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紅華/青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
青田石雕是以浙江省青田縣出產的青田石為原料雕刻而成的傳統(tǒng)工藝品。隨著時代發(fā)展,一些產自外地、外國的石料被運至青田,經石雕藝人之手雕刻成石雕工藝品。如今,凡采用傳統(tǒng)青田石雕工藝雕刻而成的石雕工藝品,都被稱為青田石雕。2005年,青田石雕入選浙江省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6年入選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鸚歌》倪東方
一
青田石溫潤如玉,但硬度比玉要低,質地細膩,非常適宜雕刻;有青、白、黃、紅、棕、紫、綠、藍、黑、花等色彩,豐富而絢麗,品類達100余種,名貴品種有燈光凍、封門青、蘭花青田、黃金耀、龍蛋石等。青田石與壽山石、巴林石、雞血石一起被稱為“四大國石”。
據(jù)文獻記載,青田石最早被大量用于印章雕刻。清代青田文人韓錫胙在《滑疑集》中記載:“趙子昂始取吾鄉(xiāng)燈光石作印,至明代石印盛行”,說的是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趙孟頫用青田燈光凍刻印。明代徐官《古今印史》載:“古人于圖書、書籍皆有印記某人圖書,今人遂以其印呼為‘圖書’。”因為元明以來,青田石多被用于刻印章,所以,青田人俗稱青田石為“圖書石”,稱開采青田石的礦洞為“圖書洞”,稱雕石刻為“雕圖書”。據(jù)以上史實,原國務院副總理李嵐清為青田石題寫了“印石之祖”四個大字。
有關青田石的發(fā)現(xiàn)和青田石雕起源的年代,因時間久遠、史料缺乏而難以判定。在論述青田石雕歷史的書籍文章中經常被提及的收藏于青田石雕博物館的崧澤文化時期的石璜,以及收藏于浙江博物館六朝時期的石臥(握)豬等石刻制品的石料,都疑似為青田石。
目前,已經發(fā)現(xiàn)的年代最早的青田石雕作品是在青田石雕發(fā)源地山口出土的三足石香爐,上刻“明景泰壬申年春立”;浙江博物館收藏有用青田紫巖雕成的大明魚籃觀音一尊。據(jù)此斷定,至少從明代開始,青田石除用于治印之外,已經開始用于實用品和工藝品的雕刻。
到了清代,青田石雕業(yè)已經有了很大發(fā)展。清光緒版《青田縣志》里的《方山采石歌》寫道:“方山石,石何奇,巧匠斫山手出之。大者仙佛多威儀,小者杯杓幾案施,精者篆刻蟠蛟螭,頑者虎豹熊羆獅”。這首歌直接反映了當時青田石雕的雕刻能力和作品題材的多樣性。清代有代表性的存世作品包括乾隆年間的《三腳獅球香爐》和咸豐年間的《五福臨門》。宣統(tǒng)二年在南京舉辦的“南洋勸業(yè)會”上,青田石雕榮獲銀牌獎。清后期,隨著國門被打開,一些青田商人開始把青田石雕運往日本、歐美等地銷售展覽,有關情況記載在《青田華僑史》上。早期青田石雕出口,主要通過溫州港?!稖刂莞凼贰芬粫珍浻?877年至1919年經溫州港出口的青田石雕統(tǒng)計數(shù)據(jù)。在1899年法國“巴黎賽會”、1904年美國“圣路易博覽會”等國際場合上,青田石雕工藝品登臺亮相,贏得了聲譽。
從民國初年到抗戰(zhàn)之前,青田石雕處于繁榮時期。1913年,青田石雕藝人周芝山與兄弟等人創(chuàng)設“手工傳習所”,教授石雕技藝。1914年,周氏兄弟又集資成立“翕和美術公司”,向國內外推銷石雕產品。在1915年的美國“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上,周芝山的《梅鶴大屏》、《牡丹瓶》等12件青田石雕作品和金針三的《青田石雕小屏風》分別榮獲銀牌獎。1928年,浙江省設計會調查員王萼到青田作實地調查,統(tǒng)計出當時青田專以雕刻為業(yè)者達2200多人,是清末的一倍多。到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前,青田石雕已擁有一批術有專攻的領軍人物,如擅長人物的尹阿巖、擅長山水的金精一、擅長葡萄山的張仕寬、擅長淺刻的金南思、擅長梅花的董瑞豐、擅長牡丹的金葉,等等。當時青田石雕除遠銷歐美,還銷往上海、漢口、天津、北平、青島、南京、杭州、廣州、福州等國內城市。
二
新中國成立后,石雕界組織生產合作社和合作工廠,政府經常邀請有關專家為藝人舉辦培訓班、講座,選派石雕藝人到美術學院、研究所學習深造,與外地其他藝術門類的藝人交流互學,培養(yǎng)造就了大批石雕人才。許多人獲得國家級、省級工藝美術大師稱號以及其他榮譽。國家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國際交流的增多,為青田石雕的創(chuàng)作生產和銷售展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平臺和機遇。
1956年,青田石雕作品作為國禮贈送給蘇聯(lián)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伏羅希洛夫和印尼總統(tǒng)蘇加諾。1972年,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訪華,特請青田趕制500只石雕“小象”帶回美國。1978年,《駿馬》(林耀光作)作為國禮贈送給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1982年,青田石雕榮獲第一屆全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大獎,作品《高粱》(林如奎作)、《春》(周百琦作)、《秋》(倪東方作)獲優(yōu)秀創(chuàng)作設計二等獎。1985年,《葡萄山》(留秀山作)獲第五屆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優(yōu)秀創(chuàng)作設計一等獎。1990年,《葡萄山》(張梅同作)由美國紐約世界貿易中心協(xié)會總部陳列室永久陳列。《印章雕刻》(夏法起作)獲第九屆中國工藝美術品百花獎優(yōu)秀新產品一等獎。1992年,郵電部發(fā)行《春》(周百琦作)、《高粱》(林如奎作)、《豐收》(張愛廷作)、《花好月圓》(倪東方作)石雕特種郵票一套。1994年,《松鶴同春》(林如奎作)、《梅花香自苦寒來》(倪東方作)、《鐘馗》(林福照作)、《知秋》(留秀山作)、《迎春》(林伯正作)等石雕精品被選送北京參加建國45周年中國社會發(fā)展成就展。2000年杭州西湖博覽會上,青田石雕作品《鐘馗嫁妹》《萬里河山》《居高聲遠》榮獲金獎。
青田是石雕之鄉(xiāng),石雕是青田的金名片。青田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對青田石雕這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宣傳、傳承和發(fā)展非常重視。2006年建成青田石雕博物館,2008年依托青田縣職業(yè)技術學校開辦青田縣石雕藝術學校,2009年創(chuàng)立青田中國石文化旅游風景區(qū),在青田石雕發(fā)源地山口建設石雕小鎮(zhèn)。青田石雕以其精湛的技藝、婀娜多姿的造型贏得了世人的喜愛,相信青田石雕之花必會越開越鮮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