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衛(wèi)紅
[“熟”材展示]
2016年7月9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在首屆全球XIN公益大會上表示,公益的職責就是喚醒每個人心中的善良。公益的心態(tài),加上商業(yè)的手法,這是做成事情的最有效方法。
大會開始前,馬云在自己的微博上發(fā)布了“XIN(“親”下面加“心”)”字。馬云表示,辦這個XIN公益大會,真正的含義是“心”,親情加上激情,才能夠不斷創(chuàng)新。心態(tài)、姿態(tài)和生態(tài),是互為聯(lián)動、合在一起的,人的心態(tài)的好壞會影響人的姿態(tài)的好壞,而姿態(tài)的好壞又影響我們這個社會的生態(tài)。
他認為:“潘基文先生、姚明、李連杰等人之所以受到尊重,因為他們在世界上做了除了本職工作外的事,他們付出了時間和真心?!薄肮婧痛壬频牟煌谟?,慈善是給出自己的善心,而公益在于喚醒更多的善心?!?/p>
[ 運用方向]
1. 公益不拒絕商業(yè)。公益活動需要金錢資助,商業(yè)行為以贏利為目的,二者并不完全排斥,只要你心中有公益,用商業(yè)手法運作公益活動也是無可厚非的。
2. 心態(tài)、姿態(tài)決定生態(tài)。XIN,真正的含義是“親”加“心”,即心態(tài)、姿態(tài)和生態(tài),三者是互為聯(lián)動、合在一起的,人的心態(tài)的好壞會影響人的姿態(tài)的好壞,而姿態(tài)的好壞又影響我們這個社會的生態(tài)。
3. 公益,喚醒善良。公益的本質是喚醒善良,公益的職責就是喚醒每個人心中的善良。公益的心態(tài),加上商業(yè)的手法,這是做成事情的最有效方法。公益需要錢,但是光有錢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公益和慈善還是有點差異,慈善在于給予,而公益在于參與,在于點點滴滴的行動。
4. 真正的善與大愛。善良加大愛,這個世界真精彩。這世界的窮,你救不完;這世界的病,你治不光。但是我們可以把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善意和善心給喚醒。這才是善與大愛。
[ 習作片段]
……
慈善在“金錢至上”的觀念中,逐漸變了味道,甚至向病態(tài)發(fā)展。層出不窮的“詐捐門”和質疑“炒作”的聲音所折射出的并非只是社會信用的缺失,歸根結底,還是人們慈善心理的扭曲。這些人把慈善看作噱頭,看作炫富的工具,甚至看作滿足虛榮心的“秀”和獲取道德優(yōu)越感的途徑,這樣的慈善,毫無高尚可言。
如果將慈善比作大船,應以“心”為篙,以“親”為槳,這樣的大船才能遠航。金錢從來就不是慈善的唯一衡量標準,這世上也并非“達”方可“兼濟天下”,只要用“心”待“親”, 每個人都可登上“心靈的慈善榜”,“心”加“親”才是衡量慈善的真正標準。
如今的中國乃至世界,需要的就是一種滲透了真切人文關懷的健康的慈善觀。金錢的多少絕不能用來衡量心靈的重量。被美國總統(tǒng)授予“公民獎章”的關惠群,每天兩點起床,接濟各地的流浪者,在她看來,并不富裕的自己在行善中最關鍵的不是錢,而是真誠與尊重。她堅持和他們吃一樣的飯,并從不吝嗇給他們擁抱。關惠群這一游樂場管理員用來為善舉買單的微薄薪資與“慈善排行榜”上動輒上千萬的數字相比,的確是微不足道的,但她靈魂的高度絕不會減損一分一毫。因為,她與那些得意地對乞丐說“嗟,來食”的人不同,她的每一份善舉都是從“心”出發(fā),每一個眼神都是對待“親”人的眼神。
真正的慈善不是施舍,而是內“心”對待“親”人的態(tài)度。
[ 亮點評說]
片段圍繞“慈善就是‘心加‘親”行文,并用恰當的比喻將慈善和“‘心加‘親”具體化了,而這個“‘心加‘親”正取自于“熟”材,2016年9月,《慈善法》的施行,又使片段更具現實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