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戰(zhàn)后的抽象美學里,中國是缺席的,如果要以整個抽象繪畫作為收藏脈絡,日本具體派當然不容忽視,也是絕對跳不過的一個創(chuàng)作族群?!倍瘟?,不僅是一位重要的藝術推動者,更是“具體派之父”。通過與蘇富比亞洲當代藝術部門主管林家如女士的對話,我們會了解到,日本具體派藝術家絕對無愧一副“白手套”,經(jīng)歷時光的沉淀,他們也將收獲更多的注目……
《中國收藏》:去年秋拍,蘇富比首次帶來吉原治良的專場拍賣就取得了白手套的好成績,您對這一佳績怎樣評價?
林家如:這一成績相當令人滿意,這也是蘇富比第一次以專場的方式推出具體派藝術家的作品。吉原治良是“具體派之父”,此番“圓學”專場上拍的作品來源和展歷都相當完整,所以獲得這一好成績其實也不愧這些作品的優(yōu)秀。
我們對這一成績感到十分高興,一個是因為拍品本身就很好,第二就是以推出這一專場的方式,讓當時對“具體派”了解并不多的人們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人們以往相對比較熟悉的是白發(fā)一雄,吉原治良相比之下知名度并不高,所以當時我們也做了一本專冊來介紹這位“具體派之父”的重要性和其特殊性,這本書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對“圓學”專場的成功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F(xiàn)在大家也終于開始了解,什么是具體派?具體派藝術家有哪些?吉原治良重要的地方在哪里?
《中國收藏》:吉原治良在戰(zhàn)后藝術群體里算是為數(shù)不多的、知名度相對較高的亞洲藝術家,對此您怎么看?
林家如:其實戰(zhàn)后藝術群體中的亞洲藝術家以日本藝術家為主,最主要的原因是20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藝術的發(fā)展非常蓬勃,方向也是以抽象繪畫為主。而中國當時因為種種原因,所以在抽象藝術上缺席了。當時日本藝術家和國際藝壇的藝術家有很多互動。比如,當初吉原治良就曾自己掏腰包,邀請國際級的藝術家來到日本創(chuàng)作作品、參加展覽。所以基本上講,吉原治良在對日本藝術發(fā)展的推動上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舉動在當時造就了日本藝術家跟國際藝術的接軌。
所以說吉原治良是一位藝術推動者,而他的作品和亞洲東方美學有比較大的關系。因此我們當初在做吉原治良專場的時候,就是希望從學術的角度重新出發(fā),帶大家去了解吉原治良的重要性。很多畫家對具體派藝術家并不了解,所以我們就以學術來包裝整個吉原治良的專場拍賣。
《中國收藏》:“圓學”專場可以說是吉原治良在國際藝術品市場上的首次成功吧,據(jù)您了解,到目前為止,這一成功產(chǎn)生了哪些影響?又是誰在收藏吉原治良呢?
林家如:對?!皥A學”專場之后,慢慢地有越來越多的收藏家開始追捧具體派藝術家的作品,當然吉原治良本身的作品也受到了更多藏家的關注。其實除了吉原治良之外,田中敦子也獲得了更多的關注。因此,吉原治良“圓學”專場的成功可以說帶動了整個日本具體派的市場。
收藏吉原治良的群體非常國際化,和大家比較熟悉的白發(fā)一雄相似。長久以來,白發(fā)一雄在歐美有很大的收藏群體,吉原治良與前者相比不一樣的地方,是其主要的收藏群體在日本,當然這一次的“圓學”專場推出之后,吉原治良被推向了更多的亞洲資深藏家。其實我們在辦這個專場之前,也在日本京都做了一個巡回展,當時在日本當?shù)匾鹆撕艽蟮姆错?,并邀請來一些重要的亞洲藏家來京都看這個展覽,因為這樣的關系,整個吉原治良的收藏族群是在擴大當中,像新加坡、香港、臺灣的藏家現(xiàn)在都有收藏他的作品。中國內(nèi)地藏家也有,但在收藏比例上是占少數(shù)的。
《中國收藏》:如果讓您向中國的,尤其是中國內(nèi)地的藏家推薦吉原治良的作品,您會給出什么推薦理由呢?
林家如:吉原治良的作品之所以會受到關注,也是因為整個國際的學術單位,不管是美術館還是博物館,都在重新審視20世紀五六十年代,具體派的藝術創(chuàng)作對抽象藝術的影響,這也造就了大家對具體派藝術家本身的重新關注。而吉原治良作為具體派的創(chuàng)辦人,是不容被忽視的。所以近年來這么多人在關注這一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其學術基礎就在那里。
向國內(nèi)藏家推薦吉原治良的理由是在戰(zhàn)后的抽象美學里,中國是缺席的,如果要以整個抽象繪畫作為收藏脈絡,日本具體派當然不容忽視,也是絕對跳不過的一個創(chuàng)作族群。
《中國收藏》:收藏吉原治良,收藏者需要注意什么嗎?
林家如:比較重要的是作品的來源出處。比如要看作品是否來自畫家家屬或藝術家本人?有哪些展覽經(jīng)歷?因為目前大部分的吉原治良作品其實都在私人美術館和其他日本美術館里,所以市場上流通的作品多來自其家屬。
《中國收藏》:我們也注意到近年來蘇富比對具體派藝術越發(fā)關注,這是出于什么樣的考慮?
林家如:我們做拍賣主要還是從學術的角度出發(fā),之所以會關注到具體派藝術,價格的問題是不容回避的。這些藝術家在抽象繪畫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可是他們的作品的市場價格和他們的學術地位有一段很大的差距,所以我們就開始對具體派有更多方面的研究,然后也開始想去推動其市場。
我們的角色是拍賣公司,之所以參與到日本具體派的市場,主要原因是在2013年年底的時候,古根海姆和MOMA都舉辦了和具體派有關的藝術家的展覽。我們也認為可以在那一時間點上去推動具體派的市場了,因為學術的推動已經(jīng)開始。相信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積累,對具體派的學術推動會慢慢展現(xiàn)在市場里面。我們近年來花了比較多的心思將具體派藝術家介紹給亞洲藏家認識,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具體派確實具有良好的學術基礎,而且都是他們非常重要的、有影響力的藝術創(chuàng)作者,但其市場卻仍在較低的價位里。
《中國收藏》:您的眼光是走在市場前沿的,那么您認為吉原治良和整個日本具體派藝術家,未來的市場發(fā)展會怎樣?
林家如:具體派藝術家很多都已經(jīng)過世了,因此相對來講他們的畫作有限,所以對他們的未來市場還是比較樂觀的。具體派藝術家本身有著很好的學術基礎,又極具重要性,只有非常有限的籌碼能夠在市場里面流通。當藏家變多,作品量還是一定的時候,市場的供需發(fā)生變化,市場價格就會高。所以我相信不管是具體派還是吉原治良,未來的市場都是被看好的。