通經(jīng)脈,促進患者康復。在本研究中,研究組患者予以針灸配合推拿治療,對照組予以針灸治療,經(jīng)過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說明,應用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時,兩組治療方法作用相互促進,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痊愈。
綜上所述,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應用針灸配合推拿治療時,可減輕患者頸肩部疼痛程度,緩解頭疼、眩暈等癥狀,控制患者病情進展,提升治療效果,促進患者康復,同時,患者痊愈后的復發(fā)率比較低,促使患者回歸正常的生活及工作,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烏蘭浩特市興安盟人民醫(yī)院康復理療科)
[1] 趙強,蔡寶君.國內(nèi)針推并用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療效的系統(tǒng)評價[J].長春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26(02):217-218
[2] 王云菲,吳俊梅.針刺為主治療椎動脈型頸椎病的研究現(xiàn)狀及思考[J].針灸臨床雜志,2010,26(11):65-69
[3] 閭文群.針灸配合推拿和牽引治療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臨床療效分析[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6,10(01):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