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記者_歐偉
親子戶外:生活處處皆學堂
特約記者_歐偉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曾經(jīng)說:三人行,必有我?guī)?。他向我們傳遞了一種身邊處處有老師的觀念。
如今,隨著時代變遷,我們不但要保持隨時向身邊的人請教的姿態(tài),更要有一種時時處處都要向我們身邊的一切人和事物學習的態(tài)度。因為,如今的學習,不僅僅是坐在學校教室里聽課,更可以利用周末和節(jié)假日來到廣闊的大自然,向自然界的動物和植物學習。
近日,筆者走進了成都東山親子戶外基地,看看他們是如何把學堂延伸到課外和戶外去的。
“無需做太多的引導,看到了山,看到了樹,孩子們自然會跑上去。因此我始終認為戶外運動和攀爬是人類的本性?!?/p>
故事得從東山親子戶外的創(chuàng)始人成成爸說起。
因為兒子的小名叫成成,所以大家都稱呼他為成成爸,反而忽略了羅敬恒這個真實的名字。
前兩年,成成上小學后,爸爸發(fā)現(xiàn)這個原來喜歡玩具和繪本的孩子,漸漸把電腦和手機當成了主要伴侶?!氨緛碇髁鹘逃呀?jīng)占據(jù)了他大部分的時間,而剩下的時間,如果都沉溺在電視和手機游戲中,那他將離我們希望看到的那個身強體壯、開朗陽光的男孩子形象越來越遠?!?/p>
是時候要做點改變了。打定主意后,成成爸開始帶著孩子一起報名參加一些露營、徒步、溯溪等戶外活動。“因為我原本就是一個熱愛戶外的人,而且與大多數(shù)人報旅行團、購買景區(qū)門票、坐觀光車、住賓館酒店不同,我們玩的都是自虐性質的‘另類’旅游,更多體現(xiàn)一種DIY精神。只是那時候孩子還小,體能不足以勝任,所以我沒有怎么帶他一塊去玩?!?/p>
從那以后,成成爸外出活動都會帶上兒子,慢慢教他怎么用繩子,怎么打繩結,怎么尋找水源,怎么生火……而在這個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戶外運動其實天生對小孩子具有無窮吸引力。
這些課程,在學校里卻不會開設的。書本上雖然有,但如果不去野外實踐,那永遠只是紙上談兵。成成爸決定創(chuàng)辦這樣一個機構來為我們的孩子找回“野性”,向大自然學習那些我們本該擁有的技能和知識。于是有了今天的成都東山親子戶外。
筆者在東山親子戶外基地看到,他們開設的課程,涵蓋了職業(yè)體驗、財商教育、野外生存等領域。
比如,野外生存有攀巖、巖降、 溯溪、尋找合適的水源地和宿營點、生火、搭帳篷等項目。在我們成人看來不過是花幾小時甚至幾分鐘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在孩子那兒,卻不僅僅是學習一項技能,更是學習如何與團隊伙伴進行合作,共同完成一項作業(yè)。
就拿搭帳篷來說,對孩子們而言,必須要至少兩個人才可以完成?!拔覀兂思夹g指導外,一般不會干涉孩子們的分工和協(xié)作。”成成爸說。孩子如何選擇自己的協(xié)作伙伴,如何進行分工,不同性格的孩子的特點就會表現(xiàn)出來。比如,面對挫折和同伴的失誤,有的孩子會表現(xiàn)得很急躁,恨不得代勞;有的則會如我們成人一樣,數(shù)落和埋怨;有的則會一起找到原因,幫助伙伴,或交換角色,發(fā)揮長處,共同把搭帳篷這件事情完成。
“你說,這些知識和經(jīng)驗,是父母的說教和老師在課堂上講述就可以獲得的嗎?一定要通過這樣的實踐和協(xié)作,每個人才會看到自己的長處和短處。而父母也通過這樣的活動,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更有針對性地幫助他們,共同把事情做得更好?!?/p>
前些日子,東山親子戶外在成都寬窄巷子進行了一場“一元生存”的財商教育活動。早上,家長把孩子送到集合點,交給領隊老師以后,就自行離開。小朋友們只攜帶一塊錢,通過做任務和職業(yè)角色體驗,來掙到自己一天的飯錢和交通費用。“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孩子明白勞動和價值的意義,培養(yǎng)挫折感。這個世界,除了父母的錢以外,其他錢都是需要自己付諸努力才有可能獲得的,而且并不是只要付出了就一定能獲得——這就是挫折感。你愿意你的孩子現(xiàn)在就明白挫折的意義并戰(zhàn)勝這種情緒,還是希望他順風順水的大學畢業(yè)出了社會后才開始學習面對挫折呢?”成成爸笑著反問。
我們在農村或山區(qū)進行戶外拓展活動的時候,有時候會碰到蛇或者狗等動物。絕大多數(shù)家長給孩子灌輸?shù)木褪怯鲆妱游?,轉身就跑,或躲著走。其實這種理念是錯誤的?!捌鋵崳啾葎游?,我們人類這種龐然大物在動物眼中,更令它們感到害怕?!?/p>
成成爸講述了他和兒子在峨眉后山張溝露營的故事:小成成看見一條蛇,嚇得尖叫起來。而蛇也轉身溜進路邊的草叢里去了。事后,他對成成說,你這么大一個人,蛇還不及你的手腕粗,論力量、論智慧,只有它怕你的,你怎么會怕它呢?其實,動物見到你,比你見到它更害怕。因為,在它眼中,你已經(jīng)是一個巨人一般的龐然大物了。而且,我們進入了他們的棲息領地,算是闖入者,是不是應該表現(xiàn)得更友好與平和?
成成爸也教孩子們如何在面對動物時做出正確反應,比如在野外遇到狗或者其它有攻擊性的動物,不要尖叫,也不要轉身奔跑(很少有跑不過兩條腿的人的四肢動物)。而應該面對它,不要直視它的眼睛,盯著它面前的地面,手放在身后,慢慢后退。在不知道你的底細和虛實前,動物也不會貿然攻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