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軍
柳公權是唐朝著名的大書法家。他的字結構緊湊,骨力秀挺,灑脫而有法度,與顏真卿以“顏筋柳骨”并稱,對后世影響極大。
柳公權的書法在唐朝當時即享負盛名,民間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之說,歷代書家對其書法也有很高的評價。宋朝的大文豪兼書法家蘇東坡,曾經(jīng)贊賞柳公權的書法“具有新意,一字千金并非虛語”。另一位宋朝書法家米芾則稱贊其字“如深山道士,修養(yǎng)已成,神氣清健,無一點塵俗”。
“正”,是柳公權書法的主旋律。無論是前期的《金剛經(jīng)》,還是后期的《玄秘塔碑》和《神策軍碑》,每一個字都是肅然挺立、精氣十足。其中,尤以《神策軍碑》為世人稱道,堪稱柳體楷書的最高境界。仔細端詳,它的字體稍顯豐腴(yú),韻味十足,筆筆精妙,字字見神,又兼鋼筋鐵骨,斬釘截鐵,那書法,仿佛一個健美冠軍昂首挺立,不駝(tuó),不扭,不歪,不斜,一腔正氣,凜然不可侵犯!柳體楷書,作為正的典范,那“正”,不僅僅在于端正,不僅僅在于莊重,更在于精神!《神策軍碑》中,筆畫干脆利落,如刀,如骨,如筋,如鋼似鐵;剛而有曲,曲而更剛。強勁,靠彎曲成就;骨力,得婀娜而多姿。這境界,使得《神策軍碑》,比任何楷書都毫不遜色!同時,柳公權的楷書極富特色的結體,分間布白,內緊外舒;橫豎撇捺,或背或向;精神,也在這里!風骨也因此而變得大氣,變得精美,變得出神入化。謀篇布局,更因為筆筆正,字字神,又彼此照應,整齊劃一,整篇書法,仿佛天安門廣場閱兵式上威武雄壯的士兵方陣,高度統(tǒng)一,高度齊整,恢弘壯觀。
柳公權不僅字寫得好,做人也和他的字—樣,鐵骨錚(zhēng)錚,深得世人欽(qīn)佩。
據(jù)說,有—次柳公權在寫字,穆宗皇帝一邊看著柳公權運筆寫字,一邊連連贊嘆,還驚詫地問道:“你的字怎么寫得這么好呢,能告訴我書法的秘訣嗎?”柳公權毫不猶豫地回答:“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
筆法出自內心,只有心地正直才能寫出好字來!這確實是柳公權寫字的“法”。但在此時此刻,他作為穆宗的“書法指導”,向穆宗說這樣的話,顯然是有弦外之音的。原來,柳公權是在告訴穆宗,寫字和治理國家一樣,都必須“心正”。難怪當時正沉溺(nì)酒色的穆宗半天沒有說話,臉色都變了。這個勸告是真誠而大膽的。真誠在于柳公權以自己的書法心得來打動穆宗,希望穆宗能夠律己清政;大膽則在于他毫不虛偽做作,直言答對。如此勸告,自然是對穆宗的一次不小的觸動。
十幾年后的一天,穆宗之子文宗在偏殿上與擔任中書舍人的柳公權等人談話。說著說著,文宗忽然揚起袖子來讓柳公權等人“欣賞”他的龍袍,并洋洋自得地說:“這件衣服已經(jīng)洗過3次了!”
剛剛說罷,在場眾人立刻贊頌不已,都說穿洗過3次的衣服體現(xiàn)了皇上儉樸的美德。文宗被捧得喜不自勝,猛然間卻發(fā)現(xiàn)站在身旁的柳公權竟然始終一言不發(fā)。文宗禁不住問他怎么不說話,柳公權答道:“陛下,您貴為天子,富有四海,應當選用賢良,罷黜(chù)不肖之臣;還應接受勸諫(jiàn),賞罰分明,這才能使天下真正和樂光明。至于穿一件洗過幾回的衣服,只不過是細枝末節(jié)罷了?!边@番話顯示了“心正筆正”的柳公權又一次機智大膽的直言。幸運的是,這些話非但沒有惹惱文宗,反而得到文宗的格外垂青。
文宗當時便說道:“我知道以你現(xiàn)在這么高的職位,是不應再兼任以勸誡為職務的諫議大夫的??墒?,因為你實在具有正直敢言的諍(zhèng)臣風采,所以還是委屈你兼任此職。”
第二天,文宗就正式任命柳公權為諫議大夫,他所任的其他職務照舊不變。這下他向皇帝進言就名正言順了,也更加方便、更加直接了。就這樣,柳公權一面寫出一個個筋骨秀挺的好字,—面講出一句句有利國家的直言,直到他88歲去世。
“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绷珯嘁浴靶恼本毘闪肆鞣及偈赖摹傲恰保y得的是,他又以“心正”塑造了一個正直敢言的良臣形象,作為另一種“柳骨”而留存后世。
《弟子規(guī)》有云:“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币馑际钦f:古人寫字使用毛筆,寫字前先要磨墨,如果心不在焉,墨就會磨偏了,寫出來的字如果歪歪斜斜,就表示你浮躁不安,心定不下來。
一個人的字,能反映出內在的智慧。假如字寫得歪七扭八,看半天也看不清楚,這個人可能心很亂;假如字寫得大方工整,由此也可推知他思路清晰、辨別能力強。其實,做任何事情都是這個道理:只有一心一意,勤學苦練,才能獲得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