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素珍
1984年的春節(jié),我終生難忘。
那一年,因為央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上,張明敏演唱了《我的中國心》,多年來這首歌一直在我耳畔回響。在那個錄音機盛行的年代,張明敏的歌聲一路伴我前行,給我溫暖。
還有李谷一、彭麗媛……優(yōu)美的歌聲讓我忘卻生活中的煩惱。趙麗蓉帶給我們那么多歡樂,《如此包裝》、《過年》、《英雄母親的一天》等,是全國無人不知的經(jīng)典。
記得以前,全家圍坐著看春晚,何其熱鬧。后來我結(jié)婚,有了孩子,日子在忙碌中度過。每年春晚直播的時刻,我都在廚房里給老公、孩子準備年夜飯,所以那么多年的春晚,我都沒有完整地看過。每當坐下來想好好看一會時,老公就要我添飯、續(xù)酒,我只好再度起身,于客廳和廚房間穿梭。隨后,孩子就開始纏著我?guī)疟夼凇⒎哦Y花了。拗不過,只好下樓陪孩子玩。
再后來,和負心人分手,我獨自撫養(yǎng)兒子長大。兒子漸漸長大,有了自己的生活。每年除夕,兒子和我打聲招呼就出去找朋友了。我終于可以一個人安安靜靜地看春晚時,才猛然發(fā)現(xiàn),歲月無情,我年已不惑,真的是年華似水。
兒子回家,看我專注看著春晚,就說,有什么看頭?現(xiàn)在的春晚只有老頭老太太愛看。然后一一歷數(shù)春晚的“不是”:節(jié)目太落伍,動不動就搞人海戰(zhàn)術(shù),伴舞把歌手的身影都淹沒了。還有,以前獨唱多,歌手往臺上一站,落落大方;現(xiàn)在可好,音樂一起,臺上齊刷刷站出一排姹紫嫣紅,著實養(yǎng)眼,可是大家都化一樣的妝,個個美不勝收,根本認不出誰是誰。套路也太固定,沒新意。比如每年春晚必須有的京劇演唱,雖然是國粹,可是老掉牙的唱腔千篇一律,年輕人哪個愛聽?
蘿卜白菜,各有所愛。春晚作為百姓除夕的精神大餐,要適合每個人的口味很不容易。但多年來我鐘情春晚,癡心不改,因為它不僅帶給我新年的歡樂,還見證了我人生的美好。31年來,我最美的人生歲月是和春晚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臺節(jié)目好與不好,是否新穎,有什么變化,都已經(jīng)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路上一路走來,春晚已融入我的血液,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它不僅告訴我新的一年從此開始,更讓我感受到辭舊迎新的新春氛圍,對未來充滿憧憬。生活中的每一年,我愿和“春晚”一起慢慢變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