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龍
傳統(tǒng)腹接法嫁接成活率較低,成活較慢,是因為嫁接時是目測砧木、接穗刀口,所以砧木接穗的形成層難以完全吻合、密接,枝套腹接法解除了這一弊病,這是該枝接法成活率高達100%的根本原因?,F(xiàn)將該技術(shù)及應(yīng)用效果介紹如下,供參考。
1 枝套制作
用金屬管(或金屬板)、塑管,按圖1所示示意圖切割后,安上手柄而成,切割的橫斷面成半圓。規(guī)格:=3~18 mm,a=15~20 cm。
2 枝套腹接法具體嫁接方法
嫁接時間同常規(guī)腹接法。從大小不等的系列枝套中選取與接穗、砧木直徑相同或相近的一件,枝套套在砧木、接穗欲接部位,用尖刀尖或筆尖劃印,按此印削砧木、接穗,削好的接穗(兩削面相同、對稱)插入砧木刀口內(nèi),用塑料條或膠條包扎刀口(圖2)。
3 應(yīng)用效果
2011-2013年4月8-9日嫁接,2004年9月6日嫁接,嫁接成活率均達100%。分析原因認(rèn)為:①枝套腹接使得接穗與砧木的刀口形狀面積完全相同,接穗和砧木形成層高度吻合,有利于愈傷組織形成。②嫁接部位上部保留的那段枝,其葉片通過光合作用而制造的有機養(yǎng)料提供給植物體(含嫁接部位);葉的蒸騰拉力,使根部水分上升,有利于接穗成活。③10 d后,刀口已愈合,此時剪除保留的那一段枝葉,這樣接穗成為頂部,接穗的芽成為頂芽,能夠迅速萌發(fā)生長。用這種腹接法嫁接,成活快,可提高當(dāng)年枝生長量及成熟度(木質(zhì)化程序),最終提高苗木質(zhì)量。
遼寧省沈陽市寧波路18號(1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