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濤
小說的情節(jié)最小構成因素是場景,場景是某一段時間內社會生活的橫截面,包括人物、事件和環(huán)境,與單純的環(huán)境描寫不同,它是以人物為中心的環(huán)境描寫。以《炮獸》(節(jié)選)為例,它的3個場景——炮獸肆虐、人炮大戰(zhàn)、賞功罰罪,為全書的主角之一朗德納克侯爵的出場作了精心設計,初步展現(xiàn)了他的精神和性格,也為后文作了鋪墊。具體說,場景作用有五:
①給全篇“定調”。節(jié)選部分小說開頭的場景帶給我們緊張的氣氛,結尾的場景則給我們帶來不祥的預兆,給長篇小說定下了悲劇的調子。②導引人物出場。《炮獸》整個場景的設計,都是為了引導朗德納克侯爵出場。③營造意境與渲染氣氛。對大炮瘋狂破壞場景的描寫為我們渲染出了一種緊張、急迫、恐怖的氣氛,寫出了情勢的險惡。④揭示人物性格。第三部分炮手與大炮搏擊的場景,集中表現(xiàn)出了炮手的英勇無畏、侯爵的智勇雙全以及堅毅果敢的性格。⑤作為象征?!杜讷F》中,大海的風暴、船上的劫難,象征了命運隱隱的威脅和不可測的未來。
例題 以下是《簡·愛》中男主人公羅切斯特出場的場景,這一場景為男主人公的出場作了哪些有心的設計?
一個粗重的聲音,沖破了細微的潺潺水聲和沙沙的風聲,既遙遠又清晰:一種確確實實的腳步聲,刺耳的咔噠咔噠聲,蓋過了柔和的波濤起伏似的聲響,猶如在一幅畫中,濃墨渲染的前景——大塊巉巖或者一棵大橡樹的粗壯樹干,蓋過了縹緲的遠景中融為一體的青翠的山巒、明亮的天際和斑駁的云彩。
這聲音是從小路上傳來的,一匹馬過來了,被彎曲的小路遮擋著,這時已漸漸靠近。我正要離開臺階,但因為小路很窄,便端坐不動。讓它過去。在那段歲月里,我還年輕,腦海里有著種種光明和黑暗的幻想。記憶中的育兒室故事,和別的無稽之談交織在一起。這一切在腦際重現(xiàn)時,正在成熟的青春給它們增添了一種童年時所沒有的活力和真實感。當這匹馬越來越近,而我凝眸等待它在薄暮中出現(xiàn)時,我驀地記起了貝茜講的故事中一個英格蘭北部的精靈,名叫“蓋特拉西”,形狀像馬,也像騾子,或是像一條大狗,出沒在偏僻的道路上,有時會撲向遲歸的旅人,就像此刻這匹馬向我馳來一樣。
這匹馬已經(jīng)很近了,但還看不見。除了嘚嘚的蹄聲,我還聽見了樹籬下一陣騷動,緊靠地面的榛子樹枝下,悄悄地溜出一條大狗,黑白相間的毛色襯著樹木,使它成了一個清晰的目標。這正是貝茜故事中“蓋特拉西”的面孔,一個獅子一般的怪物,有著長長的頭發(fā)和碩大無比的頭顱。它從我身旁經(jīng)過,卻同我相安無事,并沒有像我有幾分擔心的那樣,停下來用比狗更具智慧的奇特的目光,抬頭看我的面孔。那匹馬接踵而來,是匹高頭大馬,馬背上坐著一位騎手。那男人,也就是人本身,立刻驅散了魔氣。
(《簡·愛》第12章節(jié)選)
分析 此題問的是“場景為男主人公的出場作了哪些有心的設計”,我們如果不了解場景的五大功能,或審題出現(xiàn)偏差,很容易出現(xiàn)如下錯誤答案,如:
錯答① 用“一種確確實實的腳步聲,刺耳的咔噠咔噠聲,蓋過了柔和的波濤起伏似的聲響”來反襯桑菲爾德鎮(zhèn)的沉寂。(沒有回答場景對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僅僅停留在環(huán)境層面,脫離了“場景是以人物為中心的環(huán)境描寫”的內核)
錯答② “蓋特拉西”的奇特面孔,像獅子一般的怪物,有著長長的頭發(fā)和碩大無比的頭顱,這也顯示出了男主人公的怪異。(“怪異”一詞對人物的概括顯得武斷,沒有抓住“撲向”“馳來”“智慧的奇特的目光”等詞語所蘊含的對人物真正的側面烘托作用——充滿生機和智慧)
錯答③ 馬背上的騎手“立刻驅散了魔氣”預示著女主人公簡·愛的命運即將改變。(主次顛倒,答非所問,題目問的是場景為男主人公的出場所作的設計)
歸納 回答此類問題,注意“三步走”:
首先,弄清場景特征和人物特質,以及此二者的內在聯(lián)系。
其次,注意營造意境與渲染氣氛的方法,如正襯(順向營造氛圍)和反襯(反向動靜對照),及其對人物出場的影響;注意“導引人物出場”與“推動情節(jié)發(fā)展和為后文鋪墊”是否構成正向聯(lián)系;注意揭示人物性格(人物性格與場景描寫的“相容”或“相斥”)。最后,緊抓“中心”(人物形象),將特征分清分全,并一一對應,圍繞“場景—人物”這一問題組織答案。
示例 (1)寂靜冷清的氛圍烘托人物的出場的非同凡響;(2)著重描寫馬蹄聲,造成先聞其聲不見其人的神秘感;(3)虎虎生風的高頭大馬陪襯出人物的魅力;(4)富有生命力的人、物的出現(xiàn)預示著桑菲爾德鎮(zhèn)的沉寂氣氛將被打破。
[練 習]
下面是節(jié)選自選俄羅斯作家蒲寧短篇小說《深夜》中的4次有關月亮的場景描寫,請認真閱讀,回答文后的問題。
(1)月光穿過窗子照在地上,形成幾個淺藍色、銀白色的拱形圖案,每一個圖案中都有一個由朦朧的陰影構成的十字架,但圖案投在圈椅和椅子上,這十字架就柔和地折斷了。靠邊的一扇窗子旁邊的圈椅里,坐著我所愛的人——她穿著一身白色衣服,模樣像一個小姑娘,面色蒼白而美麗,由于我們所經(jīng)受的一切事情,由于經(jīng)常使我們反目成仇的一切事情,她已經(jīng)疲憊不堪了。
(2)我避免接觸她的目光,坐在同她并排的窗臺上……只有月亮直照著我的眼睛,光艷奪目可是有點兒虧蝕,因此顯得楚楚可憐。薄云輕煙似地在它旁邊飄動。在月亮旁邊,云也顯得很亮,像融化了似的,稍遠一點,就變得濃厚了,而在屋脊后面,就完全積成陰森的、沉甸甸的一堆了……
(3)月亮在我故家的屋檐下窺視著,看,這是波羅的海金波粼粼的荒涼的海面;看,這是在昏暗中向東方延伸的陰沉的松樹林;看,這是稀疏的森林、湖泊、小樹林,這下面,往南,是一望無際的田野和平原。在我面前是一片丘陵起伏的田野,田野里有一幢古老的、灰色的住房,在月光下顯得破舊而溫柔……兒時曾經(jīng)照進我的房間,后來又看我變成為少年,而現(xiàn)在又和我一起傷悼我那不幸的青春的,難道就是這個月亮嗎?是它在這個明亮的夜的王國給予我安慰嗎?
(4)我對她說,我們兩人都有過錯,因為我們兩人都破壞了在世界上愉快地生活所必須遵循的準則。我們又相愛著,像那些一起經(jīng)受過痛苦、一起感到過迷惘,而后來又一起找到難能可貴的真理的人們一樣地相愛著。只有這蒼白的、憂郁的月亮看到我們的幸福。
1. 試結合場景(1)(2)探究“我”和“她”的心理活動。
2. 正如蒲寧的《安東諾夫卡蘋果》用場景來營造意境、渲染氣氛,用場景感染讀者,也感染作品中的人物,用一個個看似獨立的場景訴說一個故事,《深夜》也體現(xiàn)出這樣一種風格,請結合場景(3)(4)分析其對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的影響。
[示 例]
1. ①(1)處:月光和月影下屋內景色的描寫,這段描寫繼續(xù)渲染“蒼白”“憂郁”的氣氛,突出了妻子一夜未睡的悲涼。
②(2)處:此時“楚楚可憐”的月亮就是心中的那個“她”的化身,出神入化的情感流瀉,對這個世界的莫名的哀愁,全部傾注到她身上了。
2. ①(3)處:是對童年生活的回憶。這段對月光下故鄉(xiāng)一草一木的描寫,既表現(xiàn)了月亮是“我”不幸青春的見證,也在表明月亮常給“我”以安慰,撫平“我”心靈的創(chuàng)傷。為下文夫妻間的諒解作了很好的鋪墊。
②(4)處:夫妻和解作結,表現(xiàn)了作者追求相互理解、相互關愛的理想,尤其是在生活中充滿痛苦、遇到迷惘的情況下,更要互相扶持,相親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