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風
習近平主席訪問英國的行程中有一項日程引人關注——做客英國首相的鄉(xiāng)間別墅契克斯閣(Chequers Court)。
媒體將此稱為“莊園外交”,也確實體現(xiàn)了英國方面超高的招待規(guī)格,因為不是所有到訪英國的國家元首都可以受邀去契克斯閣吃飯,就像不是所有前往美國的國家領袖都有機會去戴維營打高爾夫球一樣。
莊園(或者說鄉(xiāng)間大宅)是英國文化里一種深厚的情結,幾乎可謂“無莊園,不英倫”。
是否擁有鄉(xiāng)間大宅在英國常常被視為“老錢”(Old Money)和“新錢”(New Money)的重要分界點。英國人一貫崇敬傳統(tǒng)貴族(“老錢”),看不上暴發(fā)新富(“新錢”),所以,當年很多新富在致富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從沒落貴族手中買下鄉(xiāng)間大宅,提升自己在社交圈的地位,之后代代相傳直至“新錢”磨成“老錢”。
今天,英國——包括蘇格蘭、威爾士和北愛爾蘭——仍然星星點點般散落著許多擁有數(shù)百年歷史的莊園。有的莊園仍然為私人產(chǎn)業(yè),如熱播英劇《唐頓莊園》的拍攝地海克利爾城堡(Highclere Castle),有的則被后代捐獻給“全國托管協(xié)會”運營,如契克斯閣。
契克斯閣其實并非卡梅倫首相的私人財產(chǎn),而是除唐寧街10號以外的另一處“首相官邸”。
它建成于16世紀,位于英格蘭的白金漢郡,距離倫敦一個多小時車程。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其主人費勒姆的李勛爵(Lord Lee of Fareham)由于沒有子嗣,決定將它捐獻給國家供招待國賓用。經(jīng)過與時任首相勞合·喬治的商議,他決定將其贈予“全國托管協(xié)會”,永久性作為首相的鄉(xiāng)間別墅。
在這間別墅里,從撒切爾夫人到布萊爾和卡梅倫的歷任英國首相曾招待過里根、戈爾巴喬夫、普京和默克爾等國際貴賓。
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后,“日不落帝國”逐漸沒落,很多莊園業(yè)主的后代陷入經(jīng)營困境,再也無法支付昂貴的維護費用,不得不尋求來自海外的“新錢”資助。
《唐頓莊園》里,女主人珂拉就是美國富商之女,帶著豐厚的嫁妝“注資”唐頓后成為伯爵夫人。
進入21世紀后,買下莊園的“新錢”更多來自俄羅斯、中東等地。2011年,媒體爆出一位神秘的俄羅斯富商花費1.4億英鎊買下英國最貴的莊園“公園廣場”。當然,日益活躍的中國買家據(jù)稱也在悄然進軍英國莊園市場。
(摘自《瞭望東方周刊》2015年第4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