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簫
幼時,總覺得祖母與我是不親的?;蛟S是受重男輕女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祖母對兩個堂哥疼愛無比,對我卻冷淡了些。祖母有了好吃的點心和糖果,總是悄悄地塞給兩個堂哥,偶爾撞見了,我小小的心里藏了委屈和不滿,對祖母也漸漸疏遠起來。
一次,兩個堂哥從祖母家一人提著一盞燈籠出來的時候,我正和小伙伴們追逐嬉戲,堂哥手里的燈籠瞬間吸引了大家的目光。燈籠是用普通的酒瓶包裝盒縫制而成,看上去精巧別致。一群孩子好奇地圍著兩個堂哥,嘰嘰喳喳地問:“燈籠是誰做的?”“我奶奶做的!”堂哥驕傲地答?!盁艋\怎么不亮呢?”“里面沒有蠟燭,奶奶說小孩子不能玩火?!碧酶缪b模作樣地說。“真好看的燈籠啊,給我提一會兒吧。”“先給我玩會兒……”小伙伴們爭搶著。
心想,祖母會不會也給我做了燈籠呢?滿含期盼地望著祖母,祖母卻只是笑盈盈地看著堂哥,并不理會我。想到平日里祖母的偏心,我失望地跑回家,賭氣再也不理祖母。
沒過幾天,伙伴們手中就多了一盞燈籠,都是自己祖母做的。五顏六色的燈籠聚在一起,歡笑聲里,我只能遠遠地看著,眼里的羨慕和渴望,凝結成一條憂傷的小溪,默默流淌。
一天清晨,祖母把一盞紅彤彤的燈籠遞到我手上。我驚訝地抬頭望著祖母,祖母說:“紅顏色的酒盒不好找,我找了好多天才湊齊了。哥哥的燈籠癟癟的像壇子,這個圓圓的才好看,而且我多掛上了幾個小燈籠,看看喜歡嗎?”
在祖母疼愛的目光里,我把燈籠舉起來,的確與堂哥的燈籠不一樣,中間的大燈籠頂端縫著六個硬紙板剪成的月牙,月牙下掛著小燈籠。風吹來,小燈籠隨風旋轉,燈籠穗跟著翩翩起舞,紅彤彤的燈籠映紅了一張笑臉。
歡喜地提著燈籠跑出去,與伙伴們花花綠綠的燈籠比起來,我手中的燈籠顏色鮮艷,針腳細密,特別是六個別出心裁的小燈籠,引來伙伴們的羨慕和大人們的贊嘆,我的心里很是得意。
祖母用一盞無法點亮的紅燈籠,給了我溫暖的光亮,驅散了我心里所有的委屈和不滿。一顆小小的心,盈滿快樂。
自此跟祖母親近起來,常跑去看祖母做燈籠。祖母先把酒瓶盒拆開壓平,剪成六片兩頭窄中間外弧的紙板,再把六片紙板縫合在一起,銅絲彎成圓環(huán),穿在頂蓋上,底部粘上流蘇……看祖母縫得輕巧熟練,我也試著戴上頂針,拿過祖母手中厚而硬的紙板,縫不過幾針,便手指酸脹,沒了耐心。祖母卻一盞一盞不厭其煩地縫著,只為我的喜歡。
記不清,那一年祖母縫了多少盞燈籠。大的,小的,紅的,綠的,家里到處都掛滿了這樣的燈籠。貧寒的歲月里,普通的酒瓶盒,被祖母的一雙巧手變成了一盞盞精致的燈籠,掛在我童年的時光里。
祖母80歲那年摔傷了腿,從此再沒能站起來。回家看祖母,頭發(fā)花白、臉上皺紋縱橫交錯的祖母,正靠在床頭縫著什么?!澳阈r候最喜歡我縫的燈籠,人老嘍,不中用了,想著再給你縫個燈籠,手卻不聽使喚。”一句話,讓我淚眼婆娑。時光飛轉,而我一直都是祖母疼愛的丫頭。
常常會想起祖母,戴著老花鏡的,提著燈籠的,坐在門前眺望的……隔著流年的堤岸,每一幅畫面都是心底永遠的懷念。
燈籠無燭,卻以獨有的光亮,閃爍著溫暖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