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逸倫
2015年8月20日 晴
寧靜的夏夜,琴聲從一家亮著燈的窗戶中傳出,時而快,時而慢;時而兇猛,時而溫柔。鄰居聽了都會說:“王家小姑娘的免費音樂會又開始啦!”
他們口中的王家小姑娘正是我,每當夜晚,我便開始一天中必不可少的練習——彈古箏。五歲時的我還只是一個懵懂的小女孩兒,就被父母推進了青年宮的古箏培訓班,從此就開始一直坐在古箏前。其實,我更想學的是長笛,但如今橫在我面前的卻是一架古箏。學習古箏的過程注定困難、枯燥,我常常被一個指法弄得腰酸背痛、淚流滿面,殊不知,我可不像書中的女主角一樣堅強,有時甚至想放棄!但當我聽到父母對我琴技的贊揚時,我便再次拾起信心,重新練習;結果沒過多久就再度拋下,再重新拾起,再拋下,再拾起……就這樣,硬啃下來了古箏。
一轉眼,六年過去,我已經學會了用心去感受音樂,在韻律中傳遞感情。每次彈琴我都想象著自己正坐在偌大的舞臺上,頭頂的燈投射出七彩的光,臺下是成片的人群,有父母、老師、同學以及來自他們那贊賞的目光。
當然,這種事已經發(fā)生過了,那一刻的我,穿著古風韻味的小禮服,坐在舞臺上,或陶醉在清風綠水中,或沉醉在逶迤的重山中,抑或是徜徉在幽靜的竹林里,還有那皎皎的明月,裊裊的清煙……如今,那些記憶已變?yōu)楣褡永锏囊槐颈惊劆?,或是一個個獎杯。但我的琴聲仍不斷,從未停過。偶然間,我路過某家窗戶下,會聽到鋼琴聲,那琴聲會使人想起濕地旁的歐式大宅,以及天邊的一輪圓月。雖然我的琴技還未到余音繞梁的程度,但我堅信,只要堅持,就能做到!
古箏的韻味,此時,離我那么近,但頂在背后的,則是六年來不懈的練習!
太原市杏花嶺區(qū)國師街小學六(1)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