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華
擂主出招
請以“被擱淺的夢”為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60分)
暗送秘訣
這是一道比喻類命題作文,題目主要由三個詞組成。一為中心詞“夢”,即自己的理想愿望。二為修飾語“擱淺”,這是一個帶有比喻義的詞語,原意是“船只進入水淺的地方,不能行駛”,用來比喻事情遭到阻礙,不能進行。這一詞語限制了“夢”的特點是沒有繼續(xù)做下去,沒有實現。第三個詞語是”擱淺”的修飾限制語“被”,意味著這個夢不是自己主動放棄的,需要體現出放棄的原因。因為被迫和無奈,自己對這個夢必然還有很深的感情,從而可考慮現在該如何對待這個夢,以提升文章的立意。
我們在審這類使用了比喻義的作文題目時,一定要注意命題中重點詞語的比喻義,對其中的關鍵詞深入思考,找準寫作方向。將比喻義與本義結合起來,才能抓住寫作的重點。
打擂作文
被擱淺的夢
山東省東營市第一中學2014級19班 ? 張一鳴
日軍的鐵蹄無情地踏進了中國的大門,戰(zhàn)火迅速在華北等地蔓延,硝煙夾雜著恐懼籠罩了整個華夏大地,祖國已處在風雨飄搖之中。
頭可斷,血可流,但祖國的希望不能丟,人才的培養(yǎng)不能停止。隨著天津、北平、南京相繼淪陷,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被迫轉移,師生一路南下,最終安全抵達昆明,但學校的建筑卻搬不過來,于是新組成的西南聯(lián)合大學校區(qū)的設計任務就交給了建筑系的兩個年輕教授——梁思成夫婦。
梁思成收到消息后,興奮得如同孩子一般,幾天都樂得合不攏嘴。是啊,在外留學多年,空懷報國之志,一直不能實現,這不就是最好的機會嗎?于是他與林徽因挑燈夜戰(zhàn),廢寢忘食,一個月的不休不眠,世界一流的現代化大學校區(qū)設計方案躍然紙上。然而,這份設計方案很快就被無情地駁回了,云南省政府拿不出那么高昂的經費。宛如晴天霹靂砸在胸口,梁思成愕然了許久,心中那美麗的建筑群落轟然崩塌,無奈,兩行清淚滑過?!案陌?。”此后兩月,梁思成夫婦把設計方案改了一稿又一稿,高樓變成了矮樓,磚墻變成了土墻,青瓦變成了鐵皮。林徽因每改一次都會忍不住失聲痛哭。當梁思成夫婦交出最后一稿時,又被告知要削減木材,使用茅草屋頂。梁思成忍無可忍,他沖進校長梅貽琦的辦公室,狠狠地將設計稿摔到梅貽琦的桌子上,痛心疾首地喊道:“改!改!你還要我怎么改!我已經改了五遍了!你知不知道你給的木材連蓋一幢標準的茅草房都不夠?”梅貽琦回答:“就是因為經費太緊張,才需要你們建筑系的老師精打細算??!”說罷,嘆了口氣。梁思成聽著,頓時心軟了,流下了眼淚,哭得像個受傷的孩子。
西南聯(lián)合大學建成了,是清一色的土坯房、茅草頂。校園里傳出了瑯瑯的讀書聲,書聲里淹沒不了的,是梁思成夫婦對西南聯(lián)合大學高大壯麗的校區(qū)的夢。
抗戰(zhàn)迎來了曙光,國共角逐也有了結果,新中國就要誕生了,名校的建設也有了盼頭。梁思成夫婦憧憬著??商煲馀?,長達十年的“文革”爆發(fā),建校的夢又被擱淺了,而這一擱淺,對于他們來說,成了終生的遺憾。
如今,一流的名校一座座拔地而起,在濃濃的書香中,凝聚了當年那些偉大的建筑師對祖國復興的希望之夢。
【評分】內容20分+結構19分+表達19分=58分
【點評】當個人的夢想與祖國的興衰結合起來時,這夢想無疑便有了更深遠的意義。文章首先用充滿感情的語言將一個大的時代背景展現在讀者面前,緊接著點明梁思成夫婦設計世界一流名校的夢想,在當時的社會大環(huán)境下一次次被擱淺。當祖國崛起,先賢的夢想終于實現。而夢想的最終實現,也體現了只要努力,被殘酷現實擱淺的夢總有希望得以實現這一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打擂作文
亮點 ?心理描寫細膩,人物形象立體
被擱淺的夢
山東省東營市第一中學2014級20班 ? 商玉嬌
還記得被迷霧打濕的翅膀嗎?你是否依舊愿意打撈起曾經的夢想?——題記
父親在院子里抽著煙,一聲聲沉重的嘆息似一把利刃在假裝睡熟的你的心頭劃過,你偏頭看看旁邊在做著美夢的弟弟妹妹,你的心抽搐著——為那個無可奈何的決定。
第二天,你調整情緒,在上學的路上依舊和伙伴們談天說地,但偶爾的沉默卻暴露了你的隱痛。最后一次把各科作業(yè)整齊地放在老師的辦公桌上,在老師詫異的目光中你默默轉身,永遠也不能再觸摸那書本的溫度了,你感到揪心的痛,嘴角嘗到了咸咸的味道。你的夢在這一刻終止,但你卻心甘情愿。在夢想不得不屈從現實的年代里,你所能做的只是坦然接受。
夜深了,父親獨自坐在書桌旁,你隱隱約約聽到抽泣聲。剎那間,你淚流滿面。你躲在被子里無聲地哭泣,嘴巴一張一合,你在心里對父親說:“爸,我不怪你,該讓妹妹上學,她可聰明了,一定會考上好大學的。”父親雖是個農民,但深知文化的重要性,這么多年他含辛茹苦,幾乎榨干了自己,他內心的煎熬你怎會不知?你知道,熟睡中的弟弟妹妹也有上學的夢,夢想不分大小,卻有先后。你的夢做得足夠久了,現在你要為他們的夢想讓路了。
告別了青澀的校園,你來到臟亂的加油站開始了打工生涯。在無數個油氣彌漫的夜晚你會獨自落淚,想起未曾到達的遠方和被擱淺的夢。
多少年以后,女兒伏在你的膝頭為你讀詩,午后的陽光慵懶地照在茶幾上,反射出亮眼的弧。你側臥在沙發(fā)上微閉雙眼,聽著女兒縱情朗誦:“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誰能說得清,什么是甜,什么是苦!”你的眼角輕泛淚花,憶起了那一段刻骨銘心的時光?!耙斁洼斀o追求,要嫁就嫁給幸福!”你緩緩地重復著這句話,輕輕地撫摸著那光滑的書頁,感受著那陌生又熟悉的溫度,咀嚼著那一個個溫暖醉人的文字,忽然高聲誦讀起來,如此深情,如此沉醉,如此莊重!
你——我的媽媽,在年過半百后,重新拾起曾經被擱淺的夢,開始在陽光下閱讀,不為名利,只為曾經的夢。
朋友,你有被擱淺的夢嗎?它們是否已被遺忘得太久?請將夢打撈起,重沐在暖暖的陽光下吧!
【評分】內容18分+結構18分+表達20分=56分
【點評】文中主人公的可貴之處在于從來沒有放棄學習,在自己的心里永遠追求著一種詩意的生活。文章的心理描寫非常成功,體現著主人公身處貧困卻始終保持不屈的追求。夢想屈從于現實,看似心甘情愿,內心卻涌動著強烈的情感。結尾對朗誦詩歌情景的描寫,既令人感動,又使本文具有了樂觀明朗的感情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