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巖
人們贊美的并非是磨難,而是在磨難面前不低頭的精神。
一本新書的出版,總要對讀者有所告知。有的提供和披露一些信息資訊,有的帶有某種暗示和隱喻,有的藉此為佐證并做出某種訴說,給受眾或多或少產(chǎn)生某種影響。翻開新書《溫家寶地質筆記》,輾轉床頭案邊,數(shù)日意猶未盡,這本書在向我們訴說著什么呢?
本書收錄了作者1968年至1985年的18年間,在地質系統(tǒng)工作、學習的160余篇筆記、632幅手跡影印件以及數(shù)十篇回憶文章,記錄了作者從青年到中年一段寶貴的工作經(jīng)歷,也是一段最美好的時光。書中有對地質現(xiàn)象的觀察和描述,有科學考察的經(jīng)歷和收獲,有對民生之艱的思考和自勉,有對祖國壯美山河的由衷贊美……
歌聲在山谷里回響
巍峨祁連橫貫甘陜,腹地的主峰周圍,高山林立,溝壑縱橫,冰雪熠熠生光。作為地質隊員的野外考察,工作和生活單調(diào)枯燥,充滿困難乃至危險。但在作者的筆下,始終洋溢著艱苦而又快樂,貧瘠又不失豐富的情趣----
“我喜歡層巒疊嶂的山峰。我們常在沒有人煙的地方工作,每次上山,除了幾個地質人員外,很少能見到人。有時,騎著牦?;蝰橊勔呱弦惶臁N乙贿呑咭贿叧?,把從小學會的歌曲都唱上一遍??諘绲纳揭?,只有我的歌聲在山谷里回響……”
這充滿田園牧歌的場景,美好而充滿詩意,在書中多有記敘。在連綿千余公里的祁連山里,在海拔4000至5000米的高山之間,作者融入自然,苦中有樂,表達了像冰雪般純凈與美好的心靈。
作者多年沿洪水壩河進行地質觀測,河的兩岸多為懸崖峭壁,河水洶涌澎湃。天冷時,河面上間或冰雪覆蓋,河流也成為暗河。書中寫道:“一次,我騎著牦牛過疏勒河。河流湍急,行到河中間,牦牛也站不穩(wěn),而且水愈來愈深。我死死地抱住牦牛,隨它漂流過河,下半身都濕透了。曾經(jīng)有位水性很好的河南籍地質隊員過疏勒河時,因洪水暴發(fā),人和駱駝一起被洪水沖走,尸體始終沒有找到?!边€有一次夜降暴雨,洪水不斷上漲,他們幾個地質隊員一夜連續(xù)向山上搬了三次帳篷。面對這種磨難,作者寫道:“我堅信,沒有翻不過去的山,也沒有到不了的嶺。山越高,意志愈堅;嶺越遠,胸懷愈寬。一個不畏艱難困苦的人,一定會到達光輝的頂點?!?/p>
自古英才始于磨難。人們贊美的并非是磨難,而是在磨難面前不低頭的頑強精神。苦難磨煉意志,堅定人的信念,提升人的品德,也培養(yǎng)了至真至純的情感。
作者曾在后來有過這樣的表述:他最景仰的是燦爛的星空。一個有情懷的人,工作和生活就會超越苦和樂、得與失的層面,始終保持純潔質樸的價值觀和精神追求。這也是他在以后擔任更重要責任時的一貫品格。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每條地質路線的布置都有既定的目的和任務,地質人員在路線上須連續(xù)進行地質觀察,盡可能從已觀察點追索到下一個觀測點,以了解和掌握地質構造等地質要素及變化情況,以從中分析尋找規(guī)律,得出完整的認識。
在野外考察中,作者常順著深溝爬至山脊,在荒無人煙的地方,為明確一個點,跑上一兩個小時的山路。在野外考察中,有“遙測點”的說法,即通過遠眺目測加以描述,在地形圖上作個定點,這也能說得過去。但作者從未這樣作過“遙測”,總是不惜多爬幾個山頭,認真地記錄下自己看到的一切。
作為地質找礦專業(yè)畢業(yè)的研究生,作者從測量、填圖到考察地貌,每一個步驟都秉持專業(yè)性并落實到各個細節(jié)。那些在山區(qū)實測后的地質單面圖和測量記錄,書寫嚴格規(guī)范,比例精準適當。而所有的工作筆記,都書寫工整,一絲不茍。書中一幅幅當年現(xiàn)場的測繪和示意圖,都顯示著執(zhí)著的嚴謹和和科學精神。
是什么內(nèi)在的動力在驅使作者一直秉持這樣的工作精神呢?書中寫道:“我深知,世間有些路非要自己去面對,自己去跋涉的。只要有目標,即使路再長再遠,山再艱再險,也得咬緊牙關走下去?!薄拔覜Q不能偷懶,否則我將痛苦不可釋?!边@是作者發(fā)乎于心的內(nèi)在力量,也是一種信念的堅守。
作事風格因人而異,有人抓大放小,舉重若輕。有人以嚴謹、細膩為特點,在工作中來不得半點馬虎。因為許多所謂的小事意義并不在小,而且在走上重要領導崗位后,身邊也就沒有了小事。不以善小而不為,實際上也是在追求一種完美的境界。作者在書中,昭示著這樣一種做事的風格,做人的品格。
立身以立學為先
論語說:“篤信好學,死守善道?!薄安粚W自知,不問自曉,古今行事,未之有也。”作者立身以立學為先,貫穿了他的全部工作和生活。
作者當年赴甘肅工作時,帶了四件行李,其中有兩件是裝滿書籍的小木箱,里面是他喜歡的歷史、哲學和文學作品,以及專業(yè)圖書。在荒郊野嶺的夜晚,奔波勞累了一天的同事們,有的在帳篷里聊天,有的在打撲克和下棋。作者卻利用寧靜的山區(qū)時光,抓住閑睱時間進行大量的閱讀和思考。他給自己制定了學習計劃,每個冬天自學一門學科,讀最新的地質科技文獻,讀許多文史哲和英語圖書,為此,購買了《中國通史簡編》、《史記》、《資治通鑒》等圖書。
作者稱這本書是他用雙腳走出來的,從真實還原他的地質歲月而言,這是一部來自祁連山脈的真實訴說。但這部書里,也一直貫穿著作者勤奮的學習生涯。書中有一部分“文史讀書筆記選”影印件,密密麻麻而又整齊有序地記錄著大量摘錄的資料和點評,充滿修身、養(yǎng)性、正心這些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和要義。
人生像一條河流,由無數(shù)的支流匯集而成?!吨杏埂氛f:“莫見于隱,莫顯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即在任何時候,嚴守本分,表里一致,慎始慎終。知道控制和約束自己,表現(xiàn)出良好的個人修養(yǎng),這就是升華到了慎獨的境界。
世上最美好的東西,都是由勤奮創(chuàng)造的。業(yè)精于勤,行成于思。通過由淺入深、積少成多的學習和積累,不斷總結經(jīng)驗教訓,通過比較、對照、反復和提高,最終能一步步把事情推向更加美好。
懷舊是一種格調(diào)和生活哲學,反映了一種行為文化和生活狀態(tài),這如同一支鎮(zhèn)痛劑,撫慰時光流逝帶給人們的某些傷感。據(jù)社會調(diào)查,有半數(shù)以上的人們有時有懷舊情節(jié),舊物、故人和逝去的歲月都是懷舊通用的題材。其實歷史就是在懷舊中前行的。國家越發(fā)達,人們可能越懷舊,從而把現(xiàn)代生活與傳統(tǒng)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稖丶覍毜刭|筆記》是一本懷舊內(nèi)容的書,它的字里行間,仍散發(fā)著當年作者青春的活力,這就給讀者提供了閱讀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