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
佛教雖然流派眾多、戒律紛繁復(fù)雜,但有“五戒”是各派都要遵從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蘇曼殊一生,竟五犯其四。
第一次出家,蘇曼殊就犯下了殺生大戒,他抓了一只鴿子,躲到后院做五香鴿子吃,并因此被逐出寺門。他似乎還不以為然,曾向人津津樂道此次被逐事件,并作為素材寫進(jìn)小說中。之后他又參加“拒俄義勇隊”“華興會”等革命組織,舞槍弄棒,并多次參與武裝起義、暗殺行動的策劃工作,在第三次出家后不久,蘇曼殊還曾經(jīng)打算組織人槍殺康有為。
沒有路費的時候,這和尚也犯過偷盜戒。1903年,蘇曼殊打算去香港,陳獨秀等執(zhí)意強留,自己又沒有路費,他便偷了章士釗30元錢卷鋪蓋走人。第二次出家后,他還偷了師兄的度牒和錢。
蘇曼殊沒錢了,孫中山和廖仲愷資助他200元,當(dāng)晚,蘇曼殊廣邀朋友,說是有錢了,晚飯請客,居然還邀了“債主”孫中山和廖仲愷,廖仲愷有些生氣,孫中山倒是一笑了之,居然還真的去赴宴。
蘇曼殊對食欲的控制力堪稱天下倒數(shù)第一,他寫信給柳亞子,信中談及自己病中貪食,頗為詼諧:“病骨支離,異域飄零,舊游如夢,能不悲哉!瑛前日略清爽,因背醫(yī)生大吃年糕,故連日病勢,又屬不佳。每日服藥三劑,牛乳少許。足下試思之,藥豈得如八寶飯之容易入口耶?”在寫給另一位朋友的信中,蘇曼殊又說:“月餅甚好!但分啖之,譬如老虎食蚊子。先生豈欲吊人胃口耶?此來幸多拿七八只。午后試新衣,并赴順源食生姜炒雞三大碟,蝦仁面一小碗,蘋果五個。明日肚子洞泄否,一任天命耳?!彼髦嗍硞?,仍然對各類佳肴欲拒還迎,照單全收。
有一次,蘇曼殊去易白沙處做客,賓主相談甚歡,到了吃飯的時候,易白沙用中餐款待他。好家伙,蘇曼殊真是食量驚人,總共吃下炒面一碗、蝦膾兩盤、春卷十枚,還有許多糖果。易白沙以為蘇曼殊手頭拮據(jù),多日挨餓,才會這樣狼吞虎咽,便邀他明天再過來坐坐。蘇曼殊連連搖頭說:“不行,吃多了!明日須病,后日亦病。三日后當(dāng)再來打擾?!比绱撕里嬓凼?,朋友們戲稱他為“糖僧”和“牛肉大師”。為了吃,蘇曼殊甚至可以用錘子敲落鑲金的假牙,只為了拿金牙換糖吃,章士釗為此還寫了一首詩調(diào)侃他:“齒豁曾教金作床,只緣偏嗜膠牙糖。忽然糖盡囊羞澀,又脫金床付質(zhì)房?!?/p>
1918年,蘇曼殊兩次進(jìn)住上海寶昌路某醫(yī)院,錢用了不少,可病老是治不好,于是蘇曼殊就請好友周南陔代他向醫(yī)院方面交涉,那個醫(yī)院的院長也不多說,就拿出從蘇曼殊枕頭邊搜來的糖炒栗子,讓周南陔無話可說。后來轉(zhuǎn)到上海廣慈醫(yī)院,醫(yī)生仍然嚴(yán)禁他吃糖炒栗子,可他當(dāng)作耳旁風(fēng),照吃不誤。死后,友人還從他的枕頭下搜出很多糖炒栗子。
蘇曼殊的病一天天重起來,他寫信給在廣州的胡漢民,并附一紙讓胡轉(zhuǎn)交蕭萱,信上只畫了一個雞心,旁邊注明“不要雞心式”。誰也看不懂這是什么意思,只有蕭萱嘆息道:“和尚就要死了。他大概是想托我在廣州買一塊玉佩,好帶著去見他地下的未婚夫人吧?!庇谑鞘捿媪⒓慈ブ閷毜曩I下一塊方形碧玉,托徐謙火速帶往上海廣慈醫(yī)院。原來和尚在16歲時欲東渡日本尋母,卻沒有盤纏,得父親為其訂下姻緣的富家女子雪梅以隨身玉佩資助,方得成行。等到蘇曼殊回國,雪梅已紅顏早逝,這也許成為蘇曼殊在病危時仍不能釋懷的事情。
1918年5月2日,玉被帶到上海,和尚已在彌留之際,他強撐著用手把玉放到唇邊,親了一下,含笑辭別人世,和尚大歸矣。臨終遺言:“一切有情,都無掛礙?!焙糜殃惾ゲ?、柳亞子等集資為他在杭州西湖西泠橋畔孤山北麓做墳,和名妓蘇小小的墓南北對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