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1999年,中國已經開始出現(xiàn)了人口老齡化的現(xiàn)象,并在接下來的幾年內快速進入了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必然導致與老年人相關問題的快速膨脹,尤其是在發(fā)展日益擁擠的城市中老年人活動空間的設計問題??到【坝^是近些年來隨康復花園興起的景觀形式,其理論在景觀理論界有著獨特的意義。同時,康健景觀的提出是對風景園林內容的豐富和發(fā)展,為風景園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視角,使風景園林的研究進入一個嶄新的階段
【關鍵詞】:老齡化; 康?。痪坝^;研究
引言:康復花園設計理論的研究愈發(fā)成熟,其相關理論雖然涵蓋康健景觀,但不夠詳盡,也沒有考慮到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的需求。老年人因為年齡的原因,身體功能和體力有著較為明顯的衰退。主要表現(xiàn)在感知能力、神經系統(tǒng)功能和運動系統(tǒng)的退化,與此同時更多的表現(xiàn)為老年人患慢性疾病的幾率較高,如關節(jié)炎、心臟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等。因此,在景觀設計中考慮到老年人的需求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本文通過對老年人主要活動空間的景觀設計和康健景觀的分析研究,為今后的老年人為主的活動區(qū)域景觀建設提供更為詳盡的方法和途徑。
1、國內外研究概況
國內對于康健景觀設計的研究起于2008年,在2015年達到最熱,但是目前仍處于初級理論研究階段,相關的已建成項目很少。早在2000多年前,《黃帝內經》里面就提出人與自然應該和諧統(tǒng)一的思想,人類的生老病死都與周圍的環(huán)境有著密切聯(lián)系。[1]近年來,國內對于康復花園的研究較之前有了進一步的深入,但是康復花園的優(yōu)秀案例還比較少,需要學者將理論與實踐進一步結合。
康健花園早在近30年就被西方發(fā)達國家提出,目前相關理論已趨于成熟,并開始實施普及。20 世紀麥克哈格在《設計結合自然》一書中,介紹了自己肺結核好轉的經過,正是在阿爾卑斯山明媚的陽光與優(yōu)美的風景中療養(yǎng)而康復。 [2]
總的來說,國外對于康復花園理論的研究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5個方面:康復花園理論的提出和發(fā)展;相關書籍和期刊文章的發(fā)表;相關碩士、博士論文的發(fā)表;相關學會的成立;康復花園項目實踐。由此可見,國外對康健景觀的研究比國內的發(fā)展要更加成熟,涉及的角度也更全面一些。因此,我們要積極借鑒其可取的地方,把理論應用于實踐,設計出滿足人們需求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康健景觀。
1、 康健景觀設計概述
康健景觀是利用景觀設計的方法,通過景觀的構成元素,如植物搭配、鋪裝設計、景觀小品等,和與之相關的可參與性活動,針對身體或心理方面有需要進行改善的人群進行康復,或者對健康和亞健康人群保持其健康的一種景觀設計。
園藝療法設計思路主要是通過五種感官的作用促進身心健康。本文中提到的五種感官即五感,視覺、嗅覺、味覺、聽覺和觸覺。
2.1不同色彩搭配影響人的情緒
視覺效果的園藝療法功效主要體現(xiàn)在植物對視覺和情緒的影響,通過顏色對情緒的影響,達到緩解壓力和消除焦躁情緒的效果,同時有助于培養(yǎng)忍耐力。
人類情緒的變化和思維活躍程度與色彩的影響有很大關系,長期以往,色彩甚至會影響人的身體健康和性格的養(yǎng)成。有研究顯示,綠色給人清新自然的感覺,有利于人視力的恢復。當一個人處在綠色的視覺環(huán)境中時,脈搏會變得平穩(wěn),比正常平均減少4-8次/分鐘,呼吸平緩有利于穩(wěn)定情緒,緩解精神疲勞,減輕突發(fā)疾病的頻率。因此,在植物配置設計中應選擇綠色作為主色調,以有色樹種作為點綴,從而組合成各種不同的視覺景觀效果,滿足不同人群對景觀視覺不同的需求,達到保健和恢復的效果。
2.2合理配置芳香植物起到藥用價值
在近代科學研究中,景觀通過嗅覺改善情緒及身心健康這一方式受到了廣泛關注。觀賞植物在園林綠化設計中芳香植物的應用不僅表現(xiàn)在觀賞等功能上,芳香植物散發(fā)的氣味還可以改善人類的居住環(huán)境,同時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起到保健的作用。例如迷迭香和薰衣草可以對人的情緒起到緩解作用,讓人心情放松;松柏類散發(fā)的氣味可以提神醒腦、舒筋活血。
2.3利用植物巧妙組合動人音符
景觀設計可以產生通過視聽促進身心健康的效果,例如雨打芭蕉、竹林聽雨、結果類植物吸引鳥類產生令人愉悅的鳴叫。這些聲音可以改善老年人的情緒,通過植物搭配給他們提供一個可以靜坐養(yǎng)生的環(huán)境。
每一種植物因為其葉片和樹干形態(tài)和種類的不同,都有自己獨特的“聲音”。在風的作用下,樹葉沙沙作響,會產生令人平靜的蕭瑟之聲,這種聲音可有效的平復心悸、胸悶、煩躁不安等。還有雨打芭蕉、雨點荷蓮,是通過雨點對葉面的打擊發(fā)出的聲音,同樣可以令人因為聽到美妙的聲響而感到愉悅和美感。聽覺類植物在進行配置時,最好選擇葉片較為寬大,在風雨之中可以通過撞擊產生美妙聲音的植物,例如芭蕉、睡蓮、荷花、棕擱等。
2.4可食性植物吸引采摘行為
景觀通過味覺可以增強老年人進行耕種活動的興趣,在景觀中選擇種植的可食性植物,在結出果實之后為老年人提供采摘的樂趣,增加老年人日常活動項目。人的內心都是向往自然的,現(xiàn)如今高樓林立,與老年人記憶中的鄉(xiāng)村生活相差甚遠,可食性植物可以喚起老年人對幼年時期的記憶,從而感到溫馨。
2.5觸摸類植物改善老年人身體狀況
景觀可以通過增加老年人與景觀之間的互動,及通過觸覺來提高老年人的神經反應。主要體現(xiàn)在從植物的選擇方面與中微觀都市農業(yè)相結合,在前期耕種、中期照料和后期采摘這三個方面促進人們在景觀空間里的參與活動,從而起到放松身心、鍛煉身體的作用。
另外一方面,可觸摸植物對人的身心健康具有保健作用。人在觸摸植物的樹枝或葉片時,樹枝和葉片的表層溫度會升高,從而加速表面的蒸騰作用,釋放出更多氧氣和有機物,人在接觸這類植物時,會通過皮膚吸收有機物,強化老年人的觸覺神經,達到保健作用,同時氧氣的充足也會令人感到神清氣爽。
【參考文獻】:
[1]于曉楠.張啟翔.觀賞植物對環(huán)境和人體健康的良性調節(jié)作用[C].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全國觀賞植物多樣性及其應用研討會論文集.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4:479-482.
[2]麥克哈格.設計結合自然[M].芮經緯譯.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于悅(1991.4),女,河北省保定市,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4級碩士,風景園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