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潔
摘 要:對于初中學生來說,無論是閱讀還是完形填空,它們在試卷中所占分值較大,而且也在做題過程中耗時較長。然而,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都是一篇語篇,若是想做好這兩部分的內容,應當從語篇的角度來掌握方法進而對語篇很好的分析和把握,這樣既利于理解語篇內容,也會易于得分。
關鍵詞:語篇分析;初中生;完形填空
一、語篇分析
孫嘉雯曾在自己的論文中提到說:“語篇分析是一門新興的課程,是指從語篇的整體出發(fā)對文章進行理解、分析和評價的教學方法。所謂語篇分析,就是從表達完整意義和思想內容的語段篇章的結構形式入手,分析句子之間、段落之間的銜接和相關意義。”因此,我們可以看出初中生的完形填空題就是一段簡短的語篇,然而在閱讀和做這一題時卻是考察了學生的英語各個方面知識,如詞匯、語法、翻譯以及分析能力。
二、實例探究語篇分析在完形填空中的使用
語篇分析的方法有很多包括上文所提及的宏觀研究和微觀研究,而在此部分中,筆者旨在從銜接、連貫以及語篇結構的角度進行分析。
(一)銜接
Hallid和Hanson把銜接分為語法銜接(Grammatical Cohesion)和詞匯銜接(Lexical Cohesion)兩種。語法銜接有四種:照應、省略、替代和連接。詞匯銜接也有四中:重復、同義/反義、上下義和搭配。
從銜接的角度我們可以這樣來分析此語篇:語法銜接層面,比如說這句話“and it was too far up for them to make their way back by 38”就可以用到照應,前面有詞表示說their那么這一選項必與前面這個詞相照應,很容易就選出答案themselves;省略后文沒有提及到說是誰不開心但從整個語義表達可知說的就是the little boy;替代前面說到Mrs Green這個人,后面全部用大家明了的she替代,避免重復;連接在語篇中就是可以從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得以體現(xiàn)。詞匯銜接層面,文中提到的故事是和“starfish”有關,因此作者在描述這個故事的時候重復使用這個詞,并沒有用代詞來替代以起到強調的作用;搭配在此語篇中也有體現(xiàn)即就是固定用法“what happened?”只要能清楚知道習慣搭配和用法就能較容易地答出題目。
(二)連貫
張辰昀表示到:“連貫指的是語篇中語義的關聯(lián),它存在于語篇的深層結構中,通過邏輯推理來達到語義連接,是語篇的無形網(wǎng)絡?!闭Z篇若想成為有意義的語篇除了銜接手段外還得達到連貫才能完整的表達其意義。
這篇語篇不僅僅是通過銜接形成的,它也借助連貫的手段達到了有意義的語篇。跟著作者的思路,我們也可以比較容易地理解語篇。那么在給學生講述的過程中就可以訓練他們學會去尋找穿插在語篇中的主線,從而清楚地了解和掌握意義,這樣在做題過程中就不會出現(xiàn)語義偏差。
(三)語篇結構
張辰昀認為:“語篇的體裁不同,語篇的表現(xiàn)形式也不同。在不同的體裁中,語篇中句子之間的銜接與連貫有別。語篇的結構雖然多種多樣,但應是有條理,上下連貫,前后一致的有機的語言整體。英語的語篇主要有記敘文(Narration)、描寫文(Description)、說明文(Expasition)和議論文(Argumentation)?!?/p>
在拿到一篇完形填空的時候,不要先急于開始答題,而是應當已瀏覽的閱讀方式看一遍文章,以確定語篇的體裁,這樣就可以選擇正確的分析方法來答題。這篇語篇大致一看就是一篇記敘文,有故事發(fā)展的起因以及故事的經(jīng)過(即媽媽給兒子講述的故事)最后是結果(得到一個教育意義)。那么在做偏完形填空的時候,就要采用記敘文的分析方法來做,首先要找到主干,其次是以怎樣的順序發(fā)展的最后確定答案。這篇完形填空的思路非常清晰,根據(jù)故事的發(fā)展順序學生也能夠容易的確定答案間的邏輯性。
三、語篇分析在完形填空中運用反思
無論是在閱讀及做題過程中還是在教學過程中,將語篇分析方法運用在其中,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一方面對于理論,即是說是有很清楚的了解,但一旦將其運用在實際事例當中就不曉得怎樣使學生們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這種解答完形填空的方法。因此,作為教師應當熟悉掌握語篇分析的相關理論與分析方法,并且能駕輕就熟地將做題技巧與分析手段都滲入到教學活動當中,是學生在平常的訓練過程中就處在一個語篇分析的階梯模式之中;另一方面對于學生而言應反復練習,將學習到的解題方法與分析手段運用在解題過程中,只有反復練習加強鞏固才能更好地提高語篇分析在完形填空中運用能力,以達到提高得分的效果。
四、結論
完形填空在試卷中雖不如閱讀所占比重和分值大,但對于提高此題型的分值來說,不僅僅是要加強英語詞匯的積累,另一方面也應當注意學習和積累語篇分析的使用方法,若是能從語篇的角度分析一篇完形填空,不僅可以從銜接角度,也可以從連貫和語篇結構的角度來把握整個語篇。這樣對于初中生來說,提高完形填空的得分也是很有幫助。
參考文獻:
[1]孫嘉雯. Sun Jiawen. 語篇分析方法在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27(2).
[2]黃國文. Huang Guowen.語篇分析概要[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3]Halliday.MAK;Hanson.R. Cohesion in English. 1976.
[4]張辰昀. Zhang Chenyun. 從學生例文看語篇分析方法的運用.考試周刊,200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