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洪芬
鄰居張姐的兒子今年職高畢業(yè),十七八歲的孩子,說想和朋友一起出去闖蕩闖蕩,面對兒子的要求,張姐是一概拒絕。用張姐的話說,這種年紀的孩子最容易犯錯,沒有父母在一旁提點,萬一走錯了路,就有可能賠上一輩子。
張姐告訴我,別說是讓孩子自己出去闖了,就是有親戚朋友提議帶她兒子出去工作,她也不忍心,兒子還小,能做什么呢?還不如先在家待幾年……
張姐的話讓我很有一種不可思議的感覺。張姐的兒子我是了解的,從小乖巧可愛,長大后也是懂事正直、有禮貌,在小區(qū)里那是有目共睹的,試想一下,這樣的孩子怎么會沒有是非觀念,怎么會不清楚什么可做什么不可做?雖說這么點年紀就出去闖蕩確實顯得太過稚嫩,可比起把孩子關在家里,讓其在一個封閉溺愛的環(huán)境里度過青春歲月,前者明顯要更明智。
當然,因為同樣身為母親,我是很能理解張姐那一片母愛之心的,心疼孩子年紀小,不忍心孩子過早受苦、受挫折,只是,我們是否應該考慮一下孩子的想法,孩子想出去看看這個世界,作為父母,我們可以擔心,可以為其斟酌考量,卻絕不可為斷然拒絕他要走的路。
曾有一次,還在上幼兒園的女兒向我提議她想報某個舞蹈班。當時我剛好聽說這個舞蹈班的老師非常嚴厲,我想女兒從小嬌生慣養(yǎng)吃不得半點苦,如果給她報了這個舞蹈班,遭罪不說,說不定還得三天兩頭哭鼻子呢。好言好語勸了女兒多少天,女兒呢,犟犟著和我對峙了許久,可時間一長,她終究屈服了。
幾年過去,當看到身邊朋友的孩子都有一技之長的時候,我終究萌生了要給孩子報個什么興趣班的念頭,可這時候無論我提出要給她報什么興趣班,她都一副很是排斥的樣子。
譬如讓她去學畫畫或者練毛筆字,她會嫌棄整天和顏料、墨水為伍太過臟兮兮。哪怕我說“要不報個你喜歡的舞蹈班吧”,孩子依然一副寡淡沒興趣的表情,而言辭話語間反駁我的都是我曾經(jīng)說過的話。
就是前幾個月,我?guī)е⒓右粋€朋友的婚宴,看著別的同年齡的孩子在臺上載歌載舞,再看著在邊上沉悶的女兒,聯(lián)想到這幾年她的一系列變化,我真是悔不當初。
原來孩子的積極性是一種極其寶貴的財富。我們身為父母,原本就有責任和義務鼓勵孩子的積極性,如果做不到,那么實在也不應該去打擊孩子的積極性。
可以對孩子不放心,不應該因為不放心就讓孩子變得縮手縮腳,讓孩子變成那種頹廢、寡淡、甚至是沒有理想和志向的人。孩子說要怎么樣怎么樣,我們可以說出自己的擔心指出其間的問題,也可以盡其所能地去守護和協(xié)調,但真的不可以去選擇忽視、不屑,甚至阻止。孩子的積極性,我們真的慢怠不起。
忍不住把這一切說給張姐聽并告訴她:與其以后去自責、去悔不當初,不如就從現(xiàn)在開始,在孩子想干點什么的時候,用一顆理智和從容的心去選擇放手,然后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