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人物謄寫·選擇】每一種選擇的背后,都有勇敢的拋棄與成全。翟永明拋棄了束縛自己自由的道路,從而成全了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
【人物謄寫·以心寫詩】盡管現實生活越來越浮躁,但翟永明的寫作就像潛水艇一樣下潛到內心深處。她用心的寫作,捕捉到的不是生命浮淺的表層,而是生命最深處的那道亮光。
2015年11月4日,著名詩人翟永明做客北京師范大學國際寫作中心,并成為繼歐陽江河、西川之后的又一位駐校詩人。
翟永明曾經在一家待遇好、福利好的物理研究院工作,在別人看來前程似錦,但于她而言,這份工作卻形同雞肋,因為她從小就狂熱地愛著古典文化和詩歌寫作。
“那時候特別壓抑,單位是搞科研的,比較反感我寫作,和家里人也因為工作的事情鬧得不愉快。”內心渴望和外界環(huán)境產生強烈的沖突,反倒成為翟永明寫詩的動力。1984年,她的《女人》組詩面世,詩中用激烈的自白,向世人昭示了一個孤獨、神秘、黑暗而又充滿激情的女性世界,一下子便獲得了詩壇的高度關注。在寫作和工作的矛盾沖突得更尖銳的情況下,翟永明選擇了辭職,她說:“體制內的那個‘鐵飯碗,從來沒有讓我留戀過?!?/p>
翟永明最近完成了長詩《隨黃公望游富春山》,這組詩她斷斷續(xù)續(xù)寫了4年,靈感源自印刷精美的《富春山居圖》長卷。詩中,她不斷出入這幅古畫,穿梭于古代和現代之間,將古典意象和現代景觀結合在一起,實現著今與古的奇妙對話。翟永明說:“當我沮喪、傷心、絕望的時候,我通過寫詩把最難過的東西倒出來、清洗掉,從而獲得心靈的平靜。詩歌像心理治療一樣,給我?guī)砜鞓?,帶來勇氣。不管它在這個時代中是鼎盛還是衰落,它都是我最心愛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