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杰
[摘 要]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世界各國的經(jīng)貿聯(lián)系日益密切,社會競爭加劇、生活節(jié)奏加快、多元文化及價值觀的相互沖突,造成了許多“心理健康問題”的產生。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其心理健康問題尤其需要重視。首先介紹了多元文化對高校學生的影響,并對當前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類型進行了分析,之后對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進行了總結,并對解決心理健康問題的策略進行了探討。希望為廣大高校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一定的參考。
[關 鍵 詞] 多元文化;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心理健康問題
[中圖分類號] G715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6)27-0132-02
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社會上的各種文化思潮也不斷發(fā)生碰撞,面對日益復雜的社會文明,多層文化和多元文化正在慢慢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和生活。高職院校學生作為一個獨特的群體,其正處于心理和性格的發(fā)展成熟期,多元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拓寬了其視野,卻也帶來了很多沖擊。
一、多元文化對高職高專學生的影響分析
多元文化對學生的影響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首先,從積極的方面來看,多元文化具有極強的生命力,融合了東西方文化、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文化,具有開放性的特點,對高職學生而言,這些都為學生的思維發(fā)展提供了強大的基礎保障。多元文化的環(huán)境也能讓學生更加全面地了解這個世界及社會生活,對學生尋求自我認同,提高其辨識、理解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次,多元文化也對學生具有消極的影響。由于許多文化及價值觀具有一定的沖突性,所以往往會形成意識形態(tài)上的分歧,這種分歧會在一定程度上弱化高職大學生的自我判斷能力。同時,多元文化往往會造成世界觀及價值觀的多元化,如果大學生缺乏相應的辨識能力,就容易在其中迷失信仰,形成錯誤的人生價值觀,對今后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都具有長期性的不利影響。
由此可將多元文化看作是一把雙刃劍,高職院校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之下,要積極發(fā)現(xiàn)學生的心理問題,并對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引導和教育,幫助學生積極理性地看待自身問題,增強其心理素質及抗壓能力,為學生的學習生活提供良好的基礎保障。
二、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主要類型
(一)學生人生觀及價值觀的混亂
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不少學生缺乏相應的辨識能力,也因此容易受到社會上不正之風的影響。各種“拜金主義”“利己主義”“享樂主義”等不良思想盛行,不僅對大學生集體主義與社會主義思想造成沖擊,造成大學生人生觀及價值觀的混亂,同時也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二)人際交往及情感訴求上存在問題
高職學生在進入大學之前,一般都生活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huán)境中,人際關系簡單,這也造成了許多大學生并不擅長交際。而一旦進入大學,學生的時間相對充裕,面對的人際關系也相對復雜,師生關系、同學關系、戀愛關系等錯綜復雜,部分學習若難以適應這些問題,或單純以自己的標準要求他人,就容易造成各種交流上的障礙,阻礙其人際交往的發(fā)展,甚至導致關系緊張、情感壓抑等一系列問題。
(三)對新環(huán)境和身份轉換而引起的心理不適
進入大學以來,學生的環(huán)境和身份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對剛剛進入校園的大學生來說,生疏的校園、陌生的同學,都是需要自己去適應的。大學生離開依賴許久的父母,要開始新的、獨立的生活,許多問題都需要自己獨立解決。所有問題都會對大學生的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形成一定的壓力和負擔,而當這份壓力和負擔接近或超過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時,就會引發(fā)相應的心理健康問題。
(四)對就業(yè)及自身前途感到的困惑
在社會競爭日益激化的現(xiàn)在,就業(yè)壓力是每個大學生都必須面對的壓力。而當大學生進入學校后,就會接觸到相關的求職就業(yè)信息,也因此不少學生會對今后的職場生活覺得迷惘甚至恐懼。特別是中國經(jīng)濟近兩年來的逐步放緩,經(jīng)濟L型的情況將會長期存在,這也加大了就業(yè)市場的壓力,讓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就業(yè)上感到迷惘。尤其是一些臨近畢業(yè)的實習生,若是在求職中遇到困難,更容易出現(xiàn)挫敗感,從而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三、影響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分析
(一)社會文化因素
社會文化的影響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十分重要。社會文化并不是只會對學生產生正面的影響,同時文化中的一些糟粕也會對學生產生負面影響。影響大學生的社會因素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多元文化的影響。隨著世界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各國的貿易文化也在不斷加強、日益密切,這也帶來了多種思潮的涌入,其中不乏資本主義腐朽思想,這在一定程度上對大學生的思想造成了侵害。另一方面就是價值觀的影響。雖然我國提倡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倡導積極向上、自強樂觀的正面價值觀,但是社會上也存在一些負面的價值觀念,學生在缺乏辨識能力的情況下受到這些不良價值觀的影響,就容易產生負面影響。
(二)學生個人因素
從大學生的心理角度來說,大學是學生的一個重要時期,是心理上走向成熟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的心理狀況極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影響,加之自身情緒調節(jié)的能力較差,這就容易造成學生情緒的不冷靜,欠缺思考,從而造成自身的心理問題;從大學生的生理角度來看,大學生的身體已經(jīng)成熟,從外表來說已經(jīng)是一個成年人,因此會重視自身形象,但由于待人接物方面的不足,往往會造成一些問題,從而導致心理問題的出現(xiàn)。
(三)家庭環(huán)境因素
在學生的行為習慣及性格成長方面,家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不可替代。而每個家庭都有其各自不同的特點,如有些學生是單親家庭,有些學生的家庭相對富裕,有些學生出生于農村,有些學生出生于城市等,這些因素都會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發(fā)展造成一定的影響。特別是當前的“90后”大學生,多數(shù)都是獨生子女的一代,所以在家庭教育上容易存在一些過于寵溺的問題,導致學生的心理脆弱。
(四)學校教育因素
學校是除家庭以外,對學生影響最大的地方。學校不僅是學生的重要學習及生活場所,也是學生的重要成長環(huán)境。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同學、老師、教學模式、教學內容等都會對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產生一定的影響。而由于大學以前的學校往往過于重視應試教育,而忽視了學生綜合能力及人格獨立方面的教育,若高職教學中仍然缺乏相應的心理健康教學,也容易造成學生的心理問題。
四、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做好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體系的建設工作
首先,高??砷_展豐富的心理學課程及活動,幫助大學生掌握心理健康的相關知識,從而促進其心理保健理念的形成。并通過這些活動轉變學生對心理咨詢的觀念及認識,加強學生心理素質培訓工作的開展。其次,高校的學生管理工作應積極有效地深入學生當中,強化與學生的交流及心理輔導,并通過交流與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大學生活中的人際交往問題、情感問題及學習生活問題。再次,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為學生的學習生活營造出一個良好的氛圍。由于大學生的閑暇時間較多,因此部分學生會沉迷于網(wǎng)絡,甚至拉幫結派造成不良后果,為避免這一現(xiàn)象,可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及社團活動,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興趣愛好,讓學生更加積極樂觀地生活。最后,高校還要完善自身的教學體制。不僅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還應該開設職業(yè)規(guī)劃之類的課程,幫助學生進行良好的職業(yè)規(guī)劃,緩解學生的就業(yè)焦慮情緒。此外,學校還要強化校企合作,幫助學生開展實習工作,以促進學生就業(yè)能力及水平的提升。
(二)構建及完善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預警機制
首先,高校除了要進行正常的心理健康教育之外,還應建立一整套的心理問題高危人群的預警機制。除了要針對性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之外,還要防止其因心理問題造成的傷害事件發(fā)生,從而做到心理問題的早預防、早發(fā)現(xiàn)、早干預。特別是要對特困生、畢業(yè)生進行良好的心理疏導,對抑郁癥患者要進行專業(yè)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其早日擺脫心理疾病的困擾。其次,學校還應完善宿舍管理制度,從而提高發(fā)現(xiàn)學生心理問題的幾率,防止因為心理問題造成的惡性事件的發(fā)生。此外,針對輔導員及心理咨詢教師,還要進行有效的心理咨詢培訓,建立良好的反饋機制及平臺,深入了解學生并幫助他們解決心理問題。
(三)培養(yǎng)大學生的健全人格,倡導健康生活方式
首先,在高校大學生的教學培養(yǎng)中,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健全人格,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思想認識,培養(yǎng)學生的辨識能力,讓學生在眾多的多元文化及思潮之下,能擇其善而從之。其次,要鍛煉學生的抗壓受挫能力,鼓勵學生正確地對待失敗,培養(yǎng)堅忍不拔的精神,樹立自身的良好價值觀念,從而促進其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再次,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幫助學生處理好相應的人際交往問題,讓學生在平等、友善和互相尊重的原則下,處理好人際交往中的各種矛盾。最后,要培養(yǎng)學生掌握相應的調節(jié)其心理及情緒的方式方法??傊獜母鱾€方面幫助學生培養(yǎng)健全人格,并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培養(yǎng)良好的人生價值觀。
此外,在家庭方面,學校還應該加強與學生家庭方面的溝通,對學生進行充分的了解,針對容易出現(xiàn)心理問題的學生,可與學生家長聯(lián)合進行干預,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進行合理疏導。在社會環(huán)境方面,學校要積極與政府及媒體部門進行深度合作,對學校周邊環(huán)境進行整頓,避免學校周圍環(huán)境對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
參考文獻:
[1]陳昕.多元文化下高職大學生生涯發(fā)展的心理輔導策略[J].網(wǎng)友世界(云教育),2014(9):181.
[2]周榮,徐瑛,胡昌龍,等.試論高職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政教育相結合[J].十堰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3,26(3):102-104.
[3]程艷.高職思政輔導員在學生心理健康起到的重要作用[J].大江周刊(論壇),2013(4):105.
[4]桂捷,邵洵.高職院校大一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研究及對策:以鄂州職業(yè)大學為例[J].鄂州大學學報,2015(6):10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