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奇清
如果說人生是一棵綠陰匝地的樹,親情就是樹上飛進飛出的鳥兒。樹會給鳥兒以蔭庇,鳥兒在枝葉間往返穿梭,無論是羽翼扇動起的風,還是趾或喙與樹的接觸,都是在給樹以心靈的撫摩。
他的父親作為世界知名數(shù)學大師,同許多普通父親一樣:望子成龍。
1984年,父親不幸患上了帕金森綜合癥,10年后逝世。父親過世的第二年,他將實現(xiàn)父親生前的愿望:讀一所理想的大學。這時,父親的母?!獜B門大學向他伸出了橄欖枝。校長說,母親可以到大學去陪同,將來他的工作由學校安排,學成后也可以回北京。
可是他婉拒了,不想學數(shù)學是其原因之一,他還想:條件太優(yōu)越,對自己未必是一件好事。最后,他去了北京一所大學,選擇了商科。
在念商科時,他卻更多地想起父親。他說,在很多人眼中,父親就只知道癡迷于數(shù)學。其實,從自己懂事后,父親最注重營造和諧溫暖的家庭氣氛。在母親因工作與家務太勞累時,特別在母親偶患小疾時,父親總堅持讓母親歇著,陪母親說話,料理家務事等。在兒子與同學發(fā)生不愉快,或遇到其他不開心的事時,父親總會展現(xiàn)出最為溫柔、可親的一面。
是的,這位父親就是陳景潤,兒子名陳由偉。
尤讓陳由偉縈懷于心的,是父親生病的10年里,只要一有時間,他就會為父親按摩。一次,他正為父親按摩著,護士見父親一副非常享受的樣子,便開玩笑說:“陳老師,我們和您兒子,誰按得更舒服?”患老年癡呆癥的父親竟沒有思考,脫口而出:“自然是我們家歡歡啦!”歡歡是兒子的小名。這就是親情,親情永遠是最貼心的按摩。
陳由偉一想起父親,除了懷念,就是自責和內疚:自己曾排斥數(shù)學,逃避數(shù)學。他決定轉系學數(shù)學,沒有準備的他最終挺過來了;大學畢業(yè)后他又去加拿大留學鉆研數(shù)學。如今,陳由偉已是冉冉升起的一顆數(shù)學新星。
親情是對心靈的按摩,因為親情是不會逝去的,它總能給人精神以撫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