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莉芬
摘 要:優(yōu)化課堂教學設計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途徑,文章以光電專業(yè)《光通信器件生產制造技術》中的一節(jié)《光纖熔接機》為例,以提高中職學校光電專業(yè)課堂教學有效性為目的,闡述了對中職光電專業(yè)的專業(yè)課教學設計進行優(yōu)化的方法。
關鍵詞:課堂教學設計;有效性;優(yōu)化
光電子技術信息產業(yè)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yè),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光電子技術信息產業(yè)對各種類型、層次專業(yè)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加。中職的光電專業(yè)是一個新興的專業(yè),沒有成熟、規(guī)范的專業(yè)課教材,很多教材都使用的是高職教材,內容復雜難懂。另外,光電專業(yè)的教師大多都是剛從高校畢業(yè)的年輕教師,教學經驗欠缺,教學方法形式單一,缺乏新穎性。在這些不利因素的影響下要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高質量的教學效果,指導年輕教師更好地把握教學的重難點內容及解決措施并且能夠在教學中運用多種教學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的有效性,對光電專業(yè)的專業(yè)課教學設計進行優(yōu)化并將之推廣就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光電專業(yè)《光通信器件生產制造技術》中的一節(jié)《光纖熔接機》為例,探討如何對中職光電專業(yè)的專業(yè)課教學設計進行優(yōu)化。
1 加強教學對象研究,提高課堂教學針對性
教學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任務是發(fā)展學生的主體性,教學設計的過程首先就是深入研究學生的過程。中職學生普遍基礎知識薄弱,不喜歡主動思考,不喜歡老師照本宣科地講授理論知識,卻喜歡動手實踐,一旦自己動手成功地做出了實習產品就會非常有成就感,學習積極性就會馬上提高。當然,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授課班級的學生還得進行教學評價和課后交流,了解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學目標中要求的知識和技能,有多少人掌握了,沒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掌握的程度怎樣,哪些知識學生自己能夠學會,哪些需要教師的點撥和引導。教師在教學設計時不僅要關注學生的總體情況,還應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
2 設計思路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該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導地位,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來。這就需要改變傳統(tǒng)的“老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方法,以學生喜歡的活動或是任務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并且活動和任務的難度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設計得太簡單,學生會覺得很沒意思;太難了又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最好是由簡到難,層層遞進,讓學生解決完一個問題馬上會迫不及待想要解決下一個問題。
下面以《光纖熔接機》為例,《光纖熔接機》是校本教材《光通信器件生產與制造技術》的內容,光纖熔接機安排在光纖連接器之后,學生已具備相關的光纖理論知識。光纖熔接技術應用廣泛,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根據本節(jié)課的內容設計了4個任務:任務一剝除裸光纖,任務二使用切割刀,任務三光纖熔接機的使用,任務四快速熔接光纖。前3個為本節(jié)課的必做任務,后1個為選作的提高任務。要熔接光纖,首先要將裸纖的涂覆層剝掉,學生雖然沒有接觸過整卷的裸纖,但是在前面學習光纖連接器時,已經學習了如何用剝纖鉗剝直徑為2.0和3.0的有保護層的光纖,而裸纖是沒有保護層的光纖,所以任務一大部分學生都能夠順利完成,并且還可以鞏固前面所學技能。光纖剝好了以后就需要對光纖端面進行切割,這時就需要用到光纖切割刀,光纖切割刀是學生沒有接觸過的,但是使用方法并不復雜,在任務二中,教師先給學生學材,學材包括光纖切割刀的各種型號和結構、使用步驟等內容,學生通過自己學習學材和小組討論,大部分也能夠自己獨立完成任務二。裸光纖剝好切割好后學生會非常期待任務三光纖的熔接,但光纖的熔接是一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內容也都在任務三里,不能再像任務二一樣單純地靠學生自己學習學材了,但可以在教師的引導和示范后,小組先討論、總結出光纖熔接機的操作步驟,然后采取比賽的形式每組派代表展示總結的結果,這樣既能加深印象,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為后面解決教學的重、難點內容打下鋪墊。最后一個為提高任務,要求學生在5分鐘內能熔接出損耗低于0.05db的光纖接頭,這個任務難度更高,大概只有少于1/3的學生能夠完成,可以留給前3個任務完成得較快的小組作為提高任務。這4個任務的設計由簡到難,相互關聯又層層遞進,既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又能讓學生自主學習并參與到教學中,既照顧到了大多數學生的總體情況,又兼顧了少數學習能力強的學生。
3 明確教學目標把握好重、難點內容
本節(jié)課設計的特點是直觀性和可操作性,為了符合中職生的教學要求,結合中職學生的認知能力,確立如下三維教學目標。
3.1 知識與技能
(1)能描述光纖的熔接原理。(2)會使用剝纖鉗剝離光纖。(3)會使用光纖切割刀。(4)會用光纖熔接機熔接光纖。
3.2 行為規(guī)范與職業(yè)素養(yǎng)
(1)通過小組討論及成果展示體驗團隊合作精神。(2)通過“找茬”活動提高學生發(fā)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3 教學重點、難點及解決措施
3.3.1 重點:光纖熔接機的操作步驟
本次課中,為了突出重點,3次出現光纖熔接機的操作步驟。一次是讓學生分組討論光纖熔接機的學材,按前3個任務總結操作步驟,再分組展示成果;一次是在“找茬”活動中,播放學生操作的視頻;還有一次是教師演示讓學生找出操作中的注意事項。第一次能讓學生迅速熟悉光纖熔接機的操作方法;第二次能反饋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并加以鞏固;最后一次在總結本節(jié)課內容,加深學生對重點內容的理解。
3.3.2 難點:使用光纖熔接機熔接出低損耗的光纖接頭
為了突破教學難點,教師在講授光纖熔接機的正確操作方法時,采用大量實物圖,讓學生有真實的感觀認識,并利用大量三維動畫模擬正確操作,有些操作容易被忽視、有些設備內部運作學生無法親眼見到,用三維動畫真實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操作步驟。“找茬”活動中,拍下學生操作的視頻,給學生播放,立即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并從中對光纖熔接機的操作方法進行融會貫通,能及時對學生學習的效果進行反饋,效果顯著。
4 教學過程的實施
4.1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在新課導入部分利用《光纖到戶》的視頻短片和光纖的典型應用圖片吸引學生注意力,引起學生學習本節(jié)課的興趣,接著提出問題:“如何把2根斷裂的光纖連接起來?”通過學生已學的知識,可能有學生想到用膠水粘或用透明膠粘,可以讓學生多嘗試思考幾種方法,最后經過教師引導學生對比分析各種方法的正確性和可行性,引出最佳解決辦法——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光纖熔接技術”。
4.2 了解構造,探索新知
通過熔接機外觀圖片、內部結構圖片和熔接原理圖展示,使學生了解光纖熔接機的構造和熔接原理。
4.3 布置任務,開展活動,分組實施
(1)給每組學生發(fā)學材《光纖熔接機資料》。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總結歸納光纖熔接的操作步驟,然后將操作步驟寫在大白紙上,將紙貼在墻上展示,最后每組請1名同學上來闡述自己組的成果。要求:總結歸納的語言言簡意賅,每個任務操作不超過6條,每條內容不超過10個字。(2)實施前3個任務,然后開展“找茬”的活動?;顒觾热荩赫?名同學上臺演示光纖熔接,同學們根據學到的熔接機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項,找出上臺演示的同學在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各組進行PK,看哪組搶答的最快,得分最多。搶答實行舉手發(fā)言,違規(guī)者扣分。主動上臺操作的同學小組加10分。教師則負責拍攝學生的操作視頻,再按3個任務播放視頻,讓學生從中找出問題。由于是現場拍攝學生操作的視頻,學生操作完馬上播放,不僅可以立即吸引全部學生的注意力,使坐在后排的學生也能夠清楚地觀察到自己同學的操作,還能夠及時地對學生學習的效果進行反饋,效果顯著。前面小組討論總結歸納的光纖熔接機操作步驟和這個“找茬”活動,其實都是在突出教學重點。(3)小組討論?!罢也纭被顒又邪l(fā)現的光纖熔接過程中存在哪些值得注意的事項。要求:總結出最重要的3點注意事項,并寫在橫條紙上貼在墻上展示。通過注意事項的粘貼,能進一步地反饋出學生對使用光纖熔接機熔接光纖的掌握情況。這也是突破教學難點的一個手段。(4)總結歸納,把握重點。通過小組討論、“找茬”活動和學生自己的總結,3次突出了本節(jié)課的重點內容——光纖熔接機的操作步驟,“找茬”活動也很好地解決了本節(jié)課的難點問題,大部分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能夠掌握,最后完成評價表和練習,能夠更好地反饋出學生對本節(jié)課的掌握情況。(5)學以致用,提升能力。給學生布置作業(yè):帶狀光纖如何進行熔接?操作步驟與單根光纖熔接的操作相同嗎?請在課后上網查閱相關資料。
5 教學反思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實踐中,教師采用行動導向教學、任務驅動等多種教學方法,運用實際操作的演示視頻、實物圖片和操作的三維動畫等先進的教學媒體,突出了重點,有針對性地突破難點,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且教師創(chuàng)設了易于學生主動參與的和諧情境,以4個任務為主線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學生則帶著任務和目標操作,有針對性和目的性,學習目標明確,學習效率高。同時,小組討論得出結論,印象深刻。再通過教師講授,實操演示,學生視頻演示――“找茬”活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易于掌握本堂課的內容。
通過小組討論光纖熔接機的操作步驟,在參與過程中模擬與同伴協作,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成果展示部分模擬進入職場進行成果匯報,激發(fā)學生的潛在能力,提高心理素質,積累相關的經驗。通過“找茬”活動,引導學生發(fā)現問題、分析、討論和解決問題。
以上種種都行之有效地落實了三維目標,使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發(fā)展了能力,真正提高了光電專業(y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吳蘭紅.優(yōu)化教學設計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變壓器》有效探究教學設計與反思[J].物理教學探討,2010(5):63-64.
The Teaching Design and Reflection of “Fusion Splicer”
Shao Lifen
(Wuhan Instrument and Electronic Technical School, Wuhan 430000, China)
Abstract: Optimizing the design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optimization method of the Optoelectronic professional courses in Vocational Schools, taking the Fusion Splicer in section of the Production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of Optical communication device in optoelectronic specialty as an example, with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in optoelectronic specialty in Vocational.
Key words: design of classroom teaching;effectiveness;optim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