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貴玉 趙玲
摘 要:高校學期制度是高校管理制度的一個方面,合理的學期制度不僅能提高高校的教學效率,也增加高校學生的知識面,促進提高學校教學質量及水平的上升。該文在分析美國高校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分析了美國高校普度采用的學期制和學季制及其利弊,再分析了中國高校學期制度現狀與改革現狀,為進一步發(fā)送中國高校學期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議。
關鍵詞:學期制 學季制 三學期制 中美高校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6)04(a)-0144-02
高校的學期是高等學校教學年度的分期,也就是對一個教學年度進行的若干階段劃分,是上課時間的一個單位,每個學期有相應的開學時間和放假時間。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學期制,不同的學校也實行不同的學期制。由于中美兩國高校教育發(fā)展的歷史背景不同,社會環(huán)境不同,高校學期制度的差別較大。
1 美國高校學期制度
1.1 美國高校學期制度
眾所周知,美國高校在行政管理上具有高度自主權,各學校執(zhí)行的學期制度(Academic Calendar System)也各不相同。大部分美國高校采用的學制是學期制(Semester System)和學季制(Quarter System),學年一般從當年的8月末或9月初開始至次年的8月結束,但每個學校根據自己學校的特色安排一個學年的注冊、教學、畢業(yè)等事務。如果細分的話,還有像Trimester、Mini-semester等,但在美國這些都是學期制的改進或補充形態(tài)。
1.2 學期制(Semester System)
這種學期制是美國大學最常用的學期制,大約有60%及以上的高校采用這種學制。學期制(Semester System)中一個學年分兩個學期,秋季學期和春季學期,每學期制15~16個學習周。秋季學期(Fall Semester)一般是從8月末到12月末圣誕節(jié)前,春學期(Spring Semester)從1月初元旦假期后開始至4月末5月初結束。學期制的學校也有暑期課程(Summer Session)的安排,有的大學也叫夏季學期(Summer Semester),大約有幾個學習周,學生可自由選修暑期課程,也可以進行社會實踐或休假。
如佛羅里達大學(University of Florida)實行的是學期制。從該校2015—2016學年的安排來看,秋季學期從2015年8月24開始上課,至2015年12月18日全部結束;春季學期從2016年1月5日開始至4月29日結束,大部分的課程都安排在秋季學期和春季學期。該校還安排了暑期課程,為期6周至10周不等。很多學生會利用暑期修學分、實習、打工。
1.3 學季制(Quarter/Term)
美國高校采用學期制較少,大約有20%左右的學校采用。學季制是將一個學年劃分為秋季學期(Autumn Quarter)、冬季學期(Winter Quarter)、春季學期(Spring Quarter)和夏季學期(Summer Quarter),每個學期大約為10周左右的時間。秋季學期是9月至12月,冬季學期是1月至3月,春季學期是4月至6月,夏季學期是7月至8月。
采用學季制的學校大部分在美國西海岸地區(qū),包括Oregon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tanford University,Universities of California(Berkeley和Merced除外)。如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實行學季制。從該校2015—2016學年安排來看,秋季學期從2015年9月21日開始到12月11日結束,冬季學期從2016年1月4日開始到3月18日結束,春季學期從2016年3月28日開始到6月8日結束,夏季學期課程從6月20日開始到8月13日結束,在學期中間會安排各個學期注冊、成績確認、授予學位等事務。
綜上所述,美國大學的各種學期制度各有利弊。學期制的每個學期上課時間相對長,學生可以較深入地學習課程,每學期還有一周左右的復習時間學生們可以獲得較高的成績,同時與任課教授們進行更好的交流。相比之下,學季制上課方式比較緊湊,學生們需要在10個左右的學習周修完3~4門課程,而在學期制的學校在15個學習周修完同等數量的課程。因此,學季制學校學生課程成績不能等同于學期制學校學生成績,不能獲得同樣的GPA,需要按一定比例折算才可以。但從學生經濟負擔角度來看,學季制的學校學生一年可以分三次交學費,而學期制的學校需要分兩次交,因此,經濟壓力相對小一些。
2 中國高校學期制度改革的嘗試
2.1 中國高校學期制度
中國高校管理體制來看,實行的是教育相關行政管理部門規(guī)劃管理和監(jiān)督高校事務的管理體制。中國高校分別由各部委、地方政府對口管理有關高校,分為中央部屬高校和地方所屬高校。各級主管部門指導高校發(fā)展方向,制定相關政策,管理監(jiān)督高校的相關事務。因此,中國高校學期制度的安排上自主權相對弱一些。
中國的各類高校普遍實行兩學期制。一年學年分為上、下兩個學期,第一學期從8月末9月初至隔年1月中下旬,第二學期從2月末3月初(依照農歷新年的日期決定)至7月。每個學期一般安排20個教學周(包括教學實習和期末考試時間)。中國高校學生在校上課時間比較集中,全國高校開學與放假時間也比較統(tǒng)一。
在每個學期的安排上,嚴格規(guī)定從大一到大四不同年級學生需要學習的內容,只要是同一個專業(yè)同一年級的學生所學內容是一致(除校選課),這與美國高校學生自主選課方式也不同。因此,中國高校學生入學與畢業(yè)非常有規(guī)律,除極少數學生,都會在學校規(guī)定最低年限內畢業(yè)。
2.2 中國高校學期制度改革
隨著社會經濟形勢的發(fā)展,中國高校于1999年起開始大規(guī)模擴大招生數量,高校規(guī)模也隨即開始變得龐大起來。高校規(guī)模的快速擴張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部分高校開始了包括學期制度在內的教學制度改革。
在學期制度的改革中,大部分中國高校采用的是“三學期制”,也就是“二長一短”學期制。這種三學期制將一年學年分為三個學期,第一學期從9月中旬開始到春節(jié)前兩周左右結束,第二學期從2月末開始到6月末結束,第三學期是從7月至9月初之間。這樣使原來的教學安排時間變緊湊,增加每天上課時間,如原來每天的10節(jié)課變?yōu)?2節(jié)課等,寒假長度保持不變,延長暑假長度,也就是將原來的暑假變?yōu)榈谌龑W期。從課程安排上來看,第一、第二學期的主要課程安排計劃基本不變,增加了第三學期教學內容。從各個參與改革的高校情況來看,有的學校第三學期主要安排公共選修課程、前沿型或交叉型課程,這類課程一般不要求學生掌握扎實的知識,只需要對內容有了解就可以;有的學校則安排了實踐課程、科學研究等內容,安排學生到社會實踐基地或學校實驗室進行相關實踐活動;還有的學校安排了國內外知名學者的講座、開放課堂等內容。
國內高校的學期制度的改革有其積極的意義。首先是高校進行學期制度改革以后使學生選課自由度增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其次,學期制度的改革,使學生能有更多的機會參加實踐活動,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最后,高校實施三學期制為主改革,為以后深入進行學期制度改革提供經驗,從學校課程設置的調整,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利用等方面提供更多經驗。
但這種改革也存在著不少弊端。一種是,學期制度的改革流于形式,只是教學時段上有了變化,而在教學內容與效果上沒有變化。如:一些高校第三學期課程是強制性的,因此,出現一個多月“對付點到、對付作業(yè)、跟老師求情、跟分數博弈”等現象。另一種是,學期制度的改革沒顧及到學生的實際發(fā)展需求,如有的學生想旅游但因為第三學期課程而被迫取消,有的學生的國外實驗室項目因為這第三學期課程而被耽誤,而準備考研的同學不能集中時間學習等等。
據統(tǒng)計,現在國內實行三學期制的高校有50多所,雖然在全國高??偭恐兴急戎夭淮?,但也為高校學期制度的改革進行著有效的嘗試。
3 高校學期制度改革的建議
中國高校在學期制度改革方面已經進行了嘗試性改革,積累了一定的成功的經驗,在未來的進一步改革中要注意以下幾點。
3.1 要有資源統(tǒng)籌意識
高校學期制度的改革不是簡單地將長的變短,短的變長的過程,也不是縮減哪個增加哪個的問題,它是一個高校甚至一個管理部門要用統(tǒng)籌意識來進行規(guī)劃的問題。高校一個教學學期的變化,除學生要改變學習時間以外,更主要的是要調整相關教師、高校教輔部門、后勤部門的工作時間,期間包括人、財、物、信息的統(tǒng)籌安排。
3.2 應進行協(xié)同改革
學期制度的改革應與大學其他高校管理制度的改革并行,尤其是和學分制度、課程考核制度、錄取與畢業(yè)制度、學費制度等協(xié)同進行。從美國學期制度情況來看,變化過程主要考慮的是社會需求和學生需求及高校自身發(fā)展需求,因為可靈活采用不同的學期制度,減輕學生經濟和學習負擔,給更多人提供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
3.3 要進行實質性改革
國內不少高校學期制度改革都流于形式,追隨領導的業(yè)績,這種改革有害而無利。因此,學期制度的改革要有實質性,應從學生實際需求出發(fā),以培養(yǎng)高層次人才為本,合理安排教學資源,設置相關學期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科技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徐佳.學期制度改革對高校人才培養(yǎng)模式的影響——暑期學校項目的探索與發(fā)展[J].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刊,2012(1):92-103.
[2]李紅衛(wèi).中美高校學期制改革動因比較分析[J].大學:研究版,2015(12):25-30.
[3]王敏.美國高校三學期制研究[D].河北大學,2010.
[4]傅偉.高校實施三學期制的探索與思考[J].中國成人教育,2013(3):33-35.
[5]安艷霞.我國高等學校三學期制研究[D].山西大學,2012.
[6]美國佛羅里達大學[EB/OL].斯坦福大學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