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偉棟
【摘要】北歐家具的造型主要是以簡練,質(zhì)樸為主的,其中更是包含著醇厚的人情味所在,不但突出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和諧美,更突出了對民族感情的無法割舍。而道家的美學說的就是以“自然、無、淡”為美,這正和北歐家具的設計理念要表達的是相同的。正是這樣,我們才要用道家的美學來分析理解北歐家具的設計理念,一定會帶給我們更深的啟發(fā)與思考。
【關鍵詞】北歐家具;設計理念;道學美學
北歐家具是在1900年的巴黎博覽會上問世的,北歐家具的第一次出現(xiàn)就在設計界引起了一場不小的轟動,這次的展覽讓人們見識到了北歐家具所有的一些獨特性,它既有現(xiàn)代化的設計又飽含著人情味,它是為了人們的日常生活所存在,繼承并發(fā)揚了民主思想,人文理念。而這所有的一切都會給中國的家具設計帶來深遠的影響。
所謂道家美學最重要的還是一個“道”字,這包含了道家的哲學,道德學,美學的最高思想,這就使得道家所有有關美的思想與形態(tài)都是從“道”所衍生出來的。道家美學以“自然”為美,萬物皆有靈,大自然之美才是所要追求的;以“無”為美,以無為有,亦無亦有,才是最高境界;以“淡”為美,恬靜淡雅,懷柔處下才讓人感到舒暢。
一.以“自然”為美
歐洲的大部分國家推崇“以人為本”,只有斯堪的納威亞人追崇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在他們的意識里人與自然是相通的,人類應該對大自然有所敬畏。納威亞人的思想對北歐家具的設計產(chǎn)生了非常深遠的影響,這和道家的以“自然”為美不謀而合。
北歐的地理位置是非常有特點的,他們有著漫長的冬天和極大的氣溫差,但同時繁多的林木,遼闊的江海帶給了他們各種各樣的資源。那里的家具設計師們在那廣闊的大自然里尋找靈感,使用資源。著名設計師阿爾托就是將技術與自然做到渾然一體,他認為在大自然里,我們可以盡情地去想象。所以,北歐家具中處處體現(xiàn)著受大自然啟發(fā)地對人性的關愛,這些家具能更快的融入人們的生活,更走進人類的靈魂深處。北歐的家具設計師們經(jīng)常借鑒大自然中動植物們的形象,比如蝴蝶椅,蛋形椅等等,這些設計雖然是來源于大自然的,但卻比大自然多了一份永恒美。北歐的家具設計之所以如此具有魅力是與其以“自然”為美分不開關系的。
而道家,自老子起就提出“道法自然”,世間萬物皆以自然為最大特征。莊子的“無為”,則是主張不去刻意擾亂自然,順應萬物的自然發(fā)展才是美??偟膩碚f就是崇尚自然,尊重自然。這與北歐的設計理念是相契合的。所有道學美學中的作品都體現(xiàn)著自然之美,雖然是人的作品,但一切看起來并不刻意,更像是渾然天成的。北歐家具的設計是不會給人帶來不舒服的感覺的,帶給人們的是一種平靜,一種身心的平靜。他們將大自然的樸素,和諧之美完美的呈現(xiàn)于家具之上。
二.以“無”為美
北歐的家具設計追求的不僅僅是視覺上的享受,還有對人類心靈深處的慰藉,他們的作品美的像一首詩歌,含蓄且不外露,有猶抱琵琶半遮面之美。著名設計師魏格納設計的“中國椅”就很好的體現(xiàn)了這種詩意美,整個作品線條流暢,造型優(yōu)美,沉穩(wěn)但不沉悶,很好的表現(xiàn)了中國家具獨有的風格。梵薩洪格奈說過,他雖然在設計時會應用光線,聲音和空間,但他也尊重黑暗,寂靜和空無。北歐的設計不同于德國一味地追求功能,也不同于波普只注重形式的突出,他們想要以“無”為美,能夠給予人們關愛與遐想的作品。
老子說過“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學中大美,至美是存在于無言,無聲,無形中的,是一種境界。最大的聲音聽不見,最大的形象看不見,事物最根本的規(guī)律其實是無法感受到的。一個成功的藝術品就是這樣的,盡管是人為創(chuàng)造出來的,看起來卻像是渾然天成,沒有雕琢過的痕跡。
以“無”為美對于藝術的影響是源遠流長的,所謂的“無”并不是丟掉所有的聲,形而是藝術家們希望用最少的聲,形傳遞出最多內(nèi)涵。北歐的設計師們希望為作品賦予生命,讓這些有生命的作品激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當然,這和道學中的以“無”為美是相通的。
三.以“淡”為美
樸素,簡單是北歐家具給人們帶來的最大的感受,北歐的民主觀念致使北歐的設計師們一直致力于讓家具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水平。北歐家具和美國家具是有一定區(qū)別的,他們不會一味的注重造型與功能,他們更看重的是能否讓家具擁有更多地文化內(nèi)涵,這使得他們設計的家具,雖然平淡但不平庸,雖然簡約但不簡單。北歐的每一個設計都是經(jīng)過千錘百煉,反復斟酌的,大到房子、汽車,小到家具、餐盤,每一個細節(jié)都是經(jīng)過設計師深思熟慮的。雖然北歐的家具樸素,簡約,但這不代表他們所追求的就是越簡單越好,他們追求的是在對家具的設計應用更多新技術,新材料的同時為家具賦予更多的內(nèi)涵。在快節(jié)奏生活的現(xiàn)代人,越來越懷念以前的生活,北歐人民也是一樣的,他們渴望民主,推崇美的事物。他們將這些情感注入家具中,形成了以“淡”為美的設計理念。
老子認為“無味令人口爽”,道家認為“無味”之“淡味”是為“上味”,魏晉時期開始,“淡”成為了一種美學形式,對之后的生活與藝術產(chǎn)生了極大影響。就藝術形式上來說,后來出現(xiàn)的淡泊山水畫以及一些田園詩都是“淡”的代表,這些藝術作品內(nèi)容雖然平平淡淡,但是寓意深遠,淡中藏濃。
道學美學中的以“淡”為美,看起來平平淡淡,似是無味,但其則意蘊厚實,外枯中膏。北歐家具就是這樣,注重平淡生活的同時追求心靈上的創(chuàng)造力。不會過于乏味,但也沒有那么華麗,是一種似淡實美的藝術境界。
現(xiàn)在的中國已經(jīng)不同往日,中國正在逐漸變得強大,它不但是世界上最大的家具制造國還是最大的出口國。機遇與挑戰(zhàn)從來都是并存的,要想得到更大的市場,就必須要在家具設計上下足功夫。而中國作為一個有著濃厚歷史文化的國家,是有獨特優(yōu)勢存在的,我們應該將這些優(yōu)勢利用起來,設計出蘊含我們民族特色與文化內(nèi)涵的,更加貼近人與自然的家具。應用中國的傳統(tǒng)美學,結合北歐的設計理念,設計具有中國特色的家具。
參考文獻
[1]孫娜蒙,李雨紅.談北歐家具設計理念與道家美學的契合.藝術教育,2008年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