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曉蕓
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加強口頭作文的訓練,在生活中積累素材,自評自改與互判互評。從以上四個方面,就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了探討。
寫作興趣寫作能力積累素材修改方法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作文訓練是一項綜合性很強的訓練,既是語言文字的訓練,又是認識水平的訓練。在這個訓練過程中體現(xiàn)著聽、說、讀、思、寫諸多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作文水平的高低,直接體現(xiàn)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高低。但常常也是一個語文教師最費力而又最難取得成效的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語文教學中的“老大難”。教師對此“苦不堪言”,怕教;學生在寫作方面就感到很迷惑,找不到快速提高寫作水平的“路子”,怕寫。為了解決這個老大難,本人在寫作教學中采取了一系列淺陋的措施來掃除寫作路上的“攔路虎”,并且獲得了一些小成績,有幾位同學在學校的作文競賽中取得了好成績,學生愛寫、樂寫,寫作的興趣很濃。
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梢?,作文教學應著力于使學生樂于表達。那么,要如何改變學生苦不堪言的作文狀況呢?就是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語文課程標準》提出:“寫作要寫自己想說的話,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對自然、社會、人生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作文教學要為學生的自主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的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鼓勵自己表達和有意的表達?!奔ぐl(fā)學生寫作興趣的主要途徑是學生自由地、自主地、自發(fā)地寫作。對于一篇作文,我從不規(guī)定學生只可以寫一個方面的內(nèi)容,也不要學生作文在內(nèi)容上有太多的雷同,鼓勵學生以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式去表達。學生想怎么寫就怎么寫,想寫什么就寫什么,只要學生寫出了自己想要表達的內(nèi)容就可以。這樣就排除了學生寫作的消極心理,不拘形式、靈活自由的運用書面語言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怎么想就怎么說,怎么說就怎么寫。學生只要能用文字把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如實地表達出來就可以了。這樣沒有固定學生的思維,硬性規(guī)定他怎么寫,學生就不會頭痛于作文,不頭痛于作文就愛寫作文了。興趣是寫好作文的起點。作文教學要取得一定成效,我們語文教師必須千方百計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變被動學寫為主動學寫,逐步使他們樂寫。
二、加強口頭作文的訓練
葉圣陶曾說:“口頭為語,書面為言。文本于語,不可偏指,因合而言之?!眱和Z言的發(fā)展,是口頭語言先于書面語言的。口頭語言是基礎,只有在切實進行口頭訓練的基礎上才能發(fā)展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作文教學應當從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入手,循序漸進,逐步提高要求。說、寫不應分家,由說到寫,說說寫寫,有計劃地進行訓練。為了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我每堂語文課開始的三至五分鐘讓學生演講,可以說你在上學路上的見聞,也可以說你看了電視或一本課外讀物的觀(讀)后感,還可以說發(fā)生在家里或班級的(有趣的、有意義的、難忘的……)事。每天安排1~2人輪流進行。我還在班級開設“一日一言”,輪流讓學生把自己收集到的名人名言工工整整地抄在黑板邊緣,并說出你對這位名人的了解,這句名言所包含的意思及讀了這句名言的感想。這樣既加強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思想認識水平,為學生日后的寫作積累了豐富的理論依據(jù)。事實證明,這樣的口頭作文訓練是必要的、有效的。
三、在生活中積累素材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生活是寫作的源泉,離開了生活,習作就猶如“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所以我認為,要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寫,有感可發(fā),讓學生的習作反映他們的真情實感,體現(xiàn)童趣,我們的作文教學就要指導學生善于在生活中積累素材。為了使剛進入三年級的學生提高寫作水平而又不畏懼寫作,我們級組規(guī)定學生一周寫兩篇日記??晌野嗟囊晃粚W生老是不寫日記,我追問原因,她哭著說:“老師,我每天做的是同一件事,我沒有什么寫,所以就寫不出日記了。”聽了她的話,我馬上責備起自己來,我把學生成人化了,而沒有具體地指導他們怎么做,怎樣搜集生活素材,怎樣寫日日發(fā)生在身邊的事。于是,我告訴她,雖然日子表面上一天天過得差不多,但每天都有“新內(nèi)容”寫下來,只要你留心周圍的事物,養(yǎng)成了觀察事物的好習慣,生活中有好多不同的內(nèi)容值得你去寫。你可以把發(fā)生在身邊的事寫出來,寫成“生活日記”,可以把生活中的見聞寫下來,寫成“生活日記”。也可以把自己觀察的社會現(xiàn)象和自然現(xiàn)象寫出來,寫成觀察日記,還可以寫讀(觀)后感日記,甚至還可以展開想象,勾畫未來的藍圖,寫“想象日記”等。
四、自評自改與互判互評也是作文訓練的有效方法
許多老師只注重教學生作文,而沒有重視學生“改”作文。文章不厭百回改,其實教學生怎么改作文,對作文教學是有很大幫助的。在作文教學中,我沒有死守教師指導、評改的傳統(tǒng)形式,而是適當放手讓學生主動參與到修改與評判的活動中。雖然是中年級的學生,我讓他們自評、自改與互判、互評。當然,這里所說的“放手”絕不是把我自己的工作推給學生,而是我在認真評判,分析學生問題的基礎上,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yǎng)學生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獨立分析判斷以及自我修改、自我完善、客觀評價與鑒賞等多方面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和指點。我教給學生自評、自改中學生明確作文要求要求,掌握評判依據(jù)??粗行氖欠衩鞔_,選材是否恰當,結構是否合理,標點是否正確,造詞造句是否恰當,重點段落是否具體。學生在完成自我評判后找出問題所在,再著手進行修改。注重培養(yǎng)學生反復修改的習慣。
互判、互評中,同學之間依據(jù)評改要求,互改作文,邊評邊改,交換意見,共同商討,相互學習,相互啟發(fā),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評判以兩面性為原則,即無論是優(yōu)秀作文,還是后進生的作文,都要從優(yōu)點和不足兩方面去評判。評論優(yōu)秀作文時,既要讓同學們學習優(yōu)秀作文的長處,也要鼓勵學生大膽“挑刺”,找出不足之處,提出修改意見。評論后進生作文時,讓學生用“放大鏡”找“閃光點”。一個準確的詞語,一句精彩的句子,都是值得肯定和贊賞的。在這樣的評論中,可以對后進生產(chǎn)生極大的鼓勵,增強他們作文的興趣和信心。我讓學生評判的方式也是多樣的,可以集體評判、小組評判、同桌互評;可以口頭評判或書面評判;有時對一篇作文評判,有時把幾篇作文放在一起進行比較,找共同的優(yōu)點和集中的問題。評判的內(nèi)容可以有多種意見并存,鼓勵學生各抒己見。
總之,作文教學可以培養(yǎng)、訓練學生多方面的素質(zhì),這些素質(zhì)是通過完成作文這個載體來實現(xiàn)的。如果教師能采取多種訓練形式調(diào)動學生寫作的積極性,激發(fā)他們創(chuàng)作的熱情,幫助學生克服畏懼作文的心理和厭煩作文的情緒,清除寫作路上的障礙,學生將自覺主動地視作文為需要,視作文為樂趣,作文教學就真正達到了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