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珂
[摘 要] 將聽力學習策略的有效性作為研究的重點,通過對目前我國大學常用聽力教材的調查研究,分析了這些聽力教材在教材滲透式聽力學習策略訓練方面的可取和不足之處,并根據研究結果提出建議以促進我國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聽力策略訓練的效果。
[關 鍵 詞] 語言學習策略;聽力策略;教材滲透式策略訓練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7-0100-02
伴隨著認知心理學的逐步發(fā)展,語言教學研究的方向由教師怎樣教轉變?yōu)閷W生如何學,這一變化實際上是關注語言學習者在習得過程中的一般規(guī)律和其個人特征對學習過程和效果的影響。至此,針對學習策略的研究漸漸興起,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使得語言教學過程中的教與學都得到了有效提高。
20世紀80年代以來,國外許多研究試圖證明語言學習策略的可教性,并肯定了策略訓練的效益。到了90年代,這一研究煥發(fā)出新的生機,顯現(xiàn)出新的趨勢,圍繞語言學習策略的訓練便是其中的重點。在我國,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和訓練才剛剛起步,外語教學中針對語言學習策略的相關訓練卻并不是很多。
受教育背景、語言學習的客觀環(huán)境、學習者因素、訓練者因素等綜合因素的影響,語言學習策略訓練模式各不相同。大致可劃分為四種,依次是講座式、研討式、教材滲透式和教學活動滲透式。由于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少有講座及研討活動,所以教材滲透式和教學活動滲透式更易于操作。本文試從教材滲透式語言學習策略訓練的角度出發(fā),通過對大學英語聽力課程教材的調查研究,探討在我國大學英語教學中教材滲透式學習策略訓練中的可取與不足之處,并根據調查為我國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聽力策略的訓練提出建議。
一、語言學習策略
(一)語言學習策略研究概況
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興起于20世紀70年代。其興起時已認知心理學的發(fā)展以及當時教育質量下降的社會背景為基礎。
初期的研究以高水平語言學習者為對象,所涉及內容為對其所運用的學習策略進行歸納和描述,然后再進行歸類。到了80年代,語言學習策略經歷了快速的發(fā)展。在此期間的研究獲得了更加理論化的語言學習策略,并進行了細致的分類與描述,同時也出現(xiàn)了對第二語言學習策略和伴隨的策略訓練的相關研究。進入20世紀90年代,語言學習策略研究取得進一步的進展,研究熱點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例如,針對學習者的自主學習研究和學習策略與文化的關系研究。其中,學習者對語言學習策略的主動和自發(fā)的意識及對應的有效運用能極大地提升學習者第二語言的習得的成功機會。所以語言學習策略的研究和訓練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意義重大,值得關注。
(二)語言學習策略的主要研究范疇
學習策略研究的理論基礎是認知心理學,而認知心理學所研究的是人的認知過程、認知條件和各種認知活動,因此語言學習策略的主要研究范疇可分為認知策略、元認知策略、情感策略和交際策略。此種分類方法在國內外得到了專家和學者的廣泛認可。
其中,元認知策略的有效使用對于成功的語言學習有相當重要的作用。這一策略可以使習得者全面了解學習過程,使其有確定和調整學習目標、選擇學習方法和技巧以及對學習結果進行評價和反思的能力。Vandergrift稱這一策略為“理解監(jiān)控”模式,它承當一個協(xié)調框架,對其他諸如選擇、注意力、推論和精密推算等元認知策略起控制作用。基于其對元認知策略的研究,語言學習策略訓練者應加強策略意識,要努力致力于開發(fā)習得者對元認知策略的使用。
二、聽力策略和聽力策略訓練研究概述
(一)聽力策略研究
聽力策略作為語言學習策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以學習策略為理論框架。參照國內外普遍接受的分類方式,將聽力策略分為“自我管理方法、聽力方法、合作與自我調節(jié)方法三類”。
國外學者熱衷于觀察水平不同的學生所采取的聽力理解策略。由于發(fā)現(xiàn)學生對策略訓練有明顯的傾向性,Nunan認為外語類教學課程應該設置針對性的策略訓練。相比較之下,國內學者這方面的研究涉及較少。文秋芳以調查問卷的方式對國內大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展開研究,得出以下結果:學習策略對成績的提升效果顯著;學習者是否能夠有意識地選取、調整學習策略至關重要;學習策略因個體的學習特征而不同。
(二)聽力策略訓練研究概述
語言學習策略訓練指教師指導學習者在學習和使用語言過程中根據需要有效地運用策略的活動。國外研究者認為有效的學習策略訓練必須融入正常的課堂教學中,任課教師應進行明確、清晰的策略應用研究,且訓練時間至少為數月以上。
從我國報告的策略訓練研究來看,研究結果基本上都驗證了策略訓練對于英語學習的促進作用。呂長竑、蘇遠連分別對大學本科學生和高職學生進行了聽力策略訓練。其研究顯示,策略培訓有益于提升學生的英語學習策略,但其作用更顯著地體現(xiàn)在對中等及偏下水平學生的幫助上。
三、教材滲透式聽力學習策略訓練
教材滲透式學習策略訓練,即將學習策略的訓練通過教材的各個單元和章節(jié)內容全面且分散地進行滲透。此類訓練方式大體上分為兩大類:隱藏式滲透和非隱藏式滲透。前者顧名思義是隱蔽地通過教材的各部分內容滲透相關對應的語言學習策略,而后者往往是教材中設置專門的版塊對學習策略進行介紹,并輔以配套的練習開展強化訓練。
目前我國聽力教學大多數為結合相關課堂教材進行授課,所以聽力教材的內容以及結構安排等關系著聽力教學質量的好壞。而聽力策略在聽力教材中的形式及安排都直接影響著聽力學習策略的訓練與習得。
(一)聽力教材的可取之處
盡管很多高校聽力教材中體現(xiàn)的教學目標以及配套練習在實際教學的操作過程中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但大體上仍有如下可取之處:
1.教材體現(xiàn)了對綜合技能的要求,對各種聽力策略都有所
提及。
2.教材的前言部分以及部分教師參考用書,其中基本上都對教材所涉及的聽力策略訓練進行了強調。
3.大部分教材都強調通過策略教學法聽力前準備活動導入相關背景知識和重要詞匯。有的還提供了策略指導和針對性的強化訓練,甚至從頭到尾貫穿了學習者的自我評估過程。
4.教材中都體現(xiàn)出很有必要用不同的方法以及不同的內容材料進行訓練,以培養(yǎng)學習者在實際的聽力練習中能積極主動地運用相關的有效策略。
(二)聽力教材的不足之處
目前,大學聽力教材在聽力學習策略的實踐和訓練中仍存在以下不足之處:
1.教材中理論和實踐存在明顯差距。開篇部分極力推崇的策略訓練理念在實際聽力教學中無法貫徹,教材在方法、內容和組織結構上仍舊無法跳出傳統(tǒng)教材的框架模式。盡管許多教材在開篇部分也側重討論了語言學習策略對聽力教學的指導意義,但就如何開發(fā)學生的聽力潛能、提高學生聽力理解的能力,并未具體進行說明。
2.部分教材的內容完全是傳統(tǒng)的聽力測試,沒有指導學生應如何作為聽者去提高聽力能力,其所倡導的策略訓練理念成為空談。
3.教材內容往往傾向于千篇一律以話題為單位來組織教材的編寫,而不是以策略為主線去安排框架和貫穿內容,因此書中策略指導下的內容不免雜亂、松散,略顯隨意,不利于教師以及學習者進行系統(tǒng)、有效的學習。
4.盡管教材指導內容肯定了要運用不同的方法進行不同的口語聽力材料訓練,但對于不同類型文章的聽力技巧并沒有講解,而僅僅是提供給學生文體各異的聽力素材而已。
(三)對我國大學英語聽力教材中滲透策略訓練的幾點建議
我國早期的聽力教材問題突出表現(xiàn)為語料陳舊過時、種類欠缺多樣化,使用周期過長,編寫投入不足。我們的教材既要甄選素材和語料滿足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的提升,又要致力于學生文化素養(yǎng)的提高,同時注重聽力學習策略的可教性。
要使策略指導和訓練在我國大學聽力教學中真正發(fā)揮其效能,教材編寫者應該注意以下三點:
1.教材編寫者要盡可能地開發(fā)一些教學內容和活動使學生認識到策略訓練的價值,即向學生證實使用策略的益處要比單純地讓學生相信老師的話更具說服力,同時這樣也能使得學習者的策略學習更加有效。
2.同時,教材在進行策略訓練的過程中僅僅展示某一具體的策略是不夠的,必須讓學生熟知策略運用,知道何時運用策略,在何種情況下運用何種策略,這樣才真正達到了策略訓練的目的。
3.研究表明,由于學生學習風格(如學習方式、學習動機、學習態(tài)度及學習中的憂慮等方面)的差異,有些策略更適合于某一類學習者。因此在策略訓練方面要避免千篇一律,根據學習者的具體情況傳授不同的策略。與此同時學習者也要有意識地認知自身的學習風格,對使用策略和學習風格的一致性進行評估。
綜上所述,開展聽力策略訓練對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聽力水平有著積極的作用。在我國大學英語聽力教學中融入教材滲透式聽力策略訓練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和主動使用聽力策略的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在開展教材滲透式聽力策略訓練時,我國現(xiàn)行的常用英語聽力教材都能高度重視聽力策略訓練的作用,語言學習策略的很多先進的理念在聽力教材中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xiàn)。同時,很多聽力教材在學習策略訓練方面也存在很多不足,如課程內容安排與策略訓練理念不符,策略指導內容的安排不夠系統(tǒng),不利于有效的教學和學習。語言學習策略訓練的實質是幫助學習者提升自我管理和調節(jié)的能力,配合以高效的聽力培訓方法,以期最終實現(xiàn)聽力理解水平有效提高的目標。因此,在今后聽力教材應與時俱進,充分體現(xiàn)當前國際國內外語教學理論和研究的最新成果,使理論更好地用于實踐教學。
參考文獻:
[1]程曉堂,鄭敏.英語學習策略:從理論到實踐[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呂長竑.聽力理解學習策略訓練[J].外語教學,2001(3):89-92.
[3]蘇遠連.論聽力學習策略的可教性[J].現(xiàn)代外語,2003(1):4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