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剛楊薈
作者簡介:文剛(1981.06-),男,漢族,四川洪雅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眉山市洪雅縣實驗小學校,研究方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楊薈(1982.04-),女,漢族,四川洪雅人,漢語言文學專業(yè),眉山市洪雅縣實驗小學校,研究方向:小學語文課堂教學。
中圖分類號:G728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2095-9214(2016)10-0021-01
手寫體漢字有個性化、藝術性和觀賞性等特點,千篇一律的電腦打字不可能有這樣的效果。電腦、手機廣泛使用,人們與網(wǎng)絡、鍵盤、鼠標的關系日益密切,和筆卻漸行漸遠,孩子們也受到影響,中小學生漢字書寫能力越來越差。甚至有人認為:在信息化時代,高速度的信息交流方式,如QQ聊天、電子郵件、視頻文件等,已經(jīng)基本且最終將完全取代書信等紙質文字材料。
針對這一情況,教育部下發(fā)《關于中小學開展書法教育的意見》,要求在中小學校語文、美術、藝術等課程中設置書法課程,其中三至六年級的語文課程中,每周安排一課時的書法課,現(xiàn)已開始實施。
然而,在社會競爭日益激烈,學習壓力越來越大的今天,越來越多的家長更看重的是與高考、升學相關的方面,如:主科分數(shù)和可以加分的音樂、舞蹈、美術等。加之學習任務加重,作業(yè)增多時,也就顧不得書寫是否漂亮工整了。
在學校,一種情況是老師無暇顧及學生的書寫,一種是老師較重視,但學生沒有興趣,或者是不能持之以恒。針對這種情況,我采取過一些方法,有一定效果。
一、寫字之行,始于姿勢
不管有沒有興趣,正確的執(zhí)筆方法和坐姿是必須嚴格要求的??梢酝ㄟ^看視頻、圖片,獲得形象感知;也可以由老師演示,學生模仿;同桌監(jiān)督,互相幫助;適當懲戒,及時糾錯??傊?,要天天提醒,時時監(jiān)督,持之以恒,做好這第一步。
執(zhí)筆方法:三指執(zhí)筆法,即大拇指與食指在前面捏住筆桿,中指抵住筆桿。這三個手指從三個不同方向握住筆桿,不要過緊也不要過松,執(zhí)筆過緊則行筆不自然,過松則不能準確把握,浮于飄滑。手指離筆尖約為一寸左右。
寫字姿勢:一是頭正。頭正就是頭部要端正,不可歪斜或俯仰,否則既影響視力,字也不容易寫端正。二是身直胸舒。上身正直,略向前傾,不能將身體撲在桌子上。胸部要離開桌沿一拳距離,如果胸口抵住桌沿,就要影響呼吸,寫字時容易造成胸悶。三是臂開。左右手自然地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紙,右手執(zhí)筆。兩臂要撐開些,這樣,書寫時輕松靈活而且省力。四是足安。兩腳放平,腳踏實地,保持身體平衡。
二、潛移默化,春風化雨
一手漂亮的三筆字,是一名小學語文教師的安身立命之本。雖然多媒體在中小學得到了應用,但中小學生幾乎天天能看到老師在黑板上寫字,幾乎天天接觸作業(yè)本、作文本上老師用作批改評語的字,老師的字在學生的頭腦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無形中在模仿老師的字,因此老師的字必須按照方塊字的特點,寫得清楚方正,做到橫平豎直,提撇分明,結構勻稱,這樣才能作為學生的榜樣。要明晰:“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睆慕處煹纳斫讨姓莆諏懽址椒ㄊ呛苤匾?,這是“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我在低年級寫字教學中,采用過“學生教我寫字”的方式:我在黑板上書寫一個生字,同學們便對這個字品頭論足,點評一番;我再按他們的意見進行修改,直到大家都認同,他們才去寫。時間一長,我的字還真有些長進,而同學們的書寫興趣、欣賞水平、書寫能力也有了提升。
三、點評鑒賞、逐漸升級
漢字是由各種筆畫按照一定的規(guī)律組合而成的,其中有些筆畫對字的重心平穩(wěn)、結構舒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在教學中,通過讓學生有目的的觀察,找出關鍵筆畫有助于學生快速學會寫字。在趣味性活動中,教學生欣賞點評,幫助學生揣摩關鍵筆畫,理解關鍵筆畫對漢字字體所起的作用,有目的地指導學生觀察字的筆畫形態(tài)特點,抓住筆畫書寫的重、難點精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學會寫字的方法。
利用課余時間,我是這樣培養(yǎng)“書法鑒賞家”的:老師擔任一級鑒賞家,先訓練并評定出3至5名二級鑒賞家;二級鑒賞家再訓練評定三級鑒賞家;尚未升級的稱為書寫愛好者。升級方式也很多,如:同一級別的同學各寫幾個字在同一張紙上,“鑒賞家”用紅筆圈出最漂亮的字,得圈多者可優(yōu)先升級;練字數(shù)量、進步速度、專心程度均可作為積分進行累積,累積到一定標準也可升級。在一次次的訓練、點評、升級過程中,同學們享受著書寫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
四、理解漢字,挖掘內涵
漢字有幾千年的歷史,是最能代表中華文明和民族文化的精髓。因此,我們在寫字教學時,除了讓學生會讀、會用外,還應重視字形教學。了解我們的祖先是根據(jù)什么造出這個字的,這個字形包含著怎樣的文化內涵。了解漢字的演變,漢字是有“生命”的:日月為明,三木為森,“溫”(器皿中的水在陽光下就會變得溫暖)……一個字就是一幅畫,一個字就是一個故事,一個字就是一個生命個體,一個字就是一首詩……了解漢字背后蘊藏的東西,筆畫偏旁是漢字的血肉,間架結構是漢字的骨骼與靈魂,引導學生學會和“漢字”的“對話”,既能提高學生的寫字效率,又能培養(yǎng)他對祖國文化的認同和理解。當然,這也對老師的基本學養(yǎng)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這一點,可以滲透在識字教學中。同學們在分析記憶字形時,便能夠猜測或者想象出一些韻味來。如:“風”,要寫得飄逸灑脫,如風吹柳絮;“切”,一刀下去,“豎提”的“提”便直直的如刀切一般;“伸”,人伸直了身體,懸針豎就象伸了個舒服的懶腰;“森”,森林之中,樹木茂盛,枝葉交錯,互相避讓,繁而不亂……
五、綜合審美,字人合一
在教學中,教師該放手時要放手。有時允許學生出錯,讓他們在錯誤與對比中中感悟字的內在美。學生一旦從寫字中享受美感,那么他們的審美能力就會逐步提高,其綜合審美能力也會隨之豐富。不但要讓學生知道某個字該怎樣寫,還要引導學生學習思考這個字為什么要這樣寫。通過長久的練習,學生自己就會發(fā)現(xiàn)、總結美的規(guī)律,訓練自己對各種美的欣賞能力,這就是漢字書寫的一種審美積淀與升華。如“人字頭”的撇、捺要充分舒展,“皿字底”要托住全局,“走之兒”要婀娜多姿……
在書寫規(guī)范化的基礎之上,進而進行書法欣賞和學習,受益無窮。我會在寫字課上讓學生欣賞名家碑帖,向他們介紹書法家的練字歷程和道德人品。書法,與人品、修養(yǎng)是緊密聯(lián)系著的。柳公權有言,“心正則筆正”,項穆也道,“人正則筆正,心為人之帥,心正則人正”,由此看來,練書法還可煉就人心,所以歷來的書家?guī)缀醵际侨似窐O高的人,如李邕、顏真卿、王羲之等等。書法中蘊涵著很高的人格修養(yǎng)和人生境界,也蘊涵著很深的人生哲學。書法即修養(yǎng),修養(yǎng)即人生。于是,我將我們開展過的一次主題活動名稱作為同學們的練字座右銘——寫規(guī)范字,做正直人!
(作者單位:四川省洪雅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