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英
翻轉課堂是新時期新技術背景下的課堂教學理念的革新.是集計算機技術、多媒體技術、互連網絡等多種現代化技術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應用,是對傳統(tǒng)教學理念和模式的翻轉.翻轉課堂實質是注重學生的發(fā)展,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在課堂上輔導學生自主學習與交流,更深入的展開討論,以及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基礎知識,教師制作的微課上傳到專門的網絡,學生課前通過網絡自學,自檢自測,帶著疑問進入第二天的課堂,教師在這個過程中通過網絡交流收集信息,找到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準備課堂上組織學生集體交流,討論,查找資料,共同解決.翻轉課堂理念推翻了傳統(tǒng)的教師課堂一言堂,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更充分的參與課堂教學過程,學生先學,教師后組織討論.這種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交流查找資料、分析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在課堂的學習積極性更充分,學習效率更高,是真正的高效課堂.
本文用“翻轉課堂”理念設計《變壓器》教學過程,以供大家共同探討.
1教學內容分析
1.1教材分析
《變壓器》是高中物理選修3-2教材中的內容,在之前有交變電流的相關知識,后面有電能輸送相關知識,是一個關鍵的知識點,涉及電磁感應,互感等知識內容,教材主要介紹變壓器的構造,通過實驗探究變壓器原副線圈的電壓與變壓器兩線圈匝數的關系.學生通過本節(jié)內容的學習,既可以學習到一些有用的知識,分析探究物理問題的方法,還可以更深刻的認識到物理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1.2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電磁感應的產生條件以及所遵循的基本規(guī)律,學會分析和解釋與電磁感應現象有關的物理現象.還學習了交變電流的相關知識,知道交變電流的產生及特點,知道這種電流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變壓器是生活中較常見的一種電氣設備,與生產生活聯(lián)系密切,應注重課堂與現實生活的聯(lián)系.培養(yǎng)學生的實驗實踐觀察能力,理論推導能力.
2教學目標
知道變壓器的基本構造;理解變壓器的工作原理;探究并應用變壓器的各種規(guī)律;能熟練應用控制變量法探究多變量問題;通過實驗探究體會科學探索過程,能體會能量守恒無處不在,激發(fā)科學探究的熱情,培養(yǎng)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3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變壓器的工作原理以及變壓規(guī)律.
教學難點:變壓器變壓比和匝數比關系;運用變壓器規(guī)律解決與變壓器相關問題.
4教學資源
教師:教材,多媒體電腦,PPT課件,微視頻,課前預學習練習、課堂反饋練習、拓展資料、變壓器、交流電壓表、交流電流表、可拆卸閉合鐵芯.
學生:教材、多媒體電腦.
5教學流程設計
5.1教學設計思路
翻轉課堂的理念是學生先學后教,學生課前通過閱讀教材,觀看老師制作的微課視頻,課前聯(lián)系,查閱相關資料進行預學習,理解并掌握相關知識.課堂上進行交流討論,驗證,探究,拓展.加深理解,并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解釋或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
5.2教學進程
5.2.1課前
教師:
(1)課前制作微課:根據電磁感應知識,判斷兩個彼此靠近互不相連的線圈,給其中一個線圈通直流電,另一個線圈中不會有電流產生;給一個線圈中通交變電流,另一個線圈中會有感應電流產生,這是電磁感應現象.若果把兩個線圈套在同一個鐵芯上,重復上述操作,會有什么現象產生?認識變壓器以及構造.
探索:兩個線圈中的電壓大小有什么關系?它們之間滿足什么規(guī)律?
實驗:保持線圈匝數不變,改變輸入電壓大小;
保持原線圈電壓以及匝數不變,改變副線圈匝數,測量副線圈電壓;
保持原線圈電壓以及副線圈匝數不變,改變原線圈匝數,測量副線圈電壓;
歸納,原副線圈的電壓比與匝數比的關系.
(2)學生收集相關信息,了解變壓器在生活生產中的應用,了解變壓器的相關知識.
(3)編制課前學生練習,收集與變壓器相關的資料,拓寬學生的視野.
(4)將制作的微視頻、資料、練習上傳到網絡平臺.
(5)在網絡平臺與學生組織進行交流,及時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統(tǒng)計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為課堂教學活動準備.
學生:
(1)學生通過觀看微視頻、閱讀教材、查閱資料預先自主學習.
(2)學生在網絡平臺提出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進行交流.
(3)完成老師上傳的課前作業(yè).
設計意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是讓學生先學習,發(fā)現問題,提出問題,然后自己通過查找資料,與同學老師交流,討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拓展應用,解決相關問題,課堂的重點不再是傳授課本知識,而是學生交流討論的平臺,拓展的空間,學生學習基本知識的時間都是課外獨立自主完成,教師給學生提供交流平臺,輔助學生查找資料,合作學習,課堂上更具有針對性,重點更突出,目標更明確,課堂效率更高.
5.2.2課堂中
(1)學生自學情況反饋
教師:通過系統(tǒng)平臺統(tǒng)計,檢查學生課前學習情況,了解學生的困惑、難點與錯誤.教師進行反饋及答疑,共性問題集體講解,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問題分別解釋答疑交流.
學生:通過老師講解自檢自查,糾正自己的自學練習與學習情況.
分組討論.
教師:將學生分成4~6人一組,討論變壓器變壓原理以及在生活中的應用,應用變壓器是應該注意的問題.
5.2.3合作探究
演示變壓器副線圈空載時,原線圈的電流和電壓.
教師:將一實驗室用理想變壓器原線圈與一個交流電流表串聯(lián),保持副線圈空載,后與交變電流源接通,用交流電壓表測量原線圈電壓,電流表示數為零.
學生:[JP3]觀察現象,提出問題,分組討論,分析原理,解釋現象.[JP]
變壓器副線圈空載,就沒有消耗能量,變壓器就不能輸入能量.——能量守恒.
進一步分析變壓器工作時可能會有哪些方式消耗能量?
電能—磁場能—電能
線圈—鐵芯—線圈
怎樣減少能量損耗?線圈導線的選擇,鐵芯的構造,變壓器的降溫處理.
設計意圖通過教材的學習,資料的閱讀,學生已經基本了解基本知識以及會簡單應用,通過課堂討論與交流,學生能夠更深入的了解相關知識以及生活生產中應該注意的問題,課堂不再是教師的課堂,學生充分地參與課堂,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思維習慣,學會尊重科學實際,用科學方法研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