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 嵐 宋琦偉 馮 珩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孖嶺社康中心,518000)
?
健脾理氣湯對促進糖尿病胃輕癱患者消化功能改善效果分析
凌嵐宋琦偉馮珩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qū)第二人民醫(yī)院孖嶺社康中心,518000)
糖尿病史較長患者多伴隨胃動力障礙,臨床表現(xiàn)為胃排空延緩、胃張力低下等,不僅影響患者消化功能及生活質(zhì)量,還可影響血糖控制效果,增加其他慢性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多潘立酮為常見促胃動力藥物,但對此類患者療效多不顯著,且可導致多種不良反應[2]。健脾理氣療法從中醫(yī)角度對糖尿病胃輕癱提出了新的治療方向,認為脾虛失運乃發(fā)病之本。本研究旨在驗證中醫(yī)療法的價值,報道如下。
一般資料
納入符合要求患者共60例,就診時間均在2014年1月—12月,隨機數(shù)字表法均分為兩組。觀察組30例,男12例,女18例,年齡19~64歲,平均(55.2±8.1)歲,糖尿病病程8~18年,平均(15.4±2.2)年,空腹血糖(8.8±3.4)mmol/L;對照組30例,男14例,女16例,年齡18~65歲,平均(54.8±7.9)歲,糖尿病病程7~19年,平均(15.8±2.5)年,空腹血糖(8.9±3.1)mmol/L。兩組一般信息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納入標準:參考WHO標準確診為糖尿?。粎⒖肌秲?nèi)科疾病診斷標準》確診為糖尿病胃輕癱;中醫(yī)證候符合脾虛氣滯證標準;年齡18~65歲;治療前1周未應用促胃動力藥物;排除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排除上消化道器質(zhì)性病變;患者知情同意。本研究已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治療方法
兩組維持常規(guī)血糖控制方案不變,在合理飲食的基礎上,對照組口服多潘立酮(輔仁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生產(chǎn),國藥準字H20123058)20 mg/次,3次/d,餐前服用;觀察組口服健脾理氣湯,1劑/d,水煎服,分2次服用。方藥組成:黃芪30 g,枳殼20 g,莪術、丹參各15 g,茯苓、厚樸、香附、白術各12 g,蒲公英、石斛各10 g;納呆者加用山楂、雞內(nèi)金各15 g,炒麥芽12 g;多尿者加用烏藥、益智仁各9 g;嘔吐者加用法半夏12 g,竹茹10 g,陳皮6 g。
所有患者均持續(xù)治療2周,統(tǒng)計療效、治療前后血漿胃動素水平、胃排空率、不良反應情況。
治療結果
療效標準:胃脘脹滿、惡心嘔吐、噯氣、厭食、上腹痛或胃灼熱感五項為指標,按5級法評分,治療后積分減少75%以上為顯效;減少25%~75%為有效,25%以下為無效,以顯效率及有效率之和為總有效率。4 h胃排空檢測:行X線固體鋇透胃排空檢測,鋇條吞服總數(shù)20根,進餐4 h后檢測。血漿胃動素水平行放射免疫法檢測,血液標本為清晨空腹靜脈血。實驗室檢測均委托上級醫(yī)院開展,檢測有效率100%。
兩組療效對比: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3.3%,明顯高于對照組7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療效對比[例(%)]
兩組實驗室檢測指標對比:兩組治療前4 h胃排空率及血漿胃動素無明顯差異(P<0.05);治療后4 h胃排空率均明顯上升、血漿胃動素均明顯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治療后4 h胃排空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血漿胃動素水平明顯低于對照組,上述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實驗室檢測指標對比±s)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
兩組不良反應情況對比:觀察組未見任何藥物不良反應,對照組出現(xiàn)5例口干,4例頭痛,不良反應發(fā)生率30.0%,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討論
糖尿病胃輕癱為糖尿病常見慢性并發(fā)癥,其發(fā)生機制目前尚未完全明確,推測可能與自主神經(jīng)病變、神經(jīng)胃腸病學、高血糖影響、胃腸激素影響等因素有關[3,4]??尚械闹委煼椒òù傥竸恿λ幬?、電起搏、手術等,又以藥物治療最為普遍,周勁剛[5]報道枸櫞酸莫沙必利單用可達到72.73%總有效率,其他亦有對照組口服西沙必利的報道[6],均表明在控制血糖的基礎上單用西藥促胃動力有一定價值。本例對照組應用多潘立酮,為選擇性多巴胺2受體拮抗劑,臨床應用亦提示具備一定療效,但本研究對照組總有效率僅為70.0%,且4 h胃排空率仍較低,而血漿胃動素水平仍較高,同時該藥物不良反應較多,常使患者表現(xiàn)出頭痛、口干等癥狀,這也限制了其應用價值,提示需探尋更為可靠的治療方案。
中醫(yī)對糖尿病胃輕癱的研究有助于提供新的治療方案。根據(jù)該疾病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可以將其歸入“痞滿”“胃緩”范疇[7,8],《雜病源流犀燭》認為:“痞滿,脾病也。本由脾氣虛,及氣郁不能運行。”《本草經(jīng)疏》也有將其歸因于脾虛兼氣滯的記載,表明其病機可以總結為:消渴日久耗氣傷陰,導致脾胃虛弱,不能承納運化,使食物停滯,久之痰濕水飲,肝氣郁滯犯胃,使胃氣痞塞、胃絡阻滯,從而形成呃逆、噯氣等臨床表現(xiàn)??梢姡悄虿∥篙p癱雖定位在胃,但與脾臟有密切關系,因此治療的關鍵在于益氣健脾、理氣通絡。
觀察組所用健脾理氣湯則為益氣健脾、理氣通絡良方。黃芪主補氣健脾,與茯苓、白術聯(lián)用效果更佳;枳殼行滯消脹,有促進胃腸蠕動功效;另有香附、厚樸重在調(diào)理氣機,氣機暢達而疼痛自止;丹參、莪術寓攻于補;蒲公英、石斛清熱解毒,與其他藥物配伍,能夠表現(xiàn)出較佳療效。應用該方,觀察組總有效率上升至93.3%,且胃排空率及血漿胃動素水平控制效果明顯更好,且觀察組未出現(xiàn)藥物不良反應,葛海燕等[9]以動物研究證實該療法還有助于改善胃動力及胃血流,可見,健脾理氣是提升糖尿病胃輕癱患者消化功能的可靠方案。
總之,糖尿病胃輕癱與脾胃虛弱有關,且健脾理氣療法治療效果優(yōu)于多潘立酮,值得關注。
參考文獻
[1]范宏宇,張春暉,楊潔,等.健脾降濁法治療糖尿病胃輕癱臨床觀察[J].河北中醫(yī)藥學報,2012,27(2):28,46.
[2]黃普.多潘立酮聯(lián)合黃芪注射液治療糖尿病性胃輕癱的臨床研究[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2,50(32):63-64.
[3]楊開來.加味枳實消痞湯治療糖尿病胃輕癱60例[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消化雜志,2012,20(1):33-34.
[4]王瑩,嚴東標,虞成畢.健脾益氣化瘀方治療糖尿病胃輕癱36例臨床觀察[J].中國醫(yī)學創(chuàng)新,2010,7(8):55-56.
[5]周勁剛.芳香化濕湯治療濕濁型糖尿病性胃輕癱[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7):292-294.
[6]蘭希仁,姚寶泰.健脾消滯湯加減治療糖尿病胃輕癱的臨床分析[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5,21(10):203-206.
[7]徐春華,馬建偉.糖尿病胃輕癱中西醫(yī)研究診治進展[J].貴陽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34(1):121-126.
[8]孔艷華,祝捷,郜同心.糖尿病胃輕癱發(fā)病機制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33):25-26.
[9]葛海燕,沈明勤,李娟.中醫(yī)益氣健脾與養(yǎng)陰和胃法對糖尿病胃輕癱大鼠胃動力和胃血流的作用比較[J].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2012,18(12):238-242.
(收稿日期2015-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