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6日下午4點多,鄭州一位老先生拉著8歲的孫女猛拍97路公交車前門,示意要在路口上車。公交車車長指了指不遠處的公交車站,示意大爺進站才能上車。沒想到這竟激怒了這位老先生,他帶著小女孩從車站上車后,連卡都顧不得刷,大聲辱罵車長。一旁的乘客紛紛勸阻,小女孩看不下去了,對爺爺說:“爺爺你看你,不到站就上車是你不對,你怎么天天張嘴就罵人。”可惜小女孩的話沒有奏效,大爺繼續(xù)罵個不停。
過了一會兒,小女孩走過來,拿著爺爺?shù)睦夏昕ㄑa刷了卡,并扭頭“教育”爺爺:“爺爺,車沒到站不能攔門上車,你再這樣以后不用來接我了!”她又對車長說:“阿姨對不起,是我爺爺不對?!甭牭竭@些話,公交車車長感動得流下眼淚:“當時我覺得又感動又委屈,小姑娘只有七八歲都這么懂事,我們服務行業(yè)起早貪黑真的不容易,當時的情況為了安全我是不能讓他上車的,希望大家理解我們?!?/p>
車沒進站不能上車,這是遵守規(guī)矩;大人之間發(fā)生沖突小女孩兒敢于發(fā)言,這是勇敢;不論親疏、向理不向親,這是正直;用“再這樣以后不用來接我”制止爺爺,這是智慧;主動向司機道歉,這是禮貌。都說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其實孩子何嘗不能成為家長的老師?車長因為小姑娘的話感動得流淚,可見理解和尊重對他們是多么珍貴。如果我們都能向小姑娘學習,尊重他人,明事理,有擔當,那么社會群體的整體素質(zhì)就會提高,社會就會變得和諧而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