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麗
摘 要:教研工作平臺已成為激勵技工院校教師積極開展科研工作的推進器、引領研究方向的指示燈,是進行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的資源平臺。本文就如何發(fā)揮教研工作平臺引領作用,提升技工院校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出了思考。
關鍵詞:教研工作平臺 技工院校教師 教育科研能力
全國技工教育和職業(yè)培訓教學研究成果評選工作平臺(教研工作平臺)創(chuàng)建以來,技工院校教育科研有了國家層面的管理和評選機制,優(yōu)秀的教育科研成果可以得到社會認可;也為技工院校主管部門以教研工作平臺的運行機制激勵教師樹立教育科研意識、積極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提供了保障。教研工作平臺已成為激勵技工院校教師積極開展科研工作的推進器,引領研究方向的指示燈,進行教育科研成果交流的資源平臺。
自2004年起,通過教研工作平臺開展的論文、課題評選和展示活動,不僅使廣大技工院校教師及時了解和掌握技工教育教學研究的最新成果,而且通過申報參加評選活動,鍛煉和提高了自身的教育科研能力,為技工院校師資隊伍科研水平不斷提升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在教研工作平臺的引領下,天津市參加市級評選的作品由起初的100多篇逐年遞增至近5年的年均600篇左右。說明技工院校教師參與教育科研的熱情不斷提升,而且參評作品的質量也在不斷提高,一批高質量的論文和課題在教研工作平臺上獲獎。天津市技工院校教師普遍樹立了“教不研則淺,研不教則空”的意識,從自身的教學實踐出發(fā),針對技工教育的熱點和難點問題開展教育科研活動,并將研究成果運用于日常教學實踐中。
組織好每年度的教育教學論文、課題評選和推薦工作是天津市教研主管部門和各技工院校開展教育科研管理的一項重要工作。如何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教研工作平臺的引領作用,達到推動全體技工院校教師科研能力不斷提高的目的,需要我們不斷進行積極思考和創(chuàng)新實踐?,F將我們的一些思考梳理出來,供大家指正。
一、引導教師明確技工院校教育科研定位
要實現技工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教師必須從事教育科研;要實現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教師必須從事研究、探索,才能將新觀念滲透到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中;要消除從教的疲憊感,改變教書沒有樂趣的心理,教師必須從事教育科研,在研究中體驗到工作的快樂。
但是,在過去技工院校教師隊伍中存在著對教育科研“敬而遠之”的心理,認為搞科研是教育專家、學者的事情,認為從事科研工作會影響正常的教學工作。通過分析,我們認為要提高全體教師的科研意識,必須明確技工教育科研的目標定位。
教育科研是運用科學方法有目的、有計劃地探索教育規(guī)律的創(chuàng)造性認識活動。技工院校教育科研既有教育科研的一般特點,又具有自己的特殊之處。
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主體是技工院校教師,研究的對象是技工教育規(guī)律,研究的內容是技工院校的實際問題,研究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質量,推動技工院校健康發(fā)展。因此,技工院校教育研究有如下特點:緊密聯系教育教學實踐,只有當技工院校教育科研與日常的教育教學工作密切聯系,才能吸引廣大技工院校教師積極參加;參加的主體是全體教師,只有充分調動全體教師參與的積極性,才能使教育科研繁榮發(fā)展。
為此,我們提出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定位,是以當前正在應用而又急需補充完善的教學管理問題為對象;以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對象;以學科教學遇到的問題為對象;以學校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為對象。
我們教研主管部門利用jnpx網站以及召開相關的工作會議,將教研工作平臺上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定位信息理念及時向各學校宣傳講解,使廣大教師基本消除了教育科研神秘高深以及教學、科研沖突論的原有觀念,普遍樹立起正確的科研意識。
二、引導教師培養(yǎng)鍛煉教育科研能力
通過前幾年的論文、課題評選工作,我們發(fā)現,教師在樹立了正確的科研意識后,要達到科研活動出成果的目的,還必須使教師掌握必備的技工教育科研能力。針對技工教育科研的目標定位,應當從以下方面培養(yǎng)和鍛煉教師的科研能力。
1.提高選題的能力
從事教育科研首先遇到問題是找到合適的研究課題,因為解決問題的前提是發(fā)現問題,所以教師首先要具有選題的能力。然而,并不是所有出現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的現象都能成為技工院校教育科研的選題。只有技工教育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現象,才能成為教育科研的選題。
所以,對教師選題能力的一般要求是,要選擇技工教育改革、發(fā)展和提高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要選擇具有新意或有新知的問題,主要包括首創(chuàng)性的題目、對同一題目的不同方面作補充研究、對已有題目進行補充完善等。技工院校教師在選擇研究題目時應當注意以下問題。
(1)要適合自身的研究能力。選擇題目時要大處著眼小處著手,選擇的題目不要超出自己實踐和可以觀察到的范圍,課題的主攻目標要明確,研究的問題難易要適度,研究的范圍大小要適中。選擇的題目要適合自身的研究能力,就是要以教育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為主,主要有需要我們直接面對、又必須想辦法加以解決的問題,將教育理論、成果轉化為具體的教學實踐活動時所遇到的問題,以及為改進自己的專業(yè)水平,通過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回顧和反思發(fā)現的問題。
(2)要發(fā)揮教研工作平臺選題指南作用。為了提高教師的選題能力,我們倡導教師要關注教研工作平臺公布的研究熱點和難點問題,為選擇恰當的研究題目提供依據;要關注以往已經研究過并取得相應成果的問題,以避免重復研究。
我們根據教研工作平臺公布的研究熱點和難點問題,結合天津市經濟社會發(fā)展對技能人才培養(yǎng)提出的要求,擬定出每年度的重點題目,為培養(yǎng)鍛煉教師的選題能力,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
2.要培養(yǎng)鍛煉理論思維能力
開展技工教育研究的過程,就是運用心理學、教育學、學科專業(yè)等理論對教學實踐過程和相關資料進行分析、綜合,進而推導、論證出相應結論的過程。因此,理論思維能力是從事教育科研的必備能力。我們倡導教師要著重在以下方面進行鍛煉和提高。
(1)要加強教育理論學習。從事教育科研必須具有理論修養(yǎng),理論能夠為從事教育科研提供指導。沒有理論指導的教育研究是難以得出創(chuàng)新性結論的,甚至是主觀臆斷的結論。
(2)要強化信息資料收集的意識。教師在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在做到、心到、口到的同時,還必須做到手到,及時地將自己身邊發(fā)生的具有研究價值的事實記錄下來,把收集到的有價值的資料信息保存起來,為從事科研做好資料準備。
(3)要培養(yǎng)鍛煉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和方法,培養(yǎng)和鍛煉自己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只有不斷培養(yǎng)鍛煉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才能創(chuàng)造出具有創(chuàng)新指導意義的教育科研成果。
3.要注重提高文字表達和寫作能力
教育科研成果是要以規(guī)范的文體和文字為載體來展示,這需要教師在從事科研的過程中,注重培養(yǎng)鍛煉自己的文字表達和寫作能力。
針對論文、課題評選過程中存在的寫作和文字表達等方面的問題,我們定期舉辦了相關的培訓講座,同時倡導教師要仔細研讀有關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標準及寫作方面的書籍,對于提高教師的總結概括能力起到了良好的促進作用。
三、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科研評選激勵機制
要切實發(fā)揮教研工作平臺的引領作用,必須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科研氛圍。要消除“為科研而科研”“為評獎而科研”的舊觀念。積極創(chuàng)造為提高技工教育質量、提高師資隊伍建設水平而開展教育科研的良好氛圍。為此,我們提出要從以下方面加強和完善教育科研管理。
1.堅持同行評審制度
在組織論文、課題評選工作過程中,首先要對評審專家進行培訓,以統(tǒng)一標準。對各技工院校上報的論文、課題,要按照學科專業(yè)進行分類、編組,堅持由同行專家對各類成果進行集體評審,最后得出綜合評價。
2.建立反饋修改機制
對于不符合評獎標準的作品,要寫出具體修改意見,并及時反饋給作者,幫助其進行修改、提高。
對于獲獎但仍存在需要補充完善的作品,也要將修改意見反饋給作者,幫助其繼續(xù)提高科研質量。使廣大教師深切體會到,開展論文、課題評選工作是為了引領他們不斷提高教育科研能力、促進自身專業(yè)發(fā)展和提高教學質量。這為激勵教師積極投身教育科研活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環(huán)境。
3.建立有效激勵機制
我們教研主管部門,不僅要求各學校要充分認識到提高全體教師科研能力的重要性,而且對各技工院校論文、課題評選組織工作進行評優(yōu)表彰,激勵各校認真做好科研活動的過程管理和校級評選、推薦工作。規(guī)定對于獲獎,特別是在教研工作平臺上獲獎的教師要給予獎勵,并作為職務晉升、職稱評定的重要依據。
四、小結
綜上所述,發(fā)揮教研工作平臺引領作用首先要明確技工院校教育科研定位,主要是以當前正在應用而又急需補充完善的教學管理問題為對象,以教學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為對象,以學科教學遇到的問題為對象,以學校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為對象。要引導教師培養(yǎng)鍛煉教育科研能力,提高選題的能力;要培養(yǎng)鍛煉理論思維能力;要注重提高文字表達和寫作能力。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教育科研評選機制,主要是堅持同行評審制度,建立起反饋修改機制,建立有效激勵機制。
以上,僅是我們近年來就發(fā)揮教研工作平臺引領作用,提升技工院校教師教育科研能力進行的思考和實踐。如何更好地發(fā)揮教研工作平臺的作用,激勵全體教師積極開展教育科研工作,解決技工教育面臨的新問題,還需要我們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探索和實踐。
(作者單位:天津市職業(yè)技能培訓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