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化棟,張智慧,仝永臣
(1.青島遠洋船員職業(yè)學院,山東青島266071;2.中海油輪運輸有限公司,上海浦東200120)
行動導向背景下動力設備拆裝課程混合式教學設計
孫化棟1,張智慧2,仝永臣1
(1.青島遠洋船員職業(yè)學院,山東青島266071;2.中海油輪運輸有限公司,上海浦東200120)
行動導向教學和混合式教學是現(xiàn)今迅速發(fā)展并最被推崇的兩種教學理念。在充分掌握其內涵的基礎上,詳盡論述其在高職輪機工程技術專業(yè)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及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并以分油機拆裝為例,具體介紹行動導向背景下動力設備拆裝課程混合式教學設計的要點及實施情況。結果表明:行動導向教學法與混合式教學法相結合可最大程度地激發(fā)學生潛力,全面提高學生綜合職業(yè)能力。
行動導向教學;混合式教學;翻轉課堂;微課;教學設計
隨著國家對職業(yè)教育投入的日益加大,職業(yè)教育呈現(xiàn)蓬勃發(fā)展之勢,但是目前大部分職業(yè)院校由于受到生源質量等方面的影響,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jīng)很難滿足要求,教學質量不斷下降。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提高教學質量,是每一位職業(yè)教育教師所面臨的挑戰(zhàn)。行動導向教學和以翻轉課堂為主要模式的混合式教學就是在此背景下迅速發(fā)展并最被推崇的兩種教學理念和方法。
1.1 行動導向教學的內涵及應用
行動導向教學起源于德國,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來一直是職業(yè)教育研究的熱點,目前已發(fā)展成為我國職業(yè)教育領域主流的教學模式。
在輪機工程技術專業(yè)中應用行動導向教學,能實現(xiàn)崗位需求的知識、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三維教學目標,提高綜合職業(yè)能力。但在實際應用中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在專業(yè)課時量不斷被壓縮的情況下,授課內容不減反增,而行動導向教學需要增加課時來提高教學效果;第二,現(xiàn)在的學生思維活躍、信息化應用水平較強,但對行動導向教學主動參與的熱情不高,需要教師做好教學設計,充分利用游戲、動畫、仿真等信息化手段來增加行動導向驅動的趣味性;第三,學生的課堂評價較困難,缺乏量化的指標;第四,教師與學生的交流互動不夠。
1.2 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的內涵及應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教育行業(yè)也發(fā)生了的深刻的變革,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等教學模式的出現(xiàn)對傳統(tǒng)教學產(chǎn)生了巨大的沖擊。所謂混合式教學一般的理解就是傳統(tǒng)課堂教學和網(wǎng)絡在線教學相結合,實現(xiàn)線上、線下優(yōu)勢互補,實現(xiàn)傳統(tǒng)教學所不能實現(xiàn)的在線交流、在線測試等功能。翻轉課堂的基本思路是把傳統(tǒng)的學習過程翻轉過來,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教師提供的微視頻、動畫等資源,然后在課堂上通過項目實施、相互討論來完成知識的內化。
因此,翻轉課堂與行動導向教學一樣,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變成輔助者,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兩者相融合的過程中,行動導向法為混合式教學指出了方向,而信息化手段又為行動導向法增加了驅動力。具體的策略是行動導向法貫穿于整個線上、線下教學過程,以翻轉課堂為主要手段,并以具體的職業(yè)任務來組織翻轉,保證任務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完整性。
動力設備拆裝課程是高職輪機工程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課程,安排在主推進動力裝置和船舶輔機課程之后,因此上這門課之前學生已有一定的理論基礎。學生通過6周左右時間的學習,一方面要鍛煉動手能力,通過評估考試,為今后職業(yè)生涯做一個最基礎的鋪墊;另一方面需要通過訓練來鞏固和提高前面學習的理論知識,加深對理論課程的理解,也為后面的適任證書考試打下堅實的基礎。下面以分油機拆裝為例,講述行動導向背景下混合式教學設計的要點。本次課程安排6個學時,一般每位老師帶領8~12個學生。
2.1 課前準備
2.1.1 內容分析,任務確定
分油機是主推進動力裝置課程中的重要部分,其運轉速度快、結構復雜、更新?lián)Q代快、涵蓋的知識點多,也是輪機員適任考試和評估的必考知識點,對學生知識和技能方面的要求都很高。雖然學生之前學習過分油機理論知識,但時間相隔較長,很多知識點都已模糊或忘記。如果把很多基本知識點都放在6個學時里去回顧,時間會很緊張,學生就沒有時間去進行實訓操作。根據(jù)以上問題,可以把知識點按照教學目標和難、易程度分解為若干個任務。對于較容易和知識型的任務,完全可以通過翻轉課堂來解決,課堂上不講或少講;而對于技能型和拓展型的任務則貫通整個教學過程,讓難點在課堂上通過相互協(xié)作得到解決。表1所示為 分油機拆裝主要任務清單。
表1 分油機拆裝任務清單
2.1.2 基于平臺的教學資源準備及學習交流
課前教師需根據(jù)分解好的任務清單,制作4段微課,每段5~10分鐘,力求短小精悍,來具體講述每一個子任務,學生可以反復在線播放。教師把制作好的微課、動畫、測試題等一起上傳到教學平臺。
課前教師通過班級QQ群,發(fā)布學習指南和任務清單。學習指南讓學生了解課前、課中和課后的主要工作及所需完成的測試等;而任務清單讓學生了解本次課程的主要任務及解決途徑。學生登錄平臺反復觀看微視頻,學習分油機的工作原理和基本結構,并記錄下學習感受及疑難點;教師登陸平臺查看學生的感受并解答疑問,解決了傳統(tǒng)教學師生交流困難的問題。
2.2 課程實施
2.2.1 課前測試,布置任務
課程開始時教師先讓學生登陸手機APP完成10道課前測試題,以檢查翻轉課堂的學習效果,并對答錯率較高的題目進行講解,確保本單元較容易的知識型任務順利完成。根據(jù)成績的優(yōu)劣把8~12個學生分成2組,盡量做到優(yōu)、差生混合編組,以利于小組任務的完成,任命成績和口碑都較好的學生擔任組長。以小組為單位下發(fā)紙質的任務工單并明確完成要求。
2.2.2 先仿真,后實操
教師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并結合分油機拆裝仿真軟件講解拆裝過程,然后每個小組進行仿真拆裝訓練。之后,每個小組根據(jù)仿真訓練心得和設備說明書制訂計劃并實施。兩組同學一組拆,一組觀摩學習并及時修改自己的實施計劃,裝的時候同樣如此。在拆裝過程中,小組成員分工協(xié)作,相互討論,總結心得。教師進行監(jiān)督和指導并考核小組成員表現(xiàn)。仿真軟件的應用使學生所獲得的信息更豐富、更形象,提高了行動導向驅動過程的趣味性,也讓后面的實際拆裝更有底氣。
針對分油機檢修和常見故障的學習,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行動導向教學理念去設置情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小組任務。例如:對于分油機排渣口跑油故障的學習,可以采用頭腦風暴的方法讓學生任意發(fā)揮,提出故障原因,教師進行總結,并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加深其對每一種故障原因的理解。
2.2.3 鞏固與提升
針對實驗室沒有配備新型分油機的情況,教師可以借助在線微課視頻擴展學生知識面。為了檢驗和鞏固拆裝過程中的收獲,提高趣味性,教師讓每個小組派成員到講臺觸摸屏完成連連看、排序等flash小游戲,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鞏固相關知識并完成相關任務。有條件的話還可以課堂直接視頻連線企業(yè)專家,現(xiàn)場交流分油機的相關知識,在增長學生專業(yè)知識的同時,還培養(yǎng)其對船舶工作的熱情。
2.2.4 測試和評價
每個小組完成任務工單后,小組成員可以登錄手機APP完成20道課堂測試題,來檢驗學習效果,并查看測試結果。之后小組成員進行自評和互評,由組長統(tǒng)計測評結果并計入任務工單后面的課堂評價欄,之后上交紙質任務工單。教師對各小組任務工單的完成情況進行點評,并對各小組及成員進行打分。學生的課堂評價中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價分別占20%、20%和60%。課程總成績構成如圖1所示。
圖1 課程總成績的構成
教師在教學平臺輸入學生的課堂評價后,平臺系統(tǒng)就自動給出學生本次課程的總成績,總成績由課堂評價和在線測試兩部分組成,各占50%,具體構成如圖1所示。這樣既能保證教學過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都得到有效控制,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總成績引入在線測試的成分,對學生的評價更準確,避免了教師純粹依靠直覺給學生打分的現(xiàn)象。
以上課堂實施環(huán)節(jié),緊緊圍繞教學重點和難點,循序漸進,逐步達成了教學目標。
2.3 課后拓展
學生課后可以繼續(xù)登陸平臺查看其多元評價成績,并對課前、課中測試中的錯題進行鞏固,對還沒有掌握的知識點在平臺答疑區(qū)或班級QQ群中尋求解答。同時,學生可以及時在線和教師反饋學習心得和合理化建議,以利于教師調整教學策略。
信息技術的應用極大地改變了傳統(tǒng)“教”與“學”方式,使行動導向教學煥發(fā)了新的活力。行動導向教學法與混合式教學法相結合,可最大程度地將每個學生的潛力發(fā)揮出來,讓學生輕松快樂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達到全面提高學生學習方法及綜合職業(yè)能力的目的。
[1]林雪燕,潘菊素.基于翻轉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設計與實現(xiàn)[J].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2016(2):15-20.
[2]肖月旭.行動導向法與翻轉課堂的改革與創(chuàng)新[J].職業(yè), 2016(21):29-30.
[3]柴慈蕊,尹玲燕.高職“行動導向教學法”與“混合式教學法”融合的研究[J].亞太教育,2016(3):135.
[4]劉小鳳,許成果.行動導向背景下的職業(yè)教育翻轉課堂教學設計:以裝料小車自動往返控制電路設計為例[J].教育信息技術,2015(11):12-14.
[5]陸超.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模式在汽修實訓教學中的探索:以“氣缸磨損的檢測”項目為例[J].交通職業(yè)教育, 2016(1):39-41.
[責任編輯:劉 月]
The Design of the Power Equipm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Curriculum Blended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tion Orientation
SUN Huadong1,ZHANG Zhihui2,TONG Yongchen1
(1.Qingdao Ocean Shipping Mariners College,Qingdao 266071,China;2.China Shipping Tanker Company Limited,Pudong 200120,China)
Action oriented teaching and blended teaching are the two rapid developing and most respected teaching ideas.On the basis of fully grasping its connotation,the author discusses in detail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higher vocational Marin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Specialty and its necessity of mutual integration,and taking oil separators'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as example,introduces concretely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ower equipment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curriculum blended teaching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action orientation.The result shows,the combination of action oriented teaching method and blended teaching method can stimulate students'potential to the greatest extent,and improve their comprehensive ability.
action oriented teaching;blended teaching;flipped classroom;micro class;teaching design
G712
A
2095-5928(2016)05-22-04
2016-07-05
全國交通運輸職業(yè)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2015年交通運輸職業(yè)教育科研項目(2015B14)
孫化棟(1979-),男,山東鄄城人,副教授,碩士,研究方向:輪機工程技術和航海職業(yè)教育。
張智慧(1979-),男,江西吉安人,工程師,學士,研究方向:輪機工程。
仝永臣(1986-),男,山東臨沂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輪機工程和航海職業(yè)教育。
10.16850/j.cnki.21-1590/g4.2016.05.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