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長聲
菜肴革命
◎ 李長聲
和朋友在新宿吃了一頓,那個店叫柿傳。川端康成說:“柿傳的茶席在東京將成為一處名勝吧。”就因為他這句話,有朋自遠(yuǎn)方來,我便選了這家店。川端康成還寫道:“茶道不止于喝茶,如果不加上懷石料理就品不出茶道的意趣。即使不懂茶道,茶道的飯菜也能讓你接觸到日餐的大部分?!?/p>
原來茶道的意趣也在于吃喝。
去日本旅游,住在溫泉旅館,晚餐的時候,形形色色的菜肴擺上一桌子,看著就豐盛。而懷石料理只用一個食盤,吃一個上一個,控制了空間,在時間上幻想永遠(yuǎn)。千利休把茶室縮為二疊,面積也就三平米左右,主人占一疊,兩三個客人占一疊,每人面前放一個食盤都為難,當(dāng)然非簡素不可。懷石料理簡素了,反而更追求形式,以求寓意,也就是禪味。
有人稱懷石料理的創(chuàng)造是日本菜肴文化史上的革命,其形式逐步完善,變成了日餐主流。吃懷石料理時先吃飯、喝湯,不可以空腹喝酒,而通常的酒席反其道而行之,以菜佐酒,最后上飯,外加一碟咸菜一碗湯。吃喝要脫俗,那就要不把吃喝當(dāng)吃喝,從物質(zhì)層面上升到精神層面。好吃是看不見的,本來是食物,從好看的角度來審美,就超越了吃。相聲里的珍珠翡翠白玉湯,落魄的時候吃,可以填飽肚子活下去,但拿到殿堂上吃就另有意義了,可惜君臣沒吃出憶苦思甜的精神來。
在茶室用膳,那真叫筵席。跪坐在榻榻米上,膝前一食臺,俯仰取食,跪得腿麻,窩得胃反,對我這樣不能盤腿坐的人來說簡直是遭罪。
柿傳的招牌是川端康成寫的,他說茶道的飯菜值得一嘗。至于游客們觀賞的茶道,大多不過是一種表演。
(摘自《財經(jīng)》2016年第22期 圖/zz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