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 凌
(貴州省興義公路管理局,貴州 興義 562400)
?
填石路基施工技術應用
葛凌
(貴州省興義公路管理局,貴州 興義562400)
摘要:近年來,我國經(jīng)濟發(fā)展速度不斷較快,交通對經(jīng)濟發(fā)展的總要性也日益凸顯。路基質量會直接影響公路的整體建設質量及使用質量,所以需要嚴格規(guī)范施工技術,提升工程施工質量。從當前我國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術發(fā)展的情況入手,闡述科學化的施工技術,為提升公路施工質量奠定基礎。
關鍵詞:公路路基;填石路基;路基施工
1常見的填石路基施工規(guī)定
所有的膨脹性巖石以及易融性的巖石,都不可以在路基填筑中使用,在使用填石料對路基進行修筑之前,可以先通過一些技術措施來提升設計的可行性,提升填石路基強度以及填石路基的穩(wěn)定程度,為路面鋪筑工作提供基礎。在施工過程中,應當使用大功率的推土機以及重型的壓實工具進行施工,保證填石密度。明確填筑的厚度以及選擇何種壓實工藝也是提升填石路基施工質量的關鍵措施點,所以在施工之前需要明確這些因素,具體的壓實層厚度以及質量控制標準可以結合工程所在地區(qū)現(xiàn)場的實際情況以及相關的技術規(guī)定來確定。
2填石路基施工質量控制
填石路基在施工過程中如果要保證其質量,必須要明確填石厚度,提升填石質量控制效率。相關的工作人員需要對施工情況進行記錄,為日后工作積累經(jīng)驗。施工記錄的內(nèi)容應當包含里程、層次、厚度、高程、壓路機型號及碾壓遍數(shù)。填石路基在施工時通??梢园搭愋头譃榉謱愉佒约皦簩崈煞N方式,各層壓實質量雖然不能通過取樣的方式來明確,但是也要填寫相應的施工記錄來評定其質量。因為填石層的厚度會對壓實的效果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所以必須要在施工的過程中嚴格的控制厚度,保證其在試驗段填石厚度以下。具體的石方路基檢測項目、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如表1所示,結合各個地區(qū)工程實際情況略作修改。
表1石方路基檢測項目、允許偏差、檢查方法和頻率
項次檢查項目規(guī)定值或允許偏差高級公路一級公路其他公路檢查方法和頻率規(guī)定分1壓實度層厚和碾壓遍數(shù)符合要求查施工記錄302縱斷高程/mm+10,-20+10,-20水準儀:每200m測4點103中線偏位/mm50100經(jīng)緯儀:每200m測4點彎道加HY、YH兩點104寬度/mm20303m直尺:每200m測4處×3m156橫坡/%±0.5±0.5水準儀:每200m測4個斷面107邊坡坡度不陡于設計值平順度符合設計每200m抽查4處15
3公路填石路基技術
3.1清除施工路基的表土
在施工之前,需要先恢復公路的中線,并且要將坡腳范圍中斷面上的表土全部清除掉, 將公路路基范圍當中存在的腐殖土以及草皮上的垃圾徹底清理掉,而且要保證路基清理范圍厚度在30 cm以內(nèi)。在完成清理之后,可以將廢棄的土堆放在指定的地點,避免因為這些土給當?shù)氐纳鷳B(tài)環(huán)境產(chǎn)生影響,減少不必要的環(huán)境污染,對路基平整度進行測量,使平整度和壓實度均超過93%。
3.2運輸所需填料
施工工程測量工作人員在施工之前,要先準確的放樣,確定坡腳線,通常情況下可以將兩點掛線距離控制在20 m左右,保證每層松鋪厚度在50 m左右,明確標記所有運輸填料車卸料的位置,提升填料安排的合理性。
3.3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攤鋪平整技術
在完成卸料以后,可以通過推土機以及機械、人工相結合的方式來粗平、精平。在填石料的縫隙當中灌入一些石渣和碎石,盡量將填石料縫隙當中存在的空隙填滿,以此來保證路基路面的平整度,提升工程施工質量。但是在施工時要始終保持預留出2%的路拱,提升路面排水性能。工程施工質檢工作人員在攤鋪填料之后,要檢查路基松鋪施工質量,保證各層松鋪厚度都在50 m左右,如果發(fā)現(xiàn)超出額定松鋪厚度或者是低于額定松鋪厚度的,要對其進行增添或刪減。
3.4碾壓及碼砌公路的邊坡
在公路路基攤鋪施工過程中,要關注人工邊坡工作,保證碼砌填石料的粒徑都在30 cm之上,而且要選擇材質過硬并且不容易產(chǎn)生風化的石料。邊坡的寬度需要根據(jù)公路施工設計基本要求來擬定,通常情況下路基表面的碼砌寬度可以控制在20 cm上下,構建成臺階的形式,可以讓路基填筑施工和邊坡碼砌施工在相同時間段下進行。
3.5填石路基碾壓技術
從近年來的工作情況來看,經(jīng)常會在施工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體積比較大的石碴或者是各種粒徑比較大的石塊,如果不能妥善處理這些問題,會對里面施工質量產(chǎn)生影響。在此情況下可以使用大功率并且自身攜帶振動功能的壓路機來碾壓這些不合格填料,比較常見的應用在公路填石路基碾壓施工中的壓實工具為18 t壓路機,該壓路機的性能比較好,但是在碾壓過程中壓路機的不能調頭的,只能始終保持前進或者是始終保持后退的狀態(tài)。壓路機前進時,可以通過振動的方式來碾壓,而壓路機在后退的時候,通常都會采用靜壓的方式對路基進行碾壓,且從實際使用效果來看,這兩種碾壓方式效果較好。
3.6填石路基施工工藝
如果需要對石質挖方路段進行處理,則可以盡量使用科學化的爆破方案以及爆破參數(shù),盡量縮小爆破之后巖石的塊經(jīng),如果粒徑大于調料粒徑,可以通過二次爆破的方式來改變其大小,使其可以滿足填筑施工的需求。在裝運石質填料的時候,盡量多使用一些填料使其攪拌均勻,減少大粒徑集料的集中裝運。軟基處理以后砂礫層排水效果會對工程的施工質量產(chǎn)生實質性影響,所以為了保證砂礫層排水效果,所有有砂礫層的地段,在分層填石之前,都要在砂礫層上事先填厚度約為30 cm的填土層,通過該方式來提升工程施工質量。在處理填高在4 m以下的路基時,保證邊坡的碼砌厚度在1 m以上,如果需要處理填高在4~10 m內(nèi)的路基時,可以將邊坡的碼砌厚度控制在1.5 m,而10 m以上的填高則需要將邊坡的碼砌厚度提升到2 m以上。填石路基需要通過大噸位振動壓路機來鎮(zhèn)壓密實,且在施工過程中,因為填料的來源以及壓實工具不同,所以施工技術略有差異。需要在攤鋪表層灑水,水量通常均為填石體積的20%左右,將壓路機的碾壓速度控制在2.2 km/h可以取得不錯的壓實效果。如果施工路段的路基當中水分含量過大,會對土基承載能力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因為地下水可以導致路基軟化,所以不僅會影響土基的強度,情況嚴重時還會導致邊坡出現(xiàn)滑塌等負面情況,對公路使用安全性及實際使用效率產(chǎn)生影響。為了提升路基以及公路邊坡的穩(wěn)定性,需要相應的設置一些排水設施,使公路可以和沿線的橋梁、沿線涵洞共同構成良好的排水系統(tǒng)。
4結束語
從近年來我國公路運輸行業(yè)的發(fā)展情況來看,填石路基已經(jīng)成為高等級公路修筑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種結構形式,想要提升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術,必須通過各種方式來提升當前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方式以及填石路基施工質量控制措施,促進公路更好的發(fā)展。高速公路在一級公路高邊坡梅堤、陡坡路堤、挖方高邊坡、滑坡、軟土地區(qū)路基設計等工作中,大量的使用了動態(tài)設計的方式來提升施工質量。動態(tài)設計需要以較為完善的施工設計圖作為基本,結合路基施工地區(qū)的實際情況來提出科學化的施工方案以及工程監(jiān)測方式,明確施工現(xiàn)場的地質情況及施工情況,在必要的時候可以適當?shù)男薷脑性O計結果,對設計進行糾正與修改,保證施工設計的可行性。
參考文獻:
[1]李經(jīng)偉,練榮婷. 對公路填石路基施工技術應用的思考[J]. 科技創(chuàng)新與應用,2014,(22):187.
[2]余紅亮,馬亞軍. 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應用及路基下沉解決對策[J]. 交通世界(運輸.車輛),2013,(7):177-178.
[3]金玉華,査海峰. 高速公路施工中填石路基施工技術應用及路基下沉解決措施[J]. 黑龍江交通科技,2013,(10):22+24.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stone filled roadbed
GE Ling
(Guizhou Xingyi Highway Administration Bureau, Xingyi, Guizhou 562400,China)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speed of Chines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rapid. Transportation becomes prominent in economy. roadbed quality directly influences overall quality and service quality, so it is necessary to strictly regulate th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he paper first introduces stone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of filled roadbed, elaborates scientific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highway construction.
Keywords:highway roadbed; stone filled roadbed; roadbed construction
中圖分類號:U416.1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008-3383(2016)03-0040-02
作者簡介:葛凌(1981-),男,貴州興義人,工程師,研究方向:道路工程施工。
收稿日期:201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