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陽
【摘要】:語文教學在學校文化課中處于重要的地位,既是一門工具性的學科,又是一門傳承漢民族文化的學科。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已經(jīng)不適應現(xiàn)代新型的教學模式,所以,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語文教學模式也應該進行大力度地改革。當今,教師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yǎng),還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感受語文藝術(shù)的美感。
【關(guān)鍵詞】:語文教師;引導學生;語文藝術(shù);創(chuàng)新課堂
語文教學是一臺戲。在這臺戲中,老師既是編劇,又是導演,同時也是演員。因為在課堂上,老師必須將豐富的、美好的知識用肢體和語言表達出來,充分展示語文課堂教學的魅力,調(diào)動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強烈欲望,而所謂的“肢體和語言”就是運用手勢、表情以及形象的意境語言傳示給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說:“所有的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賴于興趣”。作為語文老師,在課堂教學中應啟發(fā)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啟發(f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根據(jù)學生的好奇、好勝,喜歡探究新異事物的特點來求新意,教師如果動了“情”,學生才能有“趣”。如我在上《變色龍》這堂課時,把課堂變舞臺,讓幾位同學上臺來伴演不同的角色,特別是伴演“奧楚蔑洛夫”角色的學生活龍活現(xiàn)的表演,使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學生從表演中獲得對人物的理解,學習不在枯燥,達到了預想不到的效果。使我想起一位學者的妙語:呼喚有特色的教學和有獨特風格的教學,這是語文教學的新境界。
然而許多教師在教學中往往越俎代庖代替學生思考或代替作者言論,這種“包辦”式的教學是不可取的,那么,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主導作用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
一、語文教師應是“教”與“學”的鏈體
所謂“鏈體”就是“橋”。教材是語文知識的載體,學生是獲取語文知識的主體。教師的任務是如何能讓學生從教材中獲取知識,教師這座橋就是讓學生走進教材,與教材交流。教師如何扮演好橋的角色呢?首先,提起學生對課文的興趣,否則就是橋搭了學生也不愿意通過。
我上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文章時,首先把我到魯迅的家鄉(xiāng)紹興“百草園”游玩的照片給同學們看,然后根據(jù)我到紹興聽到的、看到的和了解到的關(guān)于魯迅的一生及他是怎樣走上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的講給學生聽,開講激趣后很快的就將學生帶進了課文,并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視角來解讀課文。
二、語文教師應引導學生開拓閱讀視野
語文的含義是豐富的,可以這么說,生活有多么廣闊,語文世界就有多么廣闊,我們不僅要在課堂上學語文,還要在生活中學習,因為教材的知識是有限的,課堂教學也是有限的,然而知識是無限的,隨著科學文化的發(fā)展,學生光學會教材是不行的,也是不夠的,在語文教學上就是要求我們語文教師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較為寬廣的知識面,不斷發(fā)展課外閱讀,開拓閱讀視野,給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課外閱讀環(huán)境,讓學生從課堂學習走向課外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才能真正成為指導學生學習的領(lǐng)路人。
三、在教學中,語文教師應做藝術(shù)的天使
語文是什么?
語文是文化的語文;是科學的語文;是朦朧的美;是空中樓閣般的夢幻,是意蘊悠遠的詩韻,是美神維納斯斷臂的浮想聯(lián)翩……,申小龍在(語文闡釋)中這樣說:“一部現(xiàn)代語言學史是漢語的人文精神與漢語的科學主義矛盾、困擾的歷史”,這種爭論就告訴了我們語文學習的任務 。
教師要做好藝術(shù)感染的天使,要在這幾方面加強修養(yǎng)。
首先是情感上要豐富而真誠,“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笨梢哉f語文教學是情感教學,主要體現(xiàn)在學生與作者,學生與教師,教師與作者及學生與學生的情感交流上,通過交流來感受對方情感上的美,以使學生受到熏陶,從而內(nèi)化為自己的思想情感。
其次在言行上要有風度。言,是指教師的語言要有感染力,這主要包括語言的運用和表達上要有藝術(shù)性。行,就是用自己的行動來教育學生,做學生的表帥。我認為,作為一名語文教師,既要有較高的藝術(shù)鑒賞能力,還要有一定的藝術(shù)修養(yǎng)。我就是淡妝上講臺,有時還根據(jù)不同的課文內(nèi)容來穿戴服飾,目的就是給學生耳目一新,精神飽滿的狀態(tài),加之教學內(nèi)容只要涉及到古今中外,無所不講,這樣,才能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教材和生活中的美,才能引導其感受、創(chuàng)造這些美。
華東師范大學教授葉瀾說:“沒有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育就可能蛻變?yōu)椤柅F式的活動?!?要當好一名出色的“導演”,首先要對“劇本”(教學內(nèi)容)了如指掌。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由學生讀、說、演,把課堂交給學生。
參考文獻:
[1] ?李秋菊.關(guān)文信.新課程理念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施[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2] ?俞發(fā)亮.在活動中學習寫作[M].語文出版社,2004
[3] ?孫紹振.直諫中學語文教學[M].南方日報出版社,2003
[4] ?葉圣陶.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
[6] ?韋志成.語文教學藝術(shù)論[M].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7] ?[蘇聯(lián)]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教育科學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