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學璋
摘 要:璋是一種古代社會重要的禮器,“璋”字源于“章”,金文中“章”和“璋”通用,文例中分別有人名和玉器兩種用法。“章”字有“音十為章”和“辛璧為章”兩說。我們認為早期“章”字來源于章璧說;后由于禮樂制度的興盛,“章”字被賦予了“音十”會意的“章節(jié)、規(guī)章”這一新義項;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了區(qū)別字義,便給“章”字加注形符“玉”,至此“璋”字便僅用于表示玉制禮器和人名,一直沿用至今。
關(guān)鍵詞:璋 章 源流 文化
《說文解字》中“璋”字被釋作:“剡上為圭,半圭為璋,從玉章聲,諸良切。”即璋為古代一種祭祀的禮器,最早見于出土的商代青銅器,殷墟出土多為石璋,后成為貴族墓中重要的玉石禮器。[1]《周禮·春官·大宗伯》記載:“以玉作六器,以禮天地四方: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以青圭禮東方,以赤璋禮南方,以白琥禮西方,以玄璜禮北方。”其中“以赤璋禮南方”即祭南方之神朱雀。歷代文獻的記載和近代出土的各類青銅器文例能有力證明“璋”字的本意是指一種玉石質(zhì)地的祭祀禮器。
以上兩說都有其根據(jù),辛璧為章說符合“章”字在青銅器上普遍使用的“玉器”這一義項,音十為章說符合后來漢語中普遍使用的“章節(jié)、規(guī)章”這一義項。據(jù)此對于“璋”的字源我們無法完全根據(jù)字形來判斷哪一說是正確的,但是我們可以明確的是“章”字的最早用例多為“玉器”之意,因此比較穩(wěn)妥的假設(shè)是,早期“章”字來源于辛璧說,后來隨著禮樂制度的興盛,由于語詞中“章節(jié)”這一語義的需求,便用“音”和“十”會意來賦予“章”字的“章節(jié)”這一新的義項,隨后“章”字的“章節(jié)、規(guī)章”這一義項也被普遍使用。但是玉器又是古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器物,所以“章”字作為“玉器”這一義項也同樣重要,于是到了春秋戰(zhàn)國時期,便給“章”字加了一個形符“玉”來加以區(qū)別,至此“璋”字便僅用于表示玉制禮器和人名,一直沿用至今。
三、“璋”字的文化含義
根據(jù)上文的梳理, 我們確信璋指的是類似半圭形的玉器,后成為了貴族生活中重要的一種禮器, 《周禮·春官·大宗伯》中明確記載它為六器之一,赤璋用來禮南方。 作為禮器,璋還有不同的規(guī)制, “用以吉禮的是‘璋邸射素功的璋、大璋、中璋、邊璋; 用以兇禮的是帶‘渠眉的璋; 用以軍禮的是牙璋、大璋、中璋、邊璋; 用以賓禮的是有‘瑑的璋; 用以嘉禮的是 “璋邸射素功”的璋、大璋?!?[9] 由此我們看出璋在古人禮祭中的重要地位。 我們收集了關(guān)于“璋”字成語: “斷璧殘璋” 比喻雖然殘缺, 仍然是很珍貴的東西; “珪璋特達” “圭璋特達” 比喻人資質(zhì)優(yōu)異, 才德出眾; “彝鼎圭璋” 比喻典雅出眾。 《詩經(jīng)·小雅·斯干》 曰 “乃生男子,載寢之床,載衣之裳,載弄之璋。” [10] 后以 “弄璋之喜” 指古人把璋給男孩玩, 希望他將來有玉一樣的品德, 舊時常用以祝賀人家生男孩, 與生女稱作 “弄瓦” 相對, 這凸顯了古代社會的男尊女卑的社會觀念。
注釋:
[1]李天勇,謝丹:《璋的考辯——兼論三星堆玉器》,四川文物,1992年,第S1期。
[2]楊州:《說殷墟甲骨文中的章(璋)》,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年,第03期。
[3]董蓮池:《新金文編》,北京:作家出版社,2011年版。
[4]鞠煥文:《子璋鐘釋文及定名問題重議》,中國文字研究,2012年,第01期。
[5]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周金文集成》(修訂增補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1月版。
[6]高明,涂白奎:《古文字類編》(增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7]徐中舒:《甲骨文字典》,成都:四川辭書出版社,2006年9月版。
[8]莊裕:《“章”不是“立早章”》,咬文嚼字,2009年,第04期。
[9]李天勇,謝丹:《璋的考辯——兼論三星堆玉器》,四川文物,1992年,第S1期。
[10]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7月版。
現(xiàn)代語文(學術(shù)綜合) 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