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榮燦
人就要有思想地活著。帕斯卡爾說:“人只不過是一根葦草,是自然界最脆弱的東西,但他是一根能思想的葦草。”
我的母親沒什么文化,講不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這些話,頂多說一說“讀書能識字、懂道理,讓你有出息”。母親說,這輩子覺得很虧的事情,就是沒念過什么書。
母親是一個很節(jié)儉的人,印象中最大方的就是給錢我買書。記得我上學后的第一個暑假,母親給我5塊錢買書,而且規(guī)定4.8元必須買書,2毛錢可以買零食。那時候,對經(jīng)濟條件不好的家庭而言,花5塊錢買書是很奢侈的事情。記得,當時我把5塊錢都買了書,母親很高興,還額外獎勵了我2毛錢買零食。至于我買什么書,母親不懂,自然沒什么要求。其實,當時年少的我并不明白,一向節(jié)儉的母親為何如此大方。
母親有一個規(guī)定:可以讓我自由選擇看書還是干家務活。年少的我,自然選擇讀書。她喜歡聽我“說書”。一次,母親聽完我說書后,平時沉默不語的她,意味深長地對我說:“讀書能讓你有理想、有想法,人就要這樣活著?!敝螅膊宦犖艺f書了?;蛟S她認為,我是認真讀書的。漸漸地,我喜歡上了閱讀。因為閱讀,年少的我漸漸明白了很多讀書與生活道理,譬如“春蠶到死絲方盡,人至期頤亦不休。一息尚存須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疇”“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等等。
我還喜歡并深信這樣一句話: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交談。畢業(yè)后,我在貧困山區(qū)縣的鄉(xiāng)村學校工作,當?shù)貓D書館的書籍容量遠遠不能滿足我的閱讀需求,我便四處搜羅教育著作閱讀。還記得魏書生先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談》、李鎮(zhèn)西的《愛心與教育》這些著作,是我到一些前輩家里討回來的,如饑似渴地反復讀了不少于10遍。漸漸地,我覺得無書可讀,于是,每年至少兩次去省購書中心買書,盡管每次起碼要花半個月工資。品讀教育大家的著作,讓我的教育思想站得更高、更遠,影響著我的人生。
我孜孜不倦地閱讀,并將閱讀轉(zhuǎn)化為思考、轉(zhuǎn)化為文字。在不斷地思考與寫作與投稿中,也讓我認識了一些有思想的朋友,尤其是一些雜志的編輯。與他(她)們分享閱讀與寫作的樂趣,讓我收獲了更多。近年來,我先后在《中國教育報》《中國教師報》《廣東教育》《師道》《教學與管理》等教育類報刊上發(fā)表了近200篇教育教學類文章,成為了多家省級教育類報刊的約稿作者,登上了省級教育類刊物的封面人物,并在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全國百佳)出版了個人著作——《教育,傾聽心靈的聲音》,引起了廣泛關(guān)注。同時,作為貧困山區(qū)農(nóng)村小學的普通教師,我先后到了縣教育局、縣委辦等部門從事文字工作。期間,我撰寫的100多篇理論評論文章先后登上了《人民日報》《經(jīng)濟日報》《中國組織人事報》《南方日報》《南方雜志》《廣東黨建》等報刊,引起了一些影響。我深知,這一切都是閱讀帶給我的。當然,我思想的升華,讓我看問題的角度產(chǎn)生了變化,自然也影響了我的學生,我的身邊人,引導他們走上閱讀之路,讓他們也從中受益。
如今,讀書仍是我一直沒有改變的習慣。雖然做不到“飯可以一日不吃,覺可以一日不睡,書不可以一日不讀”的境界,但即使再忙,我也會擠出時間讀一讀,尤其是在睡前,總是習慣與“伙伴”親近一下,與作者或書中的人物交流交流。
“惟書有色,艷于西子;惟文有華,秀于百卉?!弊x書,能滋養(yǎng)人的思想。思想好比日之光,花之香,人有了思想,才顯得高貴而有尊嚴,偉大而有力量。人總是要讀書的,書籍就像有思想的活水,只有從書本中汲取營養(yǎng),才能茁壯成長。人類歷史上,馬克思、達爾文、尼采、甘地、托爾斯泰等,正是憑借著他們光芒萬丈的思想,才成為頂天立地的歷史巨人。撇開那些偉人不談,我母親這樣的普通人,也懂得讀書的重要性,讀書和思想的聯(lián)系,引導我走上讀書之路,讓我做一個有思想的人。
回顧來時路,我不得不說:讀書能讓人的思想永遠站立。有思想的人生,要從讀書開始。
責任編輯 黃佳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