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君燕
英國廣播公司(BBC)拍攝的野生動物紀錄片,一直以高質量著稱。
一次,一個業(yè)余的野生動物紀錄片拍攝組來BBC參觀,請BBC的首席攝影師道格·阿蘭傳授經(jīng)驗。
阿蘭打開了一個房間,里面竟是各種各樣的假企鵝——大小不一,神態(tài)各異,足足有50只,甚至還有企鵝蛋。這么多玩具企鵝有什么用?面對眾人疑惑不解的目光,阿蘭解釋道:“這些‘企鵝的身體里都藏著高清遙控攝像頭?!?/p>
阿蘭說,節(jié)目組一貫遵循的原則是:盡量不破壞自然規(guī)律,不打擾動物們的正常生活。即使對小小的遙控攝像頭也要進行一番喬裝,保證它們不會嚇跑要拍攝的動物。這間屋子里的假企鵝都是在拍企鵝紀錄片時做的。第一只假企鵝做好后,工作人員把它放到企鵝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地方。然而,企鵝們顯然對這個“新朋友”不太認同,因為它根本不會動!
之后,節(jié)目組又做了一只電動企鵝寶寶,可以用遙控器控制它的活動。為了追求更逼真的效果,工作人員將其升級了好幾個版本,先是四輪的,然后是滑輪,最后改成了類似坦克的履帶。為了讓企鵝們徹底放松戒備,節(jié)目組甚至做了一些可以“生蛋”的假企鵝。當然,這些“蛋”也是攝像頭。
為了拍好只有幾十分鐘的節(jié)目,工作人員一共制作了50只假企鵝。看起來,這些假企鵝似乎功不可沒,但更重要的是,工作人員付出了如此多的精力與時間,只為不打擾它們的正常生活,這也許才是拍攝成功的關鍵。平等和尊重,永遠都是成功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