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瑋瑋
【摘要】 目的 探討先天性淚道阻塞患兒采用Crawford淚道置管術進行治療的臨床效果。方法 80例(110眼)先天性淚道阻塞患兒進行臨床研究, 明確患兒的淚道阻塞類型后, 均行Crawford淚道置管術進行治療。術后進行2~6個月的隨訪, 觀察患兒的治療效果。結果 本組80例(110眼)患兒治療后, 98眼(89.09%)痊愈, 10眼(9.09%)好轉, 2眼(1.82%)無效。先天性單純性淚道阻塞患兒治療后的痊愈率顯著高于先天性復雜淚道阻塞與后天性淚道阻塞患兒(P<0.05)。結論 對先天性淚道阻塞患兒采用Crawford淚道置管術進行治療, 療效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
【關鍵詞】 Crawford淚道置管術;先天性淚道阻塞;臨床療效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6.15.090
先天性淚道阻塞是兒科臨床上的一種常見疾病, 確診后多行淚道探通術進行治療, 而經該術式治療無明顯效果者則需行淚道插管術進行治療[1]。本次研究收集本院接診的患先天性淚道阻塞的80例(110眼)患兒進行研究, 均行Crawford淚道置管術進行治療, 效果較為滿意, 現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收集本院2013年10月~2015年6月接診的80例(110眼)先天性淚道阻塞患兒, 所有患兒來院就診前均有淚道阻塞治療史, 其中男48例, 女32例;年齡最小9個月, 最大14歲, 平均年齡(5.71±3.34)歲;疾病類型:85眼為先天性單純性淚道阻塞, 19眼為先天性復雜淚道阻塞, 4眼為偽膜性結膜炎繼發(fā)性淚道阻塞, 2眼為外傷性淚道阻塞。
1. 2 治療方法
1. 2. 1 儀器及材料 儀器選用一體式橄欖球型Crawford淚道置管系統(tǒng)及配套的插管鉤、鼻鏡、鼻竇內窺鏡、淚點擴張器、淚道探針等。
1. 2. 2 手術方法 術前協助患兒常規(guī)查體, 排除麻醉禁忌證。術前給予常規(guī)淚道沖洗, 如果發(fā)現存在大量的膿性分泌物, 則在術前3 d對淚道進行連續(xù)沖洗, 1次/d, 并給予抗生素眼藥水局部用藥3 d。常規(guī)給予喉罩全身麻醉, 消毒術眼及術側上唇部、鼻部, 給予1%濃度的腎上腺素利多卡因紗條填塞術側鼻腔下鼻道, 確保填塞正確。按照患兒的年齡選取合適的淚道探針經進行淚道探通。然后分別于上、下淚道, 把Crawford淚道置管系統(tǒng)引導探針依次經上下淚小點、淚小管、淚總管、淚囊及鼻淚管送入下鼻道中。于鼻內窺鏡下明確探針的位置, 以插管鉤經下鼻道對探針橄欖球進行引導, 且將其引出鼻腔。經鼻腔引出一體式空心硅管, 給予慕絲5-0黑絲線于鼻孔齊平處對硅管進行結扎, 將多余的硅管剪除。術后均給予抗生素口服3 d, 給予抗生素眼藥水局部用藥, 3次/d, 連續(xù)1周。給予海洋生理鹽水噴鼻劑, 對患兒的鼻腔進行不定期清潔, 且對所有患兒進行2~6個月的隨訪, 以觀察患兒治療后的結膜囊內淚液潴留情況、局部是否存在分泌物、插管部位等, 同時經淚道沖洗術觀察患兒淚道的通暢性, 且進行淚道染料排泄試驗(DDT), 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酌情拔管。
1. 3 療效評估標準[2] 痊愈:將淚道硅管拔除后, 淚道沖洗時灌洗液均順利流入患兒的口腔或鼻道中, 且未見分泌物, 結膜囊處未見分泌物, 未出現流淚癥狀, 未見復發(fā), DDT試驗顯示為陰性。好轉:淚道沖洗通暢或通而不暢, 結膜囊處未見分泌物, 偶爾產生流淚癥狀, DDT可疑。無效:淚道沖洗不通暢, 所有沖洗液均全部反流, 依然存在溢淚和結膜囊分泌物, DDT試驗顯示為陽性。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臨床療效 本組80例(110眼)患兒治療后, 98眼(89.09%)痊愈, 10眼(9.09%)好轉, 2眼(1.82%)無效。
2. 2 不同淚道阻塞類型及程度患兒的臨床療效對比 先天性單純性淚道阻塞85眼中, 痊愈83眼, 占97.65%;先天性復雜淚道阻塞19眼中, 痊愈15眼, 占78.95%;后天性淚道阻塞的6眼中, 痊愈2眼, 占33.33%。先天性單純性淚道阻塞患兒的痊愈率顯著高于先天性復雜淚道阻塞與后天性淚道阻塞患兒(P<0.05)。
3 討論
臨床經驗表明, 早期及時的淚道探通治療先天性淚道阻塞能夠獲得良好的治療效果, 而對行該治療失敗的患兒, 則大多需行淚道插管術進行治療。Crawford探針屬于一體式硅管系統(tǒng), 經鼻淚管開口處給予探針插入鼻腔, 具有良好的固定性, 易以鼻腔鉤探到且直接進行鉤取, 與相關報道中淚道插管術相比, 其固定性更強, 明顯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3]。
本次研究中對80例(110眼)患兒采用Crawford淚道置管術進行治療, 結果顯示, 共有98眼痊愈, 痊愈率為89.09%。同時, 本研究還發(fā)現, 先天性單純性淚道阻塞患兒的痊愈率顯著高于先天性復雜淚道阻塞與后天性淚道阻塞患兒(P<0.05), 提示患兒的治療史與淚道阻塞類型及程度會對其療效造成影響。
綜上所述, 對先天性淚道阻塞患兒采用Crawford淚道置管術進行治療, 療效顯著, 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趙偉, 陳麗麗, 項道滿, 等.兒童先天性淚道阻塞臨床分型對淚道探通療效的影響.中華醫(yī)學雜志, 2012, 92(35):2477-2480.
[2] 徐鑫, 向敏, 丁瓊弟, 等.先天性淚道阻塞探通治療的臨床體會. 國際眼科雜志, 2012, 12(6):1176-1178.
[3] 高巖.淚道置管術治療淚道疾病.中國實用眼科雜志, 2015, 33
(10):1081-1082.
[收稿日期:2016-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