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賓
摘要:高中物理實驗教學的改革是物理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新課程要求和具體實驗教學實踐中的矛盾以及目前研究的可行性不足,本文提出改革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應以可操作性為前提,以實驗需回歸生活,植與生活為突破口,立足學生實驗在生活中的操作能力,逐漸加大改革廣度和深度。
關鍵詞:物理;實驗;生活
新《課程標準》中闡述的物理實驗的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和“物理與生活、科學、技術、社會緊密結合”的現代教育思想。同時新課程提出實現物理實驗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思考與創(chuàng)新、實驗理論與生活,以實驗本位、物理學科本位轉向以學生的發(fā)展為本,真正實現學生對知識、能力和生活進行有機地整合。
一、知識與技能
物理實驗不僅使學生直接地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規(guī)律,而且對學生學習技能的培養(yǎng)起著決定性作用。但目前實驗的教學還比較普遍的存在一個誤區(qū):教師先演示給學生看,然后把原理、結論講給學生聽。這種教法的最終結果必然造成學生處于被動地們位,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末能有機結合。一般在實驗過程中,學生對實驗的演示很感興趣,在演示實驗中,教師對所做實驗的每一步都應該對學生提出具體的觀察要求,培養(yǎng)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的技能,以便理解實驗過程中涉及的物理知識。
二、思考與創(chuàng)新
怎樣才能把實驗教學與素質教育要求的思考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在大力倡導生活化實驗驗教學的今天,迫切需要大量優(yōu)秀的、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探究實驗來豐富我們的課堂教學,為此,我們立足生活對物理實驗教學作一些拓展和延伸。在學生掌握物理實驗的相關理論、方法、技能的同時,進一步激發(fā)學生實驗探究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實事求是、嚴謹認真的科學態(tài)度;養(yǎng)成交流與合作的良好習慣;發(fā)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三、實驗理論與生活相結合
1、力學實驗。高中理學最有特點是摩擦力學實驗,學生在學校通過學校準備的實驗器材做完了這些實驗,了解了其中的實驗原理,這個過程在他們看來是在一個虛擬的假設完美的空間里完成的,倘若我們把這個問題轉向現實生活,給學生一輛他們熟悉的交通工具自行車,讓學生闡述一下自行車的受力情況,學生通過對自行車的觀察與分析可能會提出:輪胎為什么要有花紋?自行車下坡時為什么不宜急剎前輪?自行車在正常使用時有幾種摩擦?自行車的輪胎為什么是圓的?自行車是省力機械還是費力機械?自行車上使用了那些簡單機械?自行車的坐墊下面為什么要安裝彈簧?自行車輪胎中的氣體減少后對地面的壓強是增大了還是減小了?普通自行車下與比賽用的自行車有什么不同?自行車上的那些材料可用非金屬材料替代?等一系列的問題,也就是說學生的思考的問題不止在摩擦力上,這樣一來不僅達到學習的目的,而且使學生學習物理全面性。
2、“原電池”。我們都知道“原電池”概念抽象、難懂。它是以氧化還原反應知識為基礎,學習原電池原理是對氧化還原反應理論認識的發(fā)展和深化。換角度來看,原電池原理跟化學反應與能量變化知識,電學基礎密切相關,是一個涉及面比較廣的物理實驗。本實驗教師會從氧化反應的學習開始,學生在教師主導作用的引導下,觀察鐵絲,銅絲分別放到稀硫酸中的現象,以及鐵絲和銅絲上端接觸放到稀硫酸中的不同現象。這些可引發(fā)學生思考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引導學生帶著疑問進入新知識的學習,同時也為學生實驗的生活化做了鋪墊,有酸?有金屬?便可以發(fā)生反應,大膽的設想想,學生開始試驗“水果電池”他們成功了。因為水果中有大量的電解質(即含有帶正負電荷的離子),如蘋果、香蕉中富含鉀離子,它帶正電荷,而且它們還有氯離子等帶負電荷的離子,如果銅片、鋅片插入水果中,則正負電荷就會分別聚集到銅片、鋅片上,因此水果兩金屬片間就有電壓。
3、物理學中能量轉換實驗。物理學中能量轉換的最著名物理實驗是:鐘擺實驗,是把懸掛小球在線的牽引下拉到水平高度,然后讓它自由下落,小球的重力勢能轉化成動能,當小球到達最低點時,小球的動能開始轉換成重力勢能,通過小球不同位置能量的變化達到小球的往復運動,直到小球停止,做過這個實驗的學生都知道:課本上說的小球在運動受到空氣阻力而導致小球停止的。小球的空氣阻力是一種抽象概念,是看不見摸不到的東西。這樣體現了,讓學生在娛樂中驗證實驗,在娛樂中取得進步的素質教育下的新課程理念。
物理實驗回歸生活的例子還很多,如學習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這個實驗時,讓學生通過拍桌子感到手疼來體會;學習光的干涉,可以用方便袋來作為實驗材料等。
四、結語
作為素質教育下的物理教師,在實驗過程中應圍繞著基礎知識和基本規(guī)律,善于引用學生熟知的事物現象去分析、實驗、探究,使用學生生活中的物品去演示、實驗,讓學生去體驗、去感受,這樣短期內可提高學生的接受能力,長期后可改變學生的學習觀,對學生的終身學習十分有益。新課程理念下物理實驗的“快捷方式”就是實驗需要回歸生活,強調教學與生活的緊密聯系,突出了知識與技能。我們知道,只有回歸生活,植根于生活世界并為生活世界服務的課堂,才是具有強盛生命力的課堂。教學強調聯系生活實際,才能使學生的學習不再是被動的接受,而是學習意義的自主建構和切身體驗,提高學生對物理學科的學習興趣和學好物理的強烈愿望。課堂,才是具有強盛生命力的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