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進良種豬必須注意十件事
為了充分發(fā)揮優(yōu)良品種的增產性能,提高養(yǎng)豬的經濟效益,許多養(yǎng)豬場、養(yǎng)豬戶幾乎每年都要從種豬場、原種場引進良種種豬。優(yōu)良的種豬是提高養(yǎng)豬效益的基礎要素。而種豬的質量卻是關系養(yǎng)豬成敗的關鍵環(huán)節(jié)。由于一部分人缺乏引種知識、經驗和技術,往往引入種豬良種不良,品種不純,甚至造成運輸傷亡或疫病流行,十分不盡人意。因此,樹立科學的引種理念,掌握科學的引種知識對養(yǎng)豬者十分重要。
優(yōu)良的種豬是育種場通過現(xiàn)代不同的育種技術,經過嚴格選育的結果,各項生產性狀都表現(xiàn)出良好的遺傳性。父母系在生長性能和繁殖性能方面都是比較優(yōu)秀的,選擇這樣的良種是你未來豬場效益的可靠保證。品牌是良種達到一定數(shù)量、質量和可信度之后群眾所公認的代號。品牌是實力的象征,實力才是品牌的真正支柱,品牌是標準化的產物。選擇品牌品種是引種者必須考慮的。健康是豬群安全的保證。目前豬病太多令養(yǎng)豬者十分無耐和苦悶。選擇健康的良種是選種的第一前提??梢詮脑搭^控制豬病的發(fā)生。良好的種豬場對豬主要傳染病的控制凈化十分重視,有資質的豬場已達到了國家控制疫病的標準。必須在這樣的豬場購豬。切不可只圖便宜,忽視良種品牌和種豬的健康。
養(yǎng)豬戶或豬場必須根據(jù)市場需求和自身條件,首先要明確自己的辦場方向,決定飼養(yǎng)規(guī)模,引什么種,引多少,種豬級別,在什么地方引,價格,何時引進都應有明確的目標,同時制定了切實的引種計劃,方可避免盲目引種。
可多考察幾家種豬場,有條件的最好在大型種豬場購豬。考察豬場,首先要看該豬場種豬的來源和選育情況,品種必須純正,個體必須優(yōu)秀。特別要對其繁殖性能,生長性能,胴體性能作重點了解。第二了解種豬場疫病的控制凈化情況,主要疫病健康是否達到國家控制標準,保證購入種豬健康無病。并能出具相關證明。第三了解飼養(yǎng)管理情況,以供購回后參考。第四要了解近來購豬戶對該種豬場的反映,特別對該種豬場產前、產中、產后的服務情況,信譽度一定要高。
許多人認為從多個豬場引豬,種源多,血源寬,有利于本場生產性能的改善,但從多地實踐來看,每個豬場的病原譜差異較大。而且現(xiàn)在疾病多屬隱性感染,不同豬場豬混群后疾病暴發(fā)的可能性很大,故引種時盡可能從一二個種豬場引種,防止多個豬場引種帶來的疫病風險。
根據(jù)引種數(shù)量的多少,引種前必須建好良種豬標準飼養(yǎng)圈舍和隔離圈舍,保證種豬有良好的飼養(yǎng)環(huán)境。對引回的種豬實行一個月隔離期,以防新進種豬和原有種豬互相感染疾病。隔離圈應與飼養(yǎng)圈舍有一定距離。進種豬前必須徹底消毒隔離圈,放置15天后方可放入新購種豬。
優(yōu)良的品種是由多個優(yōu)秀的個體組成的,但在優(yōu)良品種中每個個體都不是最優(yōu)秀的,通過個體選擇就是為保證我們所引進的每一頭豬種都是優(yōu)秀的,個體選擇必須綜合進行。
7.1 品種特征明顯,通過對毛色、體型、頭型、耳型等進行品種、品系鑒別。
7.2 個體發(fā)育良好,結構勻稱,體格健壯,胸寬背平,后臀豐滿。頭頸,軀干,四肢結合良好,不得有畸形。公豬前胸開闊,后肢有力。母豬后軀發(fā)育良好,頭目清秀。公母種豬都得眼大有神,清潔明亮,鼻鏡濕潤、皮毛紅潤、叫聲宏亮,糞便成形,小便清亮,四肢粗壯,運動活動自如,掙扎有力。
7.3 重點部位檢查:主要檢查公母豬的外生殖器官,公豬睪丸發(fā)育良好,對稱,大小一致。輪廓明顯,包皮不能有積尿。公豬乳頭也要超過6對以上分布均勻對稱。母豬乳頭排列整齊、均勻,6對以上,陰戶大而下垂。
7.4 查看系譜,了解雙親的生產性能,供選擇時考察。
根據(jù)選購種豬的數(shù)量,選擇性能良好,裝載合適的高梆車。出發(fā)前必須帶有筐子、網子及帳篷。防曬、防雨、防滑設備,車底應鋪墊柔軟鋸未及干草等墊料。車輛及工具必須預先消毒好。司機必須有多年的駕駛經驗,技術精良才能達到勻速、平穩(wěn)。避免急剎車、顛簸和急轉彎。啟動車輛上下坡應緩慢,以防豬只擁擠,踐踏,造成損傷。
夏季應選擇在傍晚或晚上運輸,做好通風降溫工作,防止受熱中暑。冬天應選擇在中午運輸,做好保溫工作,防止受風受寒感冒。長途運輸,超過12小時的,還應準備些瓜果、蔬菜。5~6小時飼喂一次,盡量減少運輸應激。
10.1 種豬到達目的地后應再次對車輛消毒后進場,卸車要輕、快、穩(wěn),最好建一個裝卸臺。豬到隔離圈后不要急于飼喂,但可立即給飲口服補液鹽和電解多維水溶液,連續(xù)10天。把應激降到最低限度。第二天開始給1/3飼料,至第5天加至正常量。根據(jù)體重大小,每天飼喂4~6次。最好是帶回原場一些飼料,以便逐漸進行過渡。
10.2 防止腹瀉呼吸道疾病發(fā)生,可在每50千克飼料中加入強力霉素10克和支原凈6克或者泰樂菌素20克和磺胺二甲基嘧啶40克連續(xù)15天。
10.3 隔離期一個月,必須注意仔細觀察,確定無病后方可合群或利用。
10.4 按照種豬場提供的免疫程序和本地疫情,按時做好免疫工作。特別要及時接種未免疫苗和該加強的疫苗。同時作好消毒驅蟲和藥物預防工作。
陜西華秦農牧科技有限公司 吳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