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無寒 浙江省樂清市英華學校九年級學生,曾獲得第四屆浙江省十大校園新銳寫手作文大賽一等獎,第十三屆“小作家杯”全國中小學生寫作大賽二等獎,第二十二屆全國青少年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作文三等獎,文章曾發(fā)表在《中學生天地》《初中語文一點通》等刊物上。
我的老家是一個江南小鎮(zhèn),每年的梅雨時節(jié),雨水把城市染成灰白色,我的心里會有呼喚回響起來:
回家吧,楊梅熟了。
奶奶的家是一座二層小樓,典型的江南民居,白墻灰瓦,最外層的墻皮被雨水泡得有些酥軟,醒目的青苔顏色從下向上蔓延。屋頂?shù)暮谕呖偸窍蛏衔⑽⒙N起,它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在眾多這樣樓房的包圍下顯得普通。樓房生成了曲折的巷子,巷子和巷子又回成了一座迷宮,想在逗弄深夜迷路的人。
楊梅放到口中、握在手中會開出一片紫紅色,染在嘴唇上、指尖上很好看,我就這么對著鏡子望著,一時間舍不得擦去。外面的雨還在下著,似乎永無止境,雨水順著石磚流到縫隙里,順著檐角,很多人家的門口都放著塑料盆接水,紅紅綠綠的一片。
雨水遮蓋了江南的呼吸聲。
我對奶奶說,想出去走走,奶奶遞給我一把紅色的傘。撐起它走在街上,你不必想象自己遇到憂傷的雨巷女子,或是吟誦的詩人,因為你自己仿佛已經(jīng)是了。
我是循著聲音找到那片荷塘的,不大的池塘里擠滿了荷葉,雨打在荷葉上,發(fā)出清脆的聲響,我看著晶瑩的雨珠一點一點向荷葉中心的凹陷處聚集,直到變成滿滿的一盞。荷葉覺得有些吃力了,它是個貪得無厭的孩子,已經(jīng)討了太多自己不該喝的“美酒”,漸漸傾斜,把全身的重負都倒進了荷塘,然后又挺立起來。
我被自己的想法逗笑,把傘斜支在地上,蹲下來想去掐一片荷葉,腦子里突然浮現(xiàn)出荷葉童子的形象,想到自己可能把一個童子掐死了,不禁猶豫起來。
“哎,哎,小心別滑倒?!甭愤^的人這樣說。
一扇又一扇大門緊閉著,朱紅或黑色的漆開始大片大片地脫落,看著那么多沒有生機的門,我不禁有了去敲門的欲望。誰會來開門呢?可能是掉光牙齒的老人,他們的氣息與樓房融為一體,也可能是精力充沛的孩子,他們被這扇門困住了,也可能,這扇門是一扇死門,永遠也敲不開。
江南,會不會變成一座只有老人和小孩的城?
后來,我終于明白自己為什么不喜歡酒樓里營造出來的江南印象,那是在用一種虛假的真實掩蓋另一種真實,企圖用一種美詮釋另一種美,就好像沒有什么不會衰落,只希望那種漸漸遠去的美,不會成為最后的江南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