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曉星+華放
被頂替者的人生已然回不去了,但已入迷途的公平正義必須折返歸位
“我做夢也沒想到,在這個世界上,還有一個人,用我的身份證號,上了我考上的大學,一直以一個教師的身份,在同一個省份生活著?!边B日來,河南女子王娜娜13年前疑遭他人冒名頂替上大學一事,經(jīng)媒體披露后引發(fā)輿論一片嘩然。
王娜娜出生于河南沈丘縣,2003年參加高考后,沒有收到錄取通知書,以為落榜,就外出打工,此后結婚生子。直到在2015年10月,王娜娜因為自己的學歷信息與她申報的信息不符,辦理不了信用卡。經(jīng)過查詢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wǎng),她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學歷一欄顯示她的畢業(yè)院校是周口職業(yè)技術學院,但是照片并非她本人,這時她才意識到自己當年并非落榜,而是有人拿著她的高考成績和個人信息,冒名頂替她上了大學。畢業(yè)后,還順利地當起了教師。
頂替者父親承認當年5000元錢買的指標,如今愿付錢和解,被王娜娜拒絕。但是當王娜娜找到“假王娜娜”時,對方在電話里竟然理直氣壯地回應:“一個破學校,你折騰這么多次有意思嗎,又不是清華北大這些名牌,你就算當年上了那個學校,你也不一定當?shù)蒙侠蠋?!”“你這樣折騰有啥用?折騰到聯(lián)合國我們也不怕!”
為此,33歲的王娜娜前后跑了八趟周口,雖然她堅信“正義遲早會到來”,但沒想到的是,最終不得不以這種滿城皆知的方式來揭穿真相。2月27日,在媒體曝光后的第四天,周口職業(yè)技術學院才正式承認“王娜娜被冒名頂替事實成立”,并注銷了假王娜娜的學歷信息。
但公眾更關心的是當年的招生信息準確無誤,同一個身份證號不會有兩個身份,高校招生錄取更是層層把關、嚴格核查,那么這樁“貍貓換太子”究竟如何炮制的呢?而比丑聞更丑惡的是掩蓋丑聞:當事人此前多次找教育行政部門和有關院校,得到的答復卻是“無從查起”,更沒有主動成立調(diào)查組。事件真相還未完全水落石出,但至今的演變路徑足以令人憂慮。如果不是王娜娜辦銀行卡遇阻意外發(fā)現(xiàn),如果不是她拒絕了冒名頂替者付錢和解,如果不是事件被媒體曝光引起輿論關注,這起侵犯公民姓名權、受教育權的案件或許不會被揭開。當個人的境遇和權利如此嚴重地依附于這些不確定因素之上,我們看到的不只是當事人對于“討一個說法”的執(zhí)念,更有公民權利維護的羸弱。憲法上赫赫鐫刻的影響一個人整個人生的權利,在一些人那里卻如同查詢一個無關緊要的信息那般輕飄飄。從湖南的羅彩霞到河南的王娜娜,近乎雷同的人生錯位令人錯愕。難道,有些人從來就不曾去想:女孩被盜的不是錄取通知書,而是改變命運的機會和本應更加美好的未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