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西蒙·芒迪
?
慢慢來,不要嚇到她婚介所里的“朝韓統(tǒng)一”
文|西蒙·芒迪
脫北者面臨的麻煩預示著首爾可能面臨的挑戰(zhàn),如果朝鮮半島真的統(tǒng)一,那么韓國將迎來更龐大的移民潮。與此同時,在以脫北者為服務對象的婚介所里,他們也在進行著“自己的統(tǒng)一事業(yè)”
“一切都得保密,不像在韓國這么開放。倒不是說害怕受處罰,而是文化使然?!?/p>
韓雪香是一位朝鮮政府官員的女兒,今年30歲,她說:過去20年逃往韓國的朝鮮人超過2.5萬人,他們面臨著各種令人無所適從的文化差異,許多人無論從經(jīng)濟上還是從社會上都難以融入韓國,更不用說大膽的約會場面。
但韓雪香和她的生意伙伴——51歲的金敏貞,將這一文化差異轉化成她們的優(yōu)勢,倆人合作創(chuàng)建了婚介機構Eve,旨在幫助朝鮮難民同胞找到如意郎君。
Eve位于首爾西部某區(qū),辦公室的墻上掛著一面白板,上面列出了未來數(shù)日安排好的十幾場約會,女方都是朝鮮人,而男方都是韓國人。其中有三個標紅的日期,分別是馬上要舉行的兩場婚禮,以及一個預產(chǎn)期。
這家婚介所有10名員工,其中一個員工正向一位面露羞色、即將邁入中年的男士介紹服務項目。他們身邊的墻上掛著一個大相框,里面是Eve促成的一場婚禮的照片,僅去年這家婚介所就促成了29樁婚事。
Eve承諾每位男士在第一年內(nèi)最多可相親6次,如果一年后該男士仍為單身,還可為他安排更多約會。去年約有200名男士在Eve注冊,注冊費在200萬韓元到300萬韓元之間(約合1788美元到2667美元),女性會員都是脫北者,去年她們的注冊人數(shù)是男性會員的兩倍以上,無須繳納注冊費用。
韓雪香和金敏貞挨著坐在皮革扶手椅上,兩人都穿著白襯衫,迷你裙,頭發(fā)染成茶褐色。她們介紹了自己如何幫助客戶跨越朝韓之間的文化鴻溝。
金敏貞說:“朝鮮女性的思想相當于韓國60多歲的人,她們非常保守。因此我告訴男士們要慢慢來。如果你第一次約會時就牽她的手,會嚇到她的?!?/p>
韓雪香與金敏貞相識于2007年,當時她們在首爾一家婚介所工作。2008年兩位女性決定出來單干。她們用微薄的積蓄繳納了1000萬韓元定金,租下一間辦公室,還從前雇主那兒挖走了幾個男客戶。
Eve的客戶里只有一位朝鮮男性,沒有韓國女性。這種極不平衡的性別結構反表明,朝鮮難民的收入不抵韓國人平均收入的三分之一。在2013年一份調(diào)查中,所有女性受訪者均表示她們無法接受嫁給一個叛逃者,但69%的男性受訪者表示他們愿意娶一名叛逃者。據(jù)韓雪香說,這反映了朝鮮女性“溫順”的美名在外。
批評者因此指責Eve之類的機構利用脫北女性。韓雪香反駁說,她們的服務可以幫助女性脫北者在面對偏見的情況下融入當?shù)厣鐣?/p>
脫北者面臨的麻煩預示著首爾可能面臨的挑戰(zhàn),如果朝鮮半島真的統(tǒng)一,那么韓國將迎來更龐大的移民潮。與此同時,韓雪香說,“我們正在進行我們自己的統(tǒng)一事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