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甸園,一棵大樹對一朵玫瑰花說:“你雖然很漂亮卻沒什么用。要想活得有意義,光有美麗的外表是不行的?!庇谑沁@朵玫瑰花找到上帝說:“請把我變得有用一些吧?!鄙系弁饬?。于是,世界上有了第一棵卷心菜。
【運用點睛】這樣的材料,可寫的角度有:一、應該改進自己,以活得更有價值。人活著貴在有用,為他人、集體、社會所用,這也正是人生的價值、活著的意義。二、堅守本真也可以活出自己的價值。玫瑰聽從大樹的勸說改變了自己,自然令其有了意義或新的價值,然而不改變自身就“沒有用”嗎?不能滿足人們的物質(zhì)需求,但仍可以提供精神愉悅。人應自信、自主,不能看輕了自己而隨波逐流。三、綜合以上兩種立意,不管是改變自我,還是堅守本真,只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就是最美的人生。
生活在美國科羅拉多州大峽谷中的雕用一種特殊的樹枝筑巢。這種被稱為“鐵樹”的樹枝不但十分堅硬,而且還生長著許多刺,使得雕巢能夠牢固地建在峽谷的懸崖上。巢建好后,雌雕還要在上面鋪上樹葉、羽毛、雜草,防止幼雕被刺扎傷。隨著幼雕的漸漸長大,雌雕開始撤去巢內(nèi)的樹葉、羽毛等物,讓樹枝的尖刺顯露出來。巢變得沒以前那么舒適了,幼雕紛紛躲到巢的邊緣。這時,雌雕就逗引它們離開巢穴。一旦幼雕離巢后向下墜落,它們就拼命地撲打著翅膀阻止墜落,接下來的事情對于雕來說再自然不過了——它們開始飛行。
【運用點睛】材料內(nèi)容可從三個角度思考。一是從雌雕如何教育引導幼雕的角度,可以說明在不同的教育階段,需要不同的方法。從“逗引出巢”可以看出,放手也是一種愛,是成長中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所以,面對磨難,正確引導,才能使孩子得以成長;反之,一味溺愛,不肯放手,會使孩子失去發(fā)展的機會,難以成才。二是從幼雕之所以能夠飛翔告訴了我們:在成長過程中,需要勇敢面對挫折和挑戰(zhàn);生命在逆境中崛起,在困難中成長;生命不能拒絕困難和挑戰(zhàn)。三是將雌雕和幼雕綜合起來看,生命在艱難和逆境中是會閃光的。
春節(jié)期間,有一組調(diào)侃春運艱辛的照片在網(wǎng)上流傳。照片中,很多頭豬和旅客一同擠在火車車廂里,場面甚是混亂、滑稽,引來網(wǎng)友的指責與嘲笑。后來照片拍攝者在微博上解釋,這組圖片攝于四川大涼山深處。過年了,鄉(xiāng)親們必須把豬趕到縣城去賣,但當?shù)氐缆菲閸?,交通非常不便,這趟列車是當?shù)匕傩粘鲂形ㄒ坏囊惶寺?。雖然按規(guī)定列車上不準攜帶活的動物,但列車員心疼山里百姓也就默許了,因為百姓家里的孩子上學和必要的生活物品全指望它換錢呢。真相披露后,引發(fā)更大范圍的討論。
【運用點睛】材料內(nèi)容可以分為兩部分來理解:一是一組調(diào)侃春運的旅客和豬擠在一個車廂的照片中,車廂的混亂場面引來網(wǎng)友的指責和嘲笑;二是對這幅照片的解釋,這趟列車是大涼山深處的百姓出行的唯一一趟慢車,列車員心疼百姓就默許百姓把豬帶到車廂中。從網(wǎng)友的角度分析,要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再發(fā)表議論;從列車員的角度分析,不讓豬上火車是規(guī)定,默許豬上火車是情懷;從當?shù)匕傩盏慕嵌确治觯瑤жi上火車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由此可以得出的立意有規(guī)定與人情;要弄清楚事實真相再發(fā)表議論;國家應努力縮短貧富差距等。
一個剛上車的小男孩讓公交車等一等他媽媽,過了一分鐘,孩子媽媽還沒到,車上乘客埋怨,說母子倆耽誤了大家時間。這時,那位腿有殘疾的母親一瘸一拐地上了車,所有人都沉默了。
【運用點睛】這個作文材料雖短、事件雖小,但貼近生活、貼近現(xiàn)實,兼具情感性與思想性。它弘揚了社會主義的核心價值觀,乘客們表現(xiàn)出的理解、體諒、關愛,展示了親情的可貴、理解的寶貴、關愛的珍貴,體現(xiàn)了社會的和諧與溫暖,滲透著時代的正能量:濃濃的母子情、深深的大眾愛、和諧的社會情。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角度進行挖掘:寬容精神、敬畏生命、道德價值、平和心態(tài)、應該保持善良之心、憐憫之心。
從前有個書生,精通佛道。在夏天的一個夜晚,剛要睡覺,誰知耳邊傳來蚊子的響聲;正想拿起蒲扇打蚊子,突然心中想起佛道,切勿殺生。阿彌陀佛。書生放下了蒲扇,在一片騷擾中睡去。第二天,只見他身上紅腫,但他依舊面帶微笑: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運用點睛】書生固守佛道,最終引來自身禍害??忌蓮囊韵陆嵌茸魑模禾骄孔x書的真諦。書生死讀書,不知變通,沒有恰當對待佛道;打破成規(guī)成說,學會變通。書生不懂變通之道,不從實際出發(fā)最終被蚊子叮咬;“揚”與“棄”。材料啟示我們要正確對待所學文化,做到批判繼承,為我所用。注意,以下為偏題類立意:生命至上;樂觀對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咬文嚼字》雜志頒布了2015年十大流行語榜單,“顏值”一詞位列第三。“顏值”本表示男女顏容英俊或靚麗的程度,后來“值”的數(shù)值意義淡化,在詞義上“顏值”就相當于“顏”,只表示面容和姿色,由此,“當今是一個‘拼顏值‘看臉的時代”的說法甚囂塵上。在《論語》中也有關于“顏值”的說法?!墩撜Z·學而》中指出“賢賢易色”。對此,有一種解釋是,對待周圍的人,要尊重并重視他們的良好的品德,而不要因為外貌而改變自己“尊賢”的態(tài)度。
【運用點睛】這則材料涉及到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就是關于“顏值”的說法。當今社會,人們?yōu)榱双@得他人的認可,為了“拼顏值”,不惜以整容為手段。這是一種浮躁的功利的做法,是不值得提倡的。而《論語》中關于“顏值”的說法,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正確的價值觀,那就是不要因為外貌而改變自己“尊賢”的態(tài)度。引領我們認識到,人們重視的應該是良好的品德,是內(nèi)在的修養(yǎng)。這樣就有了正確的立意,那就是提倡內(nèi)涵,反對單純的注重外貌的膚淺行為。
《尚書·康誥》中有這樣一句話:作新民。
商湯盥洗用的銅盤上刻著的銘詞是:如果能夠把今天所習染的污垢洗凈而自新,就應該天天振作,求自新求進步,更要繼續(xù)不斷滌除污染,一天比一天進步。
民間名言:自新應似長江水,日夜奔流無歇時。
當代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說:抽打自己的鞭子要掌握在自己手里,在漫長的人生道路的每一步,要經(jīng)常鞭策自警,萬不可以為有過一兩次抽打就可以沿途平安了。
【運用點睛】這幾個材料,審題時可根據(jù)材料中的關鍵信息構思立意。材料中的“就應該天天振作,求自新求進步,更要繼續(xù)不斷滌除污染,一天比一天進步”強調(diào)要要自新進步,作一代自新的人;由民間名言可得出,自新應持續(xù)不斷的堅持;魏書生的名言也是強調(diào)應持續(xù)不斷的警醒自己,才能求得自新進步。由此很容易得出構思立意:求自新進步應堅持不斷。也可延伸開去,從凡事都要堅持不懈,不可半途而廢的角度立意。
某校有一座建于上世紀50年代末的教學樓,從這里走出去一批批優(yōu)秀人才,其中不乏知名學者、作家、主持人。如今,這座矮小、簡陋、老舊的教學樓已經(jīng)不能滿足學校現(xiàn)代化的發(fā)展需要。考慮到它的特殊性,學校想保留,但有人認為學校用地有限,修繕、養(yǎng)護還要花錢,建議著眼發(fā)展,將其拆除。為此,學校很猶豫。不少師生和校友表示非常關注,曾在此樓就讀過的某知名作家還專程趕回母校拍照留念,并積極爭取留住它。
【運用點睛】寫作前要對以上幾種人的觀點對比分析。比如“保留”者想留住歷史遺跡,其用心可以理解,但不符合社全和時代發(fā)展的需要,權衡之后亮出觀點:歷史與傳統(tǒng)屬于過去,為了將來,為了發(fā)展必須“拆除”,這也是順應歷史的需要。在寫作立意時必須集中筆墨寫好“為什么”。贊成也好,反對也好,必須條理清晰,有理有據(jù)地闡明問題??梢詮囊韵聨c作分析:發(fā)展是硬道理、“拆”與“留”并不矛盾、“新“和“舊”完全可以處理好等。
囿于篇幅反對拆除的理由,恕不贅述。
從前線傳回的數(shù)張照片中,維和官兵用一捧“青草”送戰(zhàn)友的照片令人動容:沒有寄托哀思的菊花,更沒有表達留戀的白色康乃馨,在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劣的南蘇丹前線,維和官兵用一捧青草送別兩位戰(zhàn)友。親臨送別場景的維和官兵王東告訴記者,照片上的這捧“青草”,其實是中國營地上生長的一棵白色太陽花?!爸袊鵂I地附近的太陽花幾乎都是紅色的,白色的太陽花我們只找到了這一棵?!蓖鯑|介紹說,在遺體告別儀式上由太陽花配上青草做成的花束,由戰(zhàn)友于明彬、宋曉輝獻給兩位犧牲戰(zhàn)士。在維和前線,他們也是離犧牲戰(zhàn)士最近的人。
【運用點睛】材料的意思是按常理來說送別是用菊花,而由于條件的限制,戰(zhàn)友只能用青草來寄托哀思,反觀現(xiàn)實生活中,有多少人只在乎形式,但真情往往可以突破局限;也可以結合維和官兵壯烈犧牲來表達我們的敬意;還可以反思現(xiàn)實。上乘立意:內(nèi)容比形式更可貴;生命誠可貴,真情價更高;摒棄形式主義的枷鎖。一般性立意:英雄已逝,精神永存;時代的民族風骨;和平不易,倍加珍惜;敢于奉獻。平庸立意:平凡的生命,不一樣的人生;大愛。
有一則小故事是這樣的:有個太太多年來不斷嘲笑對面太太很懶惰,“那個女人的衣服,永遠洗不干凈???,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總是有斑點,我真的不知道,她怎么會洗衣服都洗成那個樣子……”直到有一天,有個朋友到她家才發(fā)現(xiàn)不是對面的太太的衣服洗不干凈。細心的朋友拿了一塊抹布,把她窗戶上的灰漬抹掉,說:“看,這不就干凈了嗎?”原來,是自己家里的窗戶臟了。
【運用點睛】這是一個比喻型材料。這里的窗子并非只是實指的窗子,而是有更深層面的意義,是非物質(zhì)化的認識、修養(yǎng)類的窗子。隔著物質(zhì)的窗子看世界有時會不很分明,不很清楚;隔著心靈上的窗子更會讓心迷失方向。這個話題可以寫在人與人交往過程中,我們很容易發(fā)現(xiàn)別人的錯誤或缺點,可對于自己的問題或錯誤往往看不到,因此別讓灰塵擋住了自己的視線,擦亮窗子可以使我們看清這個世界;因此多找到自身的不足,檢討一下自己,而不要一味地怪罪別人。擦亮心靈的窗戶,你會發(fā)現(xiàn)原來很多東西都是你沒看過的。文章需要從這個層面展開,寫出自己的認識與思考。
有一句名言:最重要的一個詞是:“我們”,最不重要的詞是“我”。你對這句名言有何看法?請以“我和我們”為題寫一篇800字以上的文章,表達你的看法。文章體裁不限。
【運用點睛】“我”和“我們”之間的關系就是個人與整體之間的關系。個人的力量比不上集體的力量。當今世界,科技飛速發(fā)展,科學分支越來越繁多,社會分工也隨之越來越精細。個人的智力、能力、精力是有限的,誰也不可能事事精通,面面俱到,所以更需要集體的力量。反過來說,在“我們”中每一個“我”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只有一個個“我”組合起來,才有“我們”,沒有“我”也就沒有“我們”,所以,在集體中,“我”也要認請自己的位置,明確不同的分工,和別人很好的協(xié)作,才能建立一個和諧、有著無窮力量的集體。而相反的,如“三個和尚”的故事,那就是沒有處理好“我”與“我們”的關系。
有個教授做過一個實驗,12年前,他要求他的學生進入一個寬敞的大禮堂,并自由找座位坐下。反復幾次后,教授發(fā)現(xiàn)有的學生總愛坐前排,有的則盲目隨意,四處都坐,還有一些人似乎特別鐘情后面的座位。教授分別記下他們的名字。10年后,教授的追蹤調(diào)查結果顯示:愛坐前排的學生中,成功的比例高出其他兩類學生很多。
【運用點睛】本材料的關鍵詞是“愛坐前排”(對“前排”的理解不要狹隘)、“成功”,所以抓住這兩個詞語的邏輯關系組織成句,就會有如下立意:積極的態(tài)度決定成功的高度;要有不甘落后(敢為人先)的精神;要樹立明確的目標(爭第一);勇于坐在生活的前排等。
在非洲的巴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著一種古老的生活儀式。當族里的某個人因為行為有失檢點而犯了錯誤的時候,族長便會讓犯了錯誤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開亮相,以示懲戒。每當這時,整個部落的人都會放下手中的工作,從四面八方趕來,將這個犯錯的人團團圍住,用贊美來“教訓”他。圍上來的人們,會自動分出長幼,然后從最年長的人開始發(fā)言,依次告訴這個犯錯的人,他今生曾經(jīng)為整個部落做過哪些好事。
【運用點睛】適度而實事求是的贊美如一劑良藥,能愈合因犯錯而引發(fā)的心靈創(chuàng)傷,讓人懂得悔改。對待錯誤,贊美有時比批評更管用。巴貝姆巴族人用贊美來教訓犯了錯的人,這是一種寬容,也是一種大度。古語說:“知錯就改,善莫大焉?!碑斘覀兊男撵`為自己選擇了寬容的時候,我們便放下了心靈的包袱,獲得了應有的自由。用大度和寬容來對待錯誤,這是一種胸襟,更是一種境界。巴貝姆巴族人用贊美來教訓犯錯的人,是對人的尊重,也是對人的一種信任。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渴望被信任、被尊重,尤其對于犯了錯誤的人來說,信任和尊重可以給人以溫暖,讓人重拾信心,進而激發(fā)出改正錯誤的決心和毅力。其他也可以寫的話題:贊美與批評、尊重、真誠、信任、特殊的教育方法。
“100-1=0”定律最初來源于一項監(jiān)獄的職責紀律:不管以前干得多好,如果在眾多犯人里逃掉一個,便是永遠的失職。從防止罪犯重新危害社會來說,百無一失是極為必要的。后來,這個規(guī)定被管理學家們引入到了企業(yè)管理和商品營銷(包括服務行業(yè))中,很快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流傳。二戰(zhàn)初期,美國空軍降落傘合格率為99.9%,廠家一直說,合格率達到百分之百這是不可能的,什么都不能保證百分之百。軍方說,好,咱們改變質(zhì)檢的制度,最后抽檢,我會隨便抽出一個降落傘,讓你廠商負責人親自從飛機上跳下去。奇跡出現(xiàn)了,不合格率很快降為零。這個故事可以看作是“100-1=0”的最生動注解。企業(yè)管理者中,信奉這“100-1=0”定律的,有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她對此的理解是,你每一件事都成功,但哪怕出現(xiàn)一件錯誤,美譽就等于零。
【運用點睛】這個定律按負面效果看,固然是短板效應,千里之堤潰于蟻穴,一條魚腥了一鍋湯。但是,如果正向思考,嚴格控制,就能產(chǎn)生100-1>100的效果。我們總以為,失敗都有重大的原因。其實,一些小小的疏忽、小小的缺點有時也會釀成慘痛的教訓。正所謂:小洞不補,大洞吃苦。每次一點點的變化,每次一點點的放大,最終會演變成一場大的災難。一個人有時候不小心犯了一點小錯,就會自我安慰:人無完人嘛!但問題的關鍵在于:1%的錯誤往往會導致100%的失敗。小事成就大事,細節(jié)成就完美。事實上,任何組織或個人要想成功,就一定要不遺余力地重視細節(jié),精益求精,改進、改進、再改進。其他可寫的話題:杜絕錯誤、盡善盡美、將負面轉向正面。
(談安寧輯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