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
[摘 要]寫作可以抒發(fā)人的感情,可以描繪大自然的多姿,可以盡情的挖掘靈感,觸發(fā)想象,肆意的創(chuàng)作,可以把每一件平淡無奇的事,包裝成我們筆下精美的作品。由于寫作自身的特點,任何生活和學科都可以從中找到合乎自身表現的形式,但寫作者要能傳達出自身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思考和體驗,就需要寫作者充分發(fā)揮主體精神。因而初中寫作教學是最需要發(fā)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科,也是最能培養(yǎng)學生主體性的學科。
[關鍵詞]初中生;寫作
一、主體性寫作的內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這個過程體現著寫作主體的機智與創(chuàng)造。然而,縱觀現在的作文教學,卻呈現出令人堪憂的狀況:學生拿到命題,茫然無措,無從下手。胡編亂造,于是“造”出了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毫無創(chuàng)意可言的作文。長期以來,這種“為寫而寫”已成了學生寫作的唯一理由。所以,教師必須把學生從條條框框的桎梏中解放出來,實施主體性教學策略,始終把學生作為寫作的主體,遵循學生的認識規(guī)律,引領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變單純傳授寫作技能為著重培養(yǎng)主體意識與挖掘主體潛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使學生愿寫、樂寫、善寫、會寫,自由、暢快、無拘無束地抒發(fā)自己獨特的感受、體驗,張揚自己的個性。那么該如何促進學生寫作主體性的培養(yǎng)呢?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探討。
二、對學生進行留心觀察,豐富積淀的培養(yǎng)
寫作是將自己對客觀事物的感受,理解,認識用書面語言外化出來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完成,別人是不能代替。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會生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來源。魯迅也說:“對于任何事物,必須觀察準確,透徹才好下筆?!?因此觀察是基礎的一環(huán)。
很多學生作文時,時常感到無事物可寫,其實并不是無事物可寫,而是自己平時沒有發(fā)現,沒有留心,作文貴在真實,只有認真細致地觀察,寫出的文章才會真實感人,因此我們要引導學生認識生活,培養(yǎng)他們觀察事物的興趣。寫文章靠的是平時的積累,包括思想,知識,語言等方面的積累 ,而作文積累的途徑,首先來自于直接體驗的生活。學生有了豐富的生活內容,并對生活有一定的認識能力,才能為作文解決源頭的問題。我們要引導學生走生活作文的道路。培養(yǎng)學生自主觀察能力,引導他們做生活的有心人,時時處處留心觀察生活,生活中的人和事。
三、怎樣才能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主體性
(一)引導自主寫作,確立學生主體地位
現如今的初中作文教學仍以命題作文為主,因為命題作文定了框框,提了要求,有統(tǒng)一的思路,教師好教。但學生好寫嗎?其實不然。他們如同被規(guī)定了跑道,大家只能在狹窄的“道”上“行走”,學生的需要、思考,要么被忽略,要么被摒棄,他們怎能寫出富有個性、流露出真情實感的作文?試想,如果我們把命題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他們寫作的積極性一定會大大提高。作為教師,不要怕沒有一個具體的題目,學生會天馬行空、偏離主題,胡說八道。我們應相信,讓學生參與命題,使題目成為他們思想、感悟交流、碰撞后的精髓,這種精髓是獨特的、唯一的,沒有重復,沒有抄襲,寫出的作文定是百花齊放、精彩紛呈。
學生需要更多的心靈獨白,需要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寫出來,所以,讓他們無拘無束地寫作,才能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寫作的主體性。除了必要的命題作文外,可以讓他們自由選擇適合自己的寫作模式,如日記、周記、隨想、心得等。
(二)培養(yǎng)寫作積極性,喚醒學生主體意識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寫作也是一樣,若想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就得從培養(yǎng)興趣入手,提高寫作的積極性。如何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1)積極觀察生活, 豐富寫作素材。寫作,是將自己對客觀事物感受的理解、認識,用書面語言外化出來的過程。這個過程,必須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才能完成,別人是不能替代的。而這個“主動性”往往要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果生活單調,就缺乏表現欲。俗話說:“處處留心皆學問”豐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會生活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寫作來源。魯迅說:“對于任何事物,必須觀察準確、透徹才好下筆?!币虼擞^察是基礎的一環(huán)。
(2)培養(yǎng)觀察能力。觀察能力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的一種基本能力,通過觀察,使學生獲得寫作材料,便可解決“無話可說”的問題。在平時我經常組織學生觀察生活,觀察社會、觀察自然。通過觀察,使學生積累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題材庫。使學生“需之切,樂其業(yè)”使學生通過觀察思維,有了表達的愿望。
(3)多角度觀察事物。要做到全面觀察事物,就必須做到多角度觀察。首先要確定觀察對象,然后想法設法的接近它,仔細觀察。比如寫人,可仿照《孔乙己》中對孔乙己的描寫方法,從人物的肖像,衣著,舉止和言談等方面觀察,把握特征。
(4)讓學生享受成功的快樂。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成功是一種重大的情緒力量,它可以激發(fā)學生好好學習的愿望?!保ㄗ⑨專┟恳粋€孩子都喜歡把自己的優(yōu)點、長處、聰明和獲得的成功展示在眾人面前,期望得到他人的肯定和贊揚,由此享受成功的快樂。在習作教學中,學生有了成功的體驗,就能激發(fā)他們的積極性,進而熱情、主動地探究、實踐,最終提高寫作能力。所以,教師要盡可能地創(chuàng)造機會和條件,引導每一個孩子參與到寫作教學的各項活動中,使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激發(fā)他們習作的興趣。
(三)改進教學方式,促進學生主體參與性
教學方法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教師要圍繞目標和學生實際設計教學方法和思路,使學生通過寫作訓練,達到自能作文的目的。所以,教師必須不斷調整和改革教法,教給學生寫作方法。
四、結語
總之,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主體性就是在習作教學中,讓學生成為寫作的主體,重視他們的主動發(fā)展,充分發(fā)揮他們的主體作用,培養(yǎng)他們的主體意識與能力。引導學生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認識生活,去觀察實踐豐富見聞,認識事物獲得感受。使學生用獨特的、富有個性的語言,自由又自如地描繪生活、抒發(fā)真情、展現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