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喬雅
這次,我們要參加“常熟市第24屆科普宣傳周暨常熟市首屆‘心算王比賽”。
這次活動在昆承小學舉行,到了昆承小學,我們沒時間參觀美麗的花草樹木,就徑直來到了“多功能”教室。出現(xiàn)在我眼前的是這樣一派景象:上百個套著白色棉布套的紅色軟座上坐著上百個觀眾,像個大電影院;前面是一個大大的舞臺,上面有四張桌子,12把椅子,分別坐著琴湖小學、昆承小學、虞園小學、義莊小學代表隊。這次的活動主題是“弘揚非物質(zhì)珠心算文化遺產(chǎn)、展示我市三年的珠心算成果”。
終于,比賽由主持人宣布開始。第一輪是加減看算。開始后,上百雙眼睛齊刷刷盯著屏幕,發(fā)出驚嘆聲,我看著屏幕上一連串密密麻麻的數(shù)字,細心地算著,算完后,我連忙拿著記號筆在答題板上寫下答案。等主持人宣布舉牌,我就迫不及待地舉起答題板?!?號、2號、3號、4號均正確,各加20分!”聽到主持人洪亮地聲音,我便放下心來。頓時,臺下掌聲雷鳴,不時還發(fā)出贊嘆聲、驚嘆聲。接下來的6題中,每題我都保持鎮(zhèn)定,細心算題,所以我們的120分一分沒失。
隨后,是乘除看算,分別由李不凡、黃文凱答題,他倆也做得非常棒,每個人的60分也一分沒失,于是我們就與在前兩次比賽都是第一的昆承小學實力相當,其他兩所小學暫時落后。
接下來的加減聽算又是我出馬了。我拿起記號筆,耳朵豎得尖尖的,生怕半點聲音逃過我的耳朵。這次的題目是由珠心算協(xié)會副會長王會長報題,王會長報得非??欤贿B串的數(shù)字吐來,我都有點招架不住了。前面幾題我還能應(yīng)付得過去,但我在第11題,也就是倒數(shù)第2題時,王會長報得實在太快了,我和其他3位同學,不是沒聽出,就是算錯了,我的內(nèi)心充滿遺憾。
一會兒,最令人激動的搶答環(huán)節(jié)要到了,各個學校臨時抽簽,再派抽有“賽”字的紙條的人去搶答。我們學校抽到了我去搶答,這也正是我希望的。比賽開始了,我緊盯著屏幕,以最快的速度算出了第一道題的答案,之后胸有成竹地按下了搶答器。只聽主持人說:“完全正確,3號虞園小學加30分!”之后,觀眾有的喊有的拍手,掌聲不時回蕩在我的耳畔。第二題我就有點粗心了,沒算對,剛到手的30分又被倒扣掉了,我心存不甘,于是更努力地算下一題。
終于,所有的比賽都結(jié)束了,我們學校以470的高分超越了所有學校。頒獎那一刻,我想:從排練那天起,我們不知花了多少心血,這次,竟超過了實力強大的昆承小學,來了個“咸魚翻身”,勇奪第一!真是不容易呀。這張來之不易的獎狀,是父母、老師、自己和同學付出多少努力才換來的,所以,這比任何一個東西都珍貴!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次的比賽,讓我深深地懂得了這句話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